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现代农业产业园 > 案例 >

张掖市民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4-17 点击:

创建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发〔2020〕1 号)中明确指出: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连续四年发文鼓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意见》《甘肃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0 年产业扶贫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支持戈壁农业发展。甘肃省政府采取政府扶持、多元投入等模式,计划五年投入 450 亿元支持戈壁农业发展,其中财政资金 100 亿,金融和社会资本 350 亿,稳妥有续地扩大戈壁农业产业规模,提升戈壁农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民乐县戈壁荒滩面积大、光热资源充足。截至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近 4 万亩,发展非耕地高效连栋温室面积达 70 万平方米。依托现代高科技智能化设施温室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有效盘活戈壁荒滩等闲置土地资源,以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为支撑,以节水高效、循环有机、绿色品牌为引领,探索甘肃省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民乐样板”新模式。为此,民乐县委、县政府紧抓政策机遇,主动作为,作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决策部署,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前期工作,科学谋划产业园发展,有序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向西走出去的战略需求

    随着我国东南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家蔬菜产业的重心逐步由东南沿海向工业化污染较轻的西北优势区转移,甘肃省成为农业部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和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原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产业园作为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将成为河西走廊地区面向西北乃至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重要的的高端蔬菜供应基地。

    创新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模式

    甘肃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拥有五大有利因素。一是发展有需要。甘肃与西向的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地区)在农产品品种、技术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二是建设有条件。甘肃地理过渡性强,省内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抗寒耐旱遗传特性,有大量适宜寒旱气候条件的特色优势品种。三是技术有支撑。有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门从事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四是前期有基础。多年发展旱作农业,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种基地等。五是未来有前景。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和相关国家开展高效节水农业、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合作。民乐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排头兵。产业园集成应用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手段,走出一条差异竞争、高端切入、绿色发展的新时代民乐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路子,为甘肃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带动戈壁生态农业发展,不与粮争地、戈壁变“金币”

    戈壁生态农业是甘肃省立足本省自然资源实际,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河西走廊集中分布着近 20 万平方公里戈壁沙地等闲置未利用的土地资源,民乐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现代高科技智能化设施农业技术,充分利用河西走廊地区光照充足、干旱高寒,病虫害发生少等自然禀赋和直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位优势发展戈壁农业。通过少用或不占用耕地,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戈壁荒滩土地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有量之间的矛盾,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粮菜、粮果争地矛盾,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蔬菜等原料,大幅度增加区域粮食安全保障。

    引领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创新发展

    创建民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培育壮大现代高效设施农业为抓手,以创新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动力,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依托张掖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简称海升集团)、甘肃鼎丰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天润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高端设施蔬菜、马铃薯、高原夏菜等民乐地域特色的健康安全食品,深入推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发掘西部地区尤其是干旱荒漠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掖市民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张掖市民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建目标

   主导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产业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设施蔬菜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加深。到 2021 年,产业园总产值达到 31.4 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达到 22 亿元,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园非耕地高效连栋温室面积达 70 万平方米,年产量 3.5 万吨,产值
8.7 亿元(其中二产产值 4.8 亿元)。设施食用菌面积稳定在1000 亩左右,年产量 2.8 万吨,产值 3 亿元。高原夏菜种植面积 1.5 万亩,年产量 8.3 万吨,产值 0.8 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 1.5 万亩,年产量 5.2 万吨,产值 0.7 亿元。马铃薯种薯繁育年产值 0.6 亿元。高原夏菜、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产值10.2 亿元。

    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取得显著进展,基础设施、物质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在产业园高度集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更加紧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科技对主导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到 2021 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8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农业研发平台取得重大提升。

    绿色食品引领品牌发展取得新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产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绿色生产模式广泛应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 2021 年,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 99%,畜禽粪便(或残枝老叶)综合处理率达到 95%,设施蔬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农民收入增长取得新进展。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运行,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大范围推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到 2021 年,带动就业人数达到 2 万人,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 30%。

    政策支持措施实现新突破。政策工具不断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业园公共政策体系不断强化,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用地、金融、科技与人才政策体系,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的各类政策不断完善,助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组织管理建设取得新成绩。产业园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按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要求,积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建立了综合类服务与专业类服务相衔接的专业服务体系,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产业园管理运营与服务的民乐模式。



 


园区申报,找我们
 

 

我们能为您做什么?

 

十四五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高新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经开区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怎么联系到我们?

电话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

北京丰台区总部基地工商联科技大厦1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