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农场、以色列滴灌、德国高科技……农业大国哪家强?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4-30 点击:次
日本农业
核心词:第六产业
日本的现代农业属于第六产业,是彻底的农业产业化。
“1+2+3”=6,“1x2x3”=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来历。
第六产业模式把农业工业服务业打通,形成第二和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一产业的创造性模式,此模式下农业生产不再只是种养,还有加工、销售及配套服务,将第一、二、三产业全数融合,获得多环节增值价值.
美国农业
核心词:现代化大农场
一个农民耕作上千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在一个县乃至一个州都种植单一的作物...... 美国的现代化大农场,使美国农业生产高度发达且极具竞争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2%,却满足了3亿美国人的食物需求。
美国大农场模式具有3大特点:
1、经营规模化。
美国家庭农场以经营规模优势取胜,根据不同农产品特性采用相应的生产种植模式,既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也节约了经营成本,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2、生产区域专业化。
美国规划出十个“农业生产区域”,各区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生产一到两种农产品,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
3、生产合作化。
美国的农业服务机构由此应运而生,农场主通过合作方式,赋予农业服务机构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权利,转嫁风险,提前锁定利润,主动规避市场波动可能造成的损失。
德国农业
核心词:数字化农业
德国1个农民可以养活150人,是“数字农业转型”的佼佼者。
在数字农业推进中,对从业者素质也有要求。在德国成为农民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必须进行农业教育,执证上岗,特殊岗位还需要去国外进修。
德国推出“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的种植作物、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和肥料分布,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上传到云端,在云平台处理完成后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指挥它们进行精细作业。
以色列农业
核心词:精准农业
以色列有一半的土地是沙漠,可耕地面积非常少,水资源非常缺乏。但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劳动生产率达到日本3倍、中国12倍、美国的60%,耕地生产率是世界最高,达到了美国的近5倍,比以精耕细作著称的日本和中国还高1/3以上!
以色列的精准农业模式体现出:以小博大、以精产多、整体胜于一切。
灌滴与喷灌是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形式,广泛运用于温室、沙漠地带、绿化带等区域,目前,以色列节水灌溉率达到9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8%,位居世界首位。
同时,以色列还开发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实现了节水、灌溉与平衡施肥的统一化。
此外,以色列不断开发高效无公害及抗病虫害农作物种子,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的新品种以降低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法国农业
核心词:合作社农业
法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业食品出口国,有1.3万个农业合作社,有3800家农业合作企业,90%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
目前,农业合作社已经融入到法国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均起着决定性作用。
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实行小散户耕作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劳动力紧缺。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阶段,面临劳动力老龄化、土地集约化和技术落后的层层困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青年农场主成为主力军、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有能力实现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创新发展水平逐步向农业发达国家靠齐。捷佳润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业溯源大数据、精准农业和土壤环境监控的基础上,积极引领农场主的管理模式进入现代化发展轨道,探索适合每一个农场的智慧农业现代化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