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江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多少(202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21 点击:

  18日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第四批通过认定的4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江苏省泰兴市、盱眙县、苏州市吴江区、宝应县4家申请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部通过。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先批准创建,2年后评估认定的程序开展建设。至此我省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达到创建期的10家产业园全部通过国家认定,总数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江苏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牵引性工程,先行探索、实践创新,产业园已成为产业集中、资源集聚、政策集成的现代农业建设高地,有效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聚焦高质高效,打造产业融合高地。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培育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等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支持每个产业园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要求,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2021年园区平均产值达8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比重超80%。
 
  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洋宇模式”。
 
  聚焦利益联结,打造主体培育高地。以产业园为依托,建立了一批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联盟和众创空间、创客中心、乡村振兴学院等创新创业载体,吸引各类人才入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引导“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创业人员入园超40万人。积极探索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产业园平均带动农户就业1.5万人,园内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
 
  聚焦创新驱动,打造要素集聚高地。坚持把产业园作为现代农业要素加速集成应用的主阵地,以创新体系赋能生产体系。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挂钩园区,强化全链条、全环节科技支撑。推动环境调控动植物本体感知、农业航空装备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园区应用。整建制推进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园区内高标准农田占比85%,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超过90%,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3376个。
 
  吴江区智慧农业农村云平台
 
  聚焦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创新高地。按照“产城相融、园村镇结合、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农村一体设计,园区建设与乡村建设一体规划,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一并推进,着力破解“人、地、钱”等方面瓶颈制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园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3%。以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抓手,支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在产业园集中和倾斜。
 
  新通过认定的4家产业园政策支持措施有力,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联农带农效果明显。泰兴市产业园以生猪、银杏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101.33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90%,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平均收入33%。园区探索创建“种植-养殖-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洋宇模式”在全国推广。盱眙县产业园依托虾稻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78.29亿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91.6%。建设明祖陵等8家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打造盱眙龙虾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园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创成“盱眙龙虾”和“盱眙龙虾香米”两大区域公用品牌。苏州市吴江区产业园以水稻和油菜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96.18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63.99亿元,适度规模经营率达93.94%。建成高标准农田12.52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76.86%,综合机械化率达98.82%。围绕做优做精“吴江大米”品牌,建成“一厅一馆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打造“1+2+N”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率先示范水稻“无人农场”,获评全国智慧农业案例。宝应县产业园以荷藕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59.76亿元。积极推进荷藕产业“五大中心、六大基地”建设,形成种植规模集中、加工企业集群、物流交易集散的荷藕全产业链体系,园区享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2家,荷藕制品年出口量5万多吨、创汇8000多万美元,连续多年夺得荷藕绿色种植面积、荷藕加工量、荷藕出口量三项全国第一。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江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多少(202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

2022-02-2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18日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近日公布了第四批通过认定的4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江苏省泰兴市、盱眙县、苏州市吴江区、宝应县4家申请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部通过。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先批准创建,2年后评估认定的程序开展建设。至此我省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达到创建期的10家产业园全部通过国家认定,总数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江苏省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牵引性工程,先行探索、实践创新,产业园已成为产业集中、资源集聚、政策集成的现代农业建设高地,有效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聚焦高质高效,打造产业融合高地。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着力培育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等8个千亿元级优势特色产业,做强10亿元以上的县域特色产业。支持每个产业园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要求,重点发展1-2个主导产业。2021年园区平均产值达8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比重超80%。
 
  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洋宇模式”。
 
  聚焦利益联结,打造主体培育高地。以产业园为依托,建立了一批产学研融合的创新联盟和众创空间、创客中心、乡村振兴学院等创新创业载体,吸引各类人才入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引导“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创业人员入园超40万人。积极探索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2020年产业园平均带动农户就业1.5万人,园内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
 
  聚焦创新驱动,打造要素集聚高地。坚持把产业园作为现代农业要素加速集成应用的主阵地,以创新体系赋能生产体系。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挂钩园区,强化全链条、全环节科技支撑。推动环境调控动植物本体感知、农业航空装备等新技术新产品在园区应用。整建制推进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园区内高标准农田占比85%,大田作物机械化水平超过90%,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3376个。
 
  吴江区智慧农业农村云平台
 
  聚焦先行先试,打造改革创新高地。按照“产城相融、园村镇结合、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农业农村一体设计,园区建设与乡村建设一体规划,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一并推进,着力破解“人、地、钱”等方面瓶颈制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园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3%。以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抓手,支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在产业园集中和倾斜。
 
  新通过认定的4家产业园政策支持措施有力,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联农带农效果明显。泰兴市产业园以生猪、银杏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101.33亿元,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90%,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平均收入33%。园区探索创建“种植-养殖-能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洋宇模式”在全国推广。盱眙县产业园依托虾稻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78.29亿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91.6%。建设明祖陵等8家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打造盱眙龙虾电商服务中心、产业园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创成“盱眙龙虾”和“盱眙龙虾香米”两大区域公用品牌。苏州市吴江区产业园以水稻和油菜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96.18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63.99亿元,适度规模经营率达93.94%。建成高标准农田12.52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76.86%,综合机械化率达98.82%。围绕做优做精“吴江大米”品牌,建成“一厅一馆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打造“1+2+N”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率先示范水稻“无人农场”,获评全国智慧农业案例。宝应县产业园以荷藕为主导产业,2021年产业园总产值59.76亿元。积极推进荷藕产业“五大中心、六大基地”建设,形成种植规模集中、加工企业集群、物流交易集散的荷藕全产业链体系,园区享有自营出口权企业22家,荷藕制品年出口量5万多吨、创汇8000多万美元,连续多年夺得荷藕绿色种植面积、荷藕加工量、荷藕出口量三项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