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只区县级产业基金成立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18 点击:次
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发展,武侯区“公私合作”(PPP)等融资模式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瓶颈。12月17日日,武侯区举行武侯科技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仪式,标志着西部地区首只区(市)县级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正式投入运行。当天,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成都银行、浙商银行等9家银行机构达成授信协议,授信金额高达300亿元。“以后,我们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供给等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将全面保证政府在推进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需求。”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基金专注城市发展
当前,要加速城市发展亟待破解“钱从哪里来”的资金瓶颈,破解这一难题离不开深化投融资改革。今年年初,武侯区委在党代会上明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以“公私合作”(PPP)等模式参与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危旧房)等领域以及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的建设和营运,如今该区利用社会资本已经撬动了两条快速出城通道和安居房等项目的建设。
“我区成立科技产业发展基金,旨在积极推进政府引导基金促进城市发展,培育和壮大政府资金供给。”武侯区国有独资公司、武侯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勇出任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他告诉记者,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由武侯区国有独资公司代表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公司主要出资方还包括首钢集团旗下专业基金管理公司等国有资本。
谢勇介绍,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这也充分表示银行机构对武侯区城市发展的充分信任,与此同时该基金由政府主导,用于武侯区的城市发展需要,区属国有公司对资金使用拥有一票否决权,将避免出现资金安全等方面隐患。
突破城市发展资金瓶颈
12月17日,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与9家银行达成的首批授信金融高达300亿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武侯区内的城市更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科技驱动等重要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
“基金管理公司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滚动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基金专业化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和法人治理结构制衡作用。”谢勇告诉记者,银行授信的首批资金为300亿元,以后将根据该区的城市发展需要分步推进,不排除以后会放大资金池。目前,由浙商银行提供的首批5亿元资金将参与到武侯区簇桥街道双凤社区的土地整理。
武侯区发改局局长邓旭介绍,武侯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改革,出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暂行管理办法》,实现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建章立制,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的设立将从根本意义上破解政府推进城市发展的资金难题,以后政府将不再投入相应资金,而城市建设依然会驶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武侯区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正在积极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另据记者了解,近期,武侯区将召集武侯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公司与区属国有公司、银行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项目与资金对接会,实现资本与项目的充分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