-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汽车产业零部件企业“十三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11 点击:次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和零部件售后服务体系,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低速发展的新常态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今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从各方面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十三五”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年计划的第一个五年,必然会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总方针制定,就汽车行业而言,节能减排、轻量化、智能化、信息化等都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国家政策指引,纷纷规划未来5~10年的发展重点,一幅幅企业“十三五”发展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聚焦于产品、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持续提升,力争做大做强;外资企业则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谋求在华更好的发展。
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涛:
海纳川“十三五”要进入全球30强

目前,海纳川年销售额350亿元,其中60%内配。北汽集团对海纳川的定位是“根于北汽,志在全球”,因此,未来我们仍要大力拓展集团外业务,包括国际市场。
对海纳川来说,做强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海纳川的定位是打造国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我们的目标是,“十三五”期间,海纳川的销售收入要从目前的350亿元跃升至1000亿元,也就是争取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前30位,因此,未来五年海纳川要大力拓展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把目标具体化来说,就是海纳川在“十三五”期间要做到2~3个领域在全球领先,甚至是领导者。一是英纳法要成为汽车天窗的领导者;二是以渤海活塞为主,包括滨州地区为核心的发动机零部件和整车轻量化零部件要做到全球领先,北汽集团要在滨州地区建立零部件基地,这是我们未来的核心业务;三是汽车内外饰件,我们陆续与延锋、伟世通和江森合作,未来内外饰业有可能进入全球领先地位。
有人说,汽车未来的竞争肯定要进入零部件的竞争,哪家整车企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完善,哪家企业就能取胜。今年,北汽集团正式确定零部件与整车同时成为其两大主营业务,因此,目前我们也正全力按照北汽集团的部署强化海纳川的零部件布局。
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秋贵:
新能源汽车和自动变速器是布局重点

“十三五”期间,万里扬要发展成世界级的变速器供应商。要实现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世界级,把产品技术质量与世界接轨;二是全球化,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三是制造智能化,总体战略是三年自动化、五年智能化,目标是机械化、数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我们坚持把原有产品继续做稳做强,并在此基础上谋划新业务。未来,新能源汽车和自动变速器将是我们“十三五”的布局重点。按照我们的判断,新能源汽车增长态势已经明朗,未来万里扬肯定要在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等方面布局。此外,商用车市场进入微增长期,拓展空间有限,而自动变速器在乘用车领域的需求逐步上升,新能源汽车也需要配装变速器,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变速器市场也是万里扬积极布局的方面。
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万里扬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自身也正处于调整整合期。陆续收购了汽车内饰企业、变速器业务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来拥有核心技术,拓展乘用车配套零部件等新业务,从而实现市场扩张和企业转型。
江苏超力集团副总经理沈留祥:
力求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超力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总结起来靠的是人品、产品、品质。目前,超力的销售额大概11亿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期,超力能够实现汽车零部件销售规模35亿元,同时建设智能型的制造工厂。
目前,超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于汽车发动机前端的冷却系统以及空调系统,包括汽车的电机电气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十三五”期间,我们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产品规划布局,即汽车的空调热系统、发动机前端冷冻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我们对超力未来发展的想法是打造一个拥有自主研发、生产和服务的系统集成供应商,战略发展是“四个延伸”:第一个是从汽车电机电气向汽车电磁延伸;第二个是产品从单个零件向系统模块化延伸;第三个是传统产品朝新能源产品延伸;第四个是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这也是“十三五”规划中超力发展的一个战略规划。
此外,超力还会着重把产品线平台化建设好,向着标准化、平台化、模块化、智能化来发展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萍:
向世界车灯领域前五迈进

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确定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到2020年,通过创新驱动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10~1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于国际知名品牌之列;到2025年,支持部分中国品牌企业,发展3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零部件企业集团,其中单项零部件产品处于国际知名品牌前五。
星宇车灯也积极响应这一政策,正朝着世界前五的目标迈进。就车灯而言,技术创新水平及企业管理系统与国际优秀企业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十三五”规划期间,星宇将着重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
如果说成为世界车灯领域前十位的企业,星宇车灯能靠成本优势;现在要迈向世界前五,就只能依靠差异化的优势。我们选择了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有一定技术含量、有一定门槛的车灯行业,并对星宇车灯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五年,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自己的战略目标,加大技术创新、优化企业管理,缩短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最终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的车灯企业。
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锁璋:
丰富产品结构 加大研发投入

