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德清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认定!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3-10 点击: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第五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德清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全省唯一。
 
  德清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德清县县域中部,涵盖6个镇(街道)45个村,规划总面积26.8万亩,园区以“青虾、珍珠”为主导特色产业,围绕水产种业硅谷、现代渔业创新引领区、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区“一谷三区”总体布局,完成“六大工程”27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超135亿元。
 
  主导产业做精做强
 
  产业融合效益显著
 
  产业园围绕“青虾、珍珠”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强一产、精二产、优三产”基本思路,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建成一条集“技术研发、种苗繁育、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为一体的产值过百亿示范性水产全产业链。2022年主导产业养殖面积5.5万亩,总产值94.5亿元。产业园建成珍珠精深加工中心、水产品深加工中心、分拣净养中心及生态“鱼仓”,水产品市场交易流通、渔业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并打造农(渔)文旅综合观光带和渔旅专线,2022年产业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0.37亿元。
 
  科技赋能要素集聚
 
  绿色生态健康发展
 
  产业园积极招引高新农业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其中2家企业入选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渔业产业大脑一体贯通,数字农业云平台高效赋能,已归集131项涉农资源、800余万条数据,开展水产等6大特色产业智能化管理应用,建成数字农业工厂6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6个。园区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全面推广“虾-稻”“鱼-稻”“鱼菜共生”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全域尾水治理被评为全国渔业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奖。通过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园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9个。
 
  运营机制健全完善
 
  联农带农成果共享
 
  产业园构建了建设领导小组、管委会、咨询委、运营公司、建设主体“五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建立了“三级主体、二级开发”运营模式,强化园区组织管理和长效运营。园区以“共建共享、利民为民”为基本宗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主导产业联合团体和产业联盟等方式创新探索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2家,家庭农场181家,联结带动就业农民0.437万人,2022年产业园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378.74万元,同比增长10.6%,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34.32%。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作用,拓展“产业强、农民富”持续增收途径,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水平,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湖州经验。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德清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认定!

2023-03-10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第五批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德清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全省唯一。
 
  德清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德清县县域中部,涵盖6个镇(街道)45个村,规划总面积26.8万亩,园区以“青虾、珍珠”为主导特色产业,围绕水产种业硅谷、现代渔业创新引领区、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区“一谷三区”总体布局,完成“六大工程”27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超135亿元。
 
  主导产业做精做强
 
  产业融合效益显著
 
  产业园围绕“青虾、珍珠”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强一产、精二产、优三产”基本思路,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建成一条集“技术研发、种苗繁育、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为一体的产值过百亿示范性水产全产业链。2022年主导产业养殖面积5.5万亩,总产值94.5亿元。产业园建成珍珠精深加工中心、水产品深加工中心、分拣净养中心及生态“鱼仓”,水产品市场交易流通、渔业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并打造农(渔)文旅综合观光带和渔旅专线,2022年产业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10.37亿元。
 
  科技赋能要素集聚
 
  绿色生态健康发展
 
  产业园积极招引高新农业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其中2家企业入选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渔业产业大脑一体贯通,数字农业云平台高效赋能,已归集131项涉农资源、800余万条数据,开展水产等6大特色产业智能化管理应用,建成数字农业工厂6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6个。园区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全面推广“虾-稻”“鱼-稻”“鱼菜共生”等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全域尾水治理被评为全国渔业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奖。通过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园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9个。
 
  运营机制健全完善
 
  联农带农成果共享
 
  产业园构建了建设领导小组、管委会、咨询委、运营公司、建设主体“五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建立了“三级主体、二级开发”运营模式,强化园区组织管理和长效运营。园区以“共建共享、利民为民”为基本宗旨,通过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主导产业联合团体和产业联盟等方式创新探索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2家,家庭农场181家,联结带动就业农民0.437万人,2022年产业园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378.74万元,同比增长10.6%,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县34.32%。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作用,拓展“产业强、农民富”持续增收途径,全面提升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水平,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湖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