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鲁花扎根这里,看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势打造油水很足的产业园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2-08 点击:

正阳常年种植花生170万亩以上,连续23年蝉联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有“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美誉,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而正阳花生还是唯一一个由中宣部向海内外推介的花生品牌,其品牌价值达116亿元,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到260亿元,连鲁花等一众龙头企业扎根在正阳,带动着全县上千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带你走进这个“花生大户”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如何打造油水很足的产业园!

 

一、项目介绍

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圈定6个乡镇、县农场及产业集聚区内的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区域为园区,总面积22万亩。

按照“一核、两翼、四基地、六中心”创建规划,围绕花生吃干榨净,按国家标准规划,建成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项目亮点

1 厚植发展氛围,借势政策推动

统筹资源县财政投资近3亿元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统筹布局种植、加工、研发、检测、物流、综合服务六大功能板块;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建成高标准良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扶持政策政府出台了若干奖励扶持政策,优先向园区投放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类优质要素,为园区发展和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程服务 行政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入驻并搭建8大服务平台,为园内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设立专家委员会、花生协会和花生产业联盟。

金融服务通过“银行+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保险+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式,整合多家商业银行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2 打造产业集群,借势企业力量

依托园区载体,围绕一二三产,打造百亿级的花生产业集群,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科研加持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花生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带动构建县乡村三级花生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种植做优推广种植高油酸等优质花生品种,开展花生良种繁育,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提升原材料产品的效益。

多样加工延长花生产业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君乐宝、鲁花两个“国家品牌计划”企业相继落户正阳,壮大了正阳花生加工产业的实力。另外引进越凌油脂、花生天地、正花食品等以花生油休闲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形成了龙头带动、品牌集中、品类齐全的加工体系,实现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培育机械生产企业,让花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并沿“一带一路”出口花生机械产品。

提高利用提高花生秸秆、叶、壳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一粒花生的价值从果到壳“吃干榨尽”。成立“花生秸秆秧行”和中国花生秸秆电商交易平台,吸纳农民存花生秸秆用于养牛羊,牛羊粪作为有机肥,实现种养循环;花生叶制茶,花生壳用于种植食用菌和制作枕头。

营销做活依托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P2C产业电商平台,开展挂牌、预售、竞拍三种交易模式,解决花生产品销售难、结算难、融资难、定价难等问题。

在地业态围绕花生主题发展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等多业态功能融于一体,实现“一园多体”化发展。深度挖掘、搜集、整理与花生相关的农事体验、历史典故、传说等,发展影视、文艺创作、文化体验等相关产业,花生天地项目包含花生食品世界、花生小镇生活、花生养生公社等七大板块。

 

3 擦亮品牌名气,借势名人效应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绿色花生品牌认证比例达到85%,170万亩“正阳花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十五届农交会上由央视主持人海霞为“正阳花生”公益推介代言。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被称为“花生书记”做客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推介》栏目,向全球讲述正阳花生故事。

擦亮花生外宣窗口将“正阳花生”和产业园作为地方名片,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宣传。

一是创设环境,打造花生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花生主题公园、花生文化展览展示中心,在全县主要道路、街道等打造花生文化园艺景观;二是持续造势,每年举办“花生文化节”、全国花生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花生产业招商活动等;三是提高格局,多次承办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化首席科学家大会、国际花生产业大会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讨会等12个国家级会议。

 

4 密切利益联结,借势农民群众

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职业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农业保险等服务保障,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上,把企业“连”到扶贫线上,把社会“引”到扶贫路上,把花生产业打造成扶贫支柱产业。

探索扶贫模式聚集全县400余家规模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正阳县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各乡镇设立分会。

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规模种植挣“现金”、土地流转挣“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份合作挣“股金”。“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民”的“三合一”土地托管模式,让很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建立激励机制围绕鼓励贫困户和补贴经营主体两大块。

县财政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花生,给予“亩补贴”“签订5年帮扶协议”和“农业保险全覆盖”等政策扶持,解除农民在生产、销售、风险等环节的担忧。

