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十三五”居民收入指标或简化 增速目标待定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1-24 点击:次
“十三五”居民收入指标或将简化。21世纪经济报道从规划专家获悉,“十三五”时期居民收入指标有可能只有一个,即中国居民收入指标,这有别于“十一五”、“十二五”及此前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两个指标。
不过,这一“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指标仍待确定。
根据中央“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同时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1世纪宏观经济研究院测算发现,如果实现“十三五”经济增速与收入增速同步,则年均GDP和居民收入不能低于6.5%,但是如果要实现中国居民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番,未来5年可能6%左右的增速就可以实现。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曾五一认为,居民收入增速略低于GDP是很正常的,未来要同步的话,需要在国民收入中居民占比例增加,政府的比例缩小。
同时政府的收入要更多的用于民生、社会保障什么等领域。“经济增长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以人为本,落实到共享,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他说。
“十三五”或使用中国居民收入指标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已经开始测算中国居民收入指标。
比如2013年、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分别10.9%、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8.0%。上述指标是将农村和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进行了加权。
在此之前,国家使用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马建堂曾在2012年指出,原先在农村调查农民收入,在城镇调查城镇居民收入是分开调查的,这样就没法形成一个分层的统一的全国居民收入。
国家统计局党组于10月30日召开扩大会议,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指出, 统计系统要制定全面扎实、具体管用的贯彻落实措施, 以全面、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和信息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统计保障。
一是扎实做好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居民收支调查、贫困监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客观反映“十三五”规划的实施进程,及时揭示新问题、新矛盾,准确报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
根据了解,上述居民收支调查,就涉及到“十三五”居民收入指标翻番的内容。由于过去多年城乡指标是分割的,分别使用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这导致两指标可比难度比较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初次分配的结果,不包括农村居民实际得到的养老、医疗、保险等转移性收入部分。而可支配收入是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
增速目标待定
不过,“十三五”中国居民收入增速指标是多少,仍未确定。
中央“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同时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速要大于6.5%的指标。
中央财经办副主任杨伟民在11月9日的新闻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这个目标,“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是在6.5%以上, 有人讲是6.523%的速度。但这是一个测算的依据,并不是一个目标。
“我相信目标肯定会充分考虑到实现翻番的要求和6.5%的底线,但是6.5%本身并不是目标,最后的目标怎么确定,还要到明年3月份确定。”杨伟民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陈志勇认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同步不容易。国家应该切更多的蛋糕给百姓。比如个税就应该进行改革,尽快实施以家庭为单位来计税。但是因为技术问题,仍难以一蹴而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认为,可以采取规定最低工作水平,提高劳动收入者在谈判中的地位等办法,来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只看GDP增速。
“核心的问题还是要把经济搞上去,所以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 李义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