信息化、智能化将开启汽车仪表行业的未来。新通达将积极贯彻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汽车仪表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新通达主要将从两个方面来实现发展目标。首先,继续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产品涵盖汽车电子仪表、BCM控制、空调控制器和多种传感器,在2015~2020年期间,将增加车载多媒体产品,并逐步形成仪表、多媒体、传感器、车身控制4个事业部。
其次,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养研发人员队伍,建设研发平台,提高产品技术核心竞争力。目前,新通达有10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技术体系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强矩阵式管理模式,未来将形成横向项目经理管理、纵向职能型支撑的模式,并辅以严格的流程制度,管控整个项目过程。
通过十三五规划,新通达将秉承“先做人,再做事,后办企业,以德为先”理念, 勇挑重担,并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中国汽车仪表行业自主品牌企业早日走出国门而努力。
恒信集团董事长赵玉秀:
加大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技术投入

国家“十三五”规划出台后,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希望能够抓住这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实现恒信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恒信集团的战略定位是做国内一流的、最先进的轻量化产品,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从去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实现40%左右的增长。
这几年,恒信一直注重转型升级,紧随国家倡导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政策,在总体战略上紧跟国家大形势。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急需轻量化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因此,我们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来更要加大研发、加大投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和汽车轻量化方面。
现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更加追求品质、更加追求精细化,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未来,我们将把战略重点放在轻量化产品和技术研发上,除做传统产品之外,在材料、工艺、生产等方面也力求做到更加绿色环保。赵玲玲采写
浙江欧迪恩传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蓉:
提质拓展高端车型配套市场

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与整车尤其是高端车型的配套应该是其发展目标。目前很多合资汽车企业配套的传动轴大多采用外资品牌,作为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我们希望能在高端车型配套方面做出一些成绩。做售后维修市场,很难体现企业在行业的价值,而且目前中国的汽车售后维修市场不是很规范,相比而言整车配套流程及产品要求更有序。目前,我们有整车配套业务及售后维修两个业务部门,售后维修市场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但未来五年,我们要主攻OEM市场。我们已经与北汽、吉利合作,未来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配套大众、通用等高端车型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
电机化、自动化及互联化是布局重点

我们要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各整车企业“十三五”技术发展目标,来安排博世产品的本土化和新技术开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电机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普及,电机及控制器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目前,博世的电机及控制器已经本土化,电池及电池包也在苏州有生产基地。因此,如何提高产能是未来几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是自动化。博世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研发了一系列创新技术。下一步,只要整车企业有需求,我们将自动驾驶的最新技术拿到中国,然后进行本土化研发及生产即可。
三是互联化。智能汽车意味着汽车要与外部通讯,需要专门的部件接受和处理各种讯息及车况,这就需要汽车互联技术来实现。对于这一技术需求,我们不仅自己开发,还要更多地与中国IT企业进行合作开发。
因此,这三个方面是未来五年博世在华的布局重点。
丰田纺织(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志强:
持续提升本土化水平

国家及行业讲“十三五”规划,对于一家外企来讲,相对应的就是其五年或者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作为丰田纺织来说,我们在中国大规模的战略布局阶段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在中国有长春、沈阳、广州等19家工厂。从配套客户上看,除丰田汽车外,近年更拓展了通用、宝马、戴姆勒等新的配套业务。
因此,未来五年,我们还会以比较扎实的步伐把现有业务做得更好,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当然,丰田纺织中国将主要加强几个层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本地研发实力,包括基础设施、设备、设计人员的投入,希望能够把更多在中国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直接在中国做;二是从生产准备和工艺上要对国内做更大的投入,比如新生产线的规划、引入新设备等;三是人员的本地化培养,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本地人员来主导中国地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总的来说,我们会从生产的本土化化、再到产品开发的本土化,最终实现人员的本土化。最后一个阶段所花的精力是比较大的。目前,我们本地人员的研发主要是中国地区的丰田车及非丰田系车,通过这些拓展,本地的研发人员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