另一方面,对于新型经营主体,基于“流转或托管园区土地亩补贴”“吸纳贫困户就业补贴”和“奖励企业支付给贫困户工资总额的30%”等,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

支持创业就业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与贫困户加入产业园建设,并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构建双创孵化基地,依托正阳花生学校、农广校和农机校等培训机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三、地道之见

想要打造“油水很足”能赚钱的产业园,要懂得借势,地道农旅地道君给你几个点子,供你借鉴学习。

1 借势政策,营造氛围

在项目建设初期,紧密与政府的合作,一方面,操盘手要给政府信心,挖掘并打造产业的特色优势,例如基地规模最大/产值非常高/带动就业、效益明显等,吸引政府的关注,给予政府投资支持的信心。

利用好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配套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利用财政的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进入,利用政策的扶持解决土地、人才等问题。

2 借势企业,壮大集群

产业园不可能独立发展壮大,需要借龙头企业的“势”,来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

龙头企业在品牌影响力、生产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要运用产业园的政策、产业等优势资源,把龙头企业吸引进入产业园中,借助龙头企业为产业园做背书,一是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二是借势企业品牌进行产业园宣传;三是借势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3 借势名人,打响品牌

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在产品营销、宣传时,邀请明星/主持人/网红/草根名人/某个领域的专家/政府官员等为产品发声,为产品讲故事,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到。

这里在选择名人时,要综合考虑名人的形象与产品定位是否相符、名人的粉丝群体与产品的客群定位是否匹配等。

4 借势农民,持续发展

乡村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农民的参与,产业园的建设必须要调动乡村的内生力才能持续地发展。

所以在产业园的建设中,一是要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嵌”到产业链上,参与产业的建设,分享一二三产的增益收益;二是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既鼓励农民就业,又解决企业用人问题;三是政府层面应该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政策的优惠,吸引更多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参与到产业园的建设中,出智出力。

相关文章推荐:

主页 > 专题研究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动态 >

鲁花扎根这里,看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借势打造油水很足的产业园

2021-02-08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正阳常年种植花生170万亩以上,连续23年蝉联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有“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的美誉,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而正阳花生还是唯一一个由中宣部向海内外推介的花生品牌,其品牌价值达116亿元,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到260亿元,连鲁花等一众龙头企业扎根在正阳,带动着全县上千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今天,地道农旅地道君带你走进这个“花生大户”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如何打造油水很足的产业园!

 

一、项目介绍

正阳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圈定6个乡镇、县农场及产业集聚区内的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区域为园区,总面积22万亩。

按照“一核、两翼、四基地、六中心”创建规划,围绕花生吃干榨净,按国家标准规划,建成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项目亮点

1 厚植发展氛围,借势政策推动

统筹资源县财政投资近3亿元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统筹布局种植、加工、研发、检测、物流、综合服务六大功能板块;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建成高标准良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扶持政策政府出台了若干奖励扶持政策,优先向园区投放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类优质要素,为园区发展和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全程服务 行政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入驻并搭建8大服务平台,为园内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设立专家委员会、花生协会和花生产业联盟。

金融服务通过“银行+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保险+信贷风险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式,整合多家商业银行为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提供贷款服务。

 

2 打造产业集群,借势企业力量

依托园区载体,围绕一二三产,打造百亿级的花生产业集群,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科研加持与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开展花生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带动构建县乡村三级花生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种植做优推广种植高油酸等优质花生品种,开展花生良种繁育,实施标准化生产等,提升原材料产品的效益。

多样加工延长花生产业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君乐宝、鲁花两个“国家品牌计划”企业相继落户正阳,壮大了正阳花生加工产业的实力。另外引进越凌油脂、花生天地、正花食品等以花生油休闲食品、花生饮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形成了龙头带动、品牌集中、品类齐全的加工体系,实现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培育机械生产企业,让花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并沿“一带一路”出口花生机械产品。

提高利用提高花生秸秆、叶、壳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一粒花生的价值从果到壳“吃干榨尽”。成立“花生秸秆秧行”和中国花生秸秆电商交易平台,吸纳农民存花生秸秆用于养牛羊,牛羊粪作为有机肥,实现种养循环;花生叶制茶,花生壳用于种植食用菌和制作枕头。

