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机制创新盘活集体经济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3 点击:次
俗话说“中国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看栖霞。”栖霞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了“中国苹果第一县”,但果树老化、果残等问题,成了百年栖霞苹果沦落为鸡肋,后来随着“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让这座苹果老城焕发“第二春”。
一、项目概况
栖霞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以“两片四园”为核心区,占地22万亩,涉及南北6个乡镇街区、179个行政村、10万人,充分发挥当地苹果产业优势,建设苹果标准化种植园16.6万亩、现代苹果精品展示园1.7万亩、苹果加工与物流园2600亩及农旅结合与文化创意园8000亩,以此打造现代化苹果种植管理技术及新品种研发推广示范引领区、苹果全产业链生产要素集聚区以及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二、项目特色
1.三产同步,打通产业链条
一产创新,盘活树老果残采用“宽行密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智能管控—物联追溯”现代矮砧宽行密植集约模式,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0%,既降低劳动强度,又节约生产成本。与高等院校合作,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体系、新工艺及新装备,为产品种植源源不断的“输血”;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空壳问题,以党支部主导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果树入股等形式将农村资源集中起来,以矮砧集约栽培模式为基础,实现统一土壤修复、更新换代、种植模式、科学管理、品牌打造、销售经营“六统一”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
二产深耕,拉长产业链条围绕苹果深加工做文章,在果汁、果醋、苹果脆片、果酒、果脯等初加工产品的基础上,有苹果酵素、面膜、胶囊、果胶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加工能力,引进法国气泡酒、日本鲜果汁等先进生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苹果产品的高端化、多元化。
三产融合,提高综合效益不断创新苹果新型销售模式,建立线上线下直营店销售,在淘宝网、京东商城等大型商务平台建设地方特色馆、旗舰店;成立全国第一家从事产地果品拍卖的专业公司“栖霞果品拍卖中心有限公司”,通过第三方市场拍卖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融合,配合高效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打造集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果品拍卖市场。
产业园大力发展集果园观光、苹果采摘及科普推广于一体的观光果园,加强体验活动创意、苹果休闲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促进苹果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创意加持,提升产品价值
创意商品在苹果上做文章,生产艺术苹果,是烟台栖霞农民的一大创举。利用着色原理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文字,粘贴在刚摘袋的苹果上,各种艺术图案和文字被阳光形象地“雕刻”在苹果表皮上,使苹果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情感色彩。这些带图案和文字的苹果在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上亮相,出尽风头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
融入文化栖霞作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挖掘以剪纸、民间书画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创作大赛、民间书画比赛,设计创作大批艺术作品,形成系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图案。
科技创新产业园注重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各类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提升园区科技展示、推广、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加大苹果标准化生产、苹果质量检测和监管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全面提升苹果质量安全水平。
品牌助力加大苹果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打造“栖霞苹果”这一区域特色品牌,同时积极鼓励、引导苹果生产、加工、流通等企业打造一批特色拳头产品和著名商标品牌。
3.多方联动,联动带农富农
多方融合采取“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机制运行,将“政府引导、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变为现实。由公司负责统一耙地、耕地,并提供树苗、肥料等生产物资及进行技术管理支持。39个村级党组织率先组建了专业合作社,通过选举选出了合作社理事长、监事长,负责合作社土地流转及日常管理工作。
联动致富积极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多种模式为农、兴农、补农、贴农、惠农。出台相关政策,对老果园进行流转补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到合作社还可实现二次分红。产业园建设还为当地果农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
三、智库锦囊
栖霞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当地苹果产业优势,解决产业瓶颈,开发苹果深加工产品,通过三产融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果农收益。我们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呢?
1.解决生产问题
种植问题找出制约产量提高的原因,调动产业园的科研团队在种子培育、种植技术、种植模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推进产业园的数字化、科技覆盖率、机械化程度。
管理问题发挥好基层管理组织和农村合作社在乡村的管理功能,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和资源通过流转的形式聚集到集体当中,通过集中管理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引入相关龙头企业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层面的资源协助解决问题。
2.解决加工问题
科研合作成立科研中心,通过政府层面,与研发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利用其平台的技术储备和专业人才对产品进行加工创新和深入挖掘,同时引入国外先进生产线和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延伸加工在生产端挖掘农产品各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对农产品根茎叶果的食用、饮用、药用等方面进行研发,将农产品加工覆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解决融合问题
旅游产业对农业产业基地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创作,把农田变成画布,发展乡村田园景观,开发休闲农业旅游、康养度假等项目,增加游客体验性,发展农旅融合产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打造在地文化,建设农产品展览馆、教研基地、传统手工艺特色馆,发展研学旅游等业态,将当地特色文化与农产品相结合,通过产品包装、文化创意、农事活动、民俗节庆等形式赋予农产品新的情感和价值。
综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其实就是解决好三大问题。解决好生产问题,可提高农业产业产量;解决好加工问题,可提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解决好产业融合问题,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