营销做活依托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P2C产业电商平台,开展挂牌、预售、竞拍三种交易模式,解决花生产品销售难、结算难、融资难、定价难等问题。

在地业态围绕花生主题发展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等多业态功能融于一体,实现“一园多体”化发展。深度挖掘、搜集、整理与花生相关的农事体验、历史典故、传说等,发展影视、文艺创作、文化体验等相关产业,花生天地项目包含花生食品世界、花生小镇生活、花生养生公社等七大板块。

 

3 擦亮品牌名气,借势名人效应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绿色花生品牌认证比例达到85%,170万亩“正阳花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第十五届农交会上由央视主持人海霞为“正阳花生”公益推介代言。正阳县委书记刘艳丽被称为“花生书记”做客五洲传播中心《中国推介》栏目,向全球讲述正阳花生故事。

擦亮花生外宣窗口将“正阳花生”和产业园作为地方名片,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宣传。

一是创设环境,打造花生文化交流平台,建设花生主题公园、花生文化展览展示中心,在全县主要道路、街道等打造花生文化园艺景观;二是持续造势,每年举办“花生文化节”、全国花生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花生产业招商活动等;三是提高格局,多次承办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化首席科学家大会、国际花生产业大会暨花生文化交流研讨会等12个国家级会议。

 

4 密切利益联结,借势农民群众

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职业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农业保险等服务保障,把贫困户“嵌”到产业链上,把企业“连”到扶贫线上,把社会“引”到扶贫路上,把花生产业打造成扶贫支柱产业。

探索扶贫模式聚集全县400余家规模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正阳县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各乡镇设立分会。

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规模种植挣“现金”、土地流转挣“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股份合作挣“股金”。“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民”的“三合一”土地托管模式,让很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

建立激励机制围绕鼓励贫困户和补贴经营主体两大块。

县财政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花生,给予“亩补贴”“签订5年帮扶协议”和“农业保险全覆盖”等政策扶持,解除农民在生产、销售、风险等环节的担忧。

另一方面,对于新型经营主体,基于“流转或托管园区土地亩补贴”“吸纳贫困户就业补贴”和“奖励企业支付给贫困户工资总额的30%”等,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

支持创业就业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与贫困户加入产业园建设,并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构建双创孵化基地,依托正阳花生学校、农广校和农机校等培训机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三、地道之见

想要打造“油水很足”能赚钱的产业园,要懂得借势,地道农旅地道君给你几个点子,供你借鉴学习。

1 借势政策,营造氛围

在项目建设初期,紧密与政府的合作,一方面,操盘手要给政府信心,挖掘并打造产业的特色优势,例如基地规模最大/产值非常高/带动就业、效益明显等,吸引政府的关注,给予政府投资支持的信心。

利用好政策的支持,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配套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利用财政的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进入,利用政策的扶持解决土地、人才等问题。

2 借势企业,壮大集群

产业园不可能独立发展壮大,需要借龙头企业的“势”,来形成产业的集群效应。

龙头企业在品牌影响力、生产技术、资金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要运用产业园的政策、产业等优势资源,把龙头企业吸引进入产业园中,借助龙头企业为产业园做背书,一是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二是借势企业品牌进行产业园宣传;三是借势企业的技术、管理、人才、品牌等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3 借势名人,打响品牌

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在产品营销、宣传时,邀请明星/主持人/网红/草根名人/某个领域的专家/政府官员等为产品发声,为产品讲故事,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到。

这里在选择名人时,要综合考虑名人的形象与产品定位是否相符、名人的粉丝群体与产品的客群定位是否匹配等。

4 借势农民,持续发展

乡村产业的振兴离不开农民的参与,产业园的建设必须要调动乡村的内生力才能持续地发展。

所以在产业园的建设中,一是要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民“嵌”到产业链上,参与产业的建设,分享一二三产的增益收益;二是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企业与农民合作,既鼓励农民就业,又解决企业用人问题;三是政府层面应该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政策的优惠,吸引更多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参与到产业园的建设中,出智出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