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创新地方规划管理实践,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内蒙古:创新地方规划管理实践,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0-12-22 点击: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时间节点、按程序推进。

健全组织机构,为规划编制保驾护航。为使规划编制工作决策更加科学,确保规划编制全流程高效协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党委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增强了规划《建议》与《纲要》的充分衔接。同时,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主席任组长的常设综合议事协调机构(自治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加强了规划全周期管理,突破了传统单一部门编制的困局,增强了部门协同性。此外,为提高决策咨询水平,“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由自治区政府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设立了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以制度化推进规划衔接管理,确保规划“一盘棋”。按照《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要求,为实现规划间衔接顺畅,避免各自为战,更好体现中央战略部署和地方发展安排,真正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构建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的“三级四类”规划体系,明确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理顺规划关系和进度安排。制定《“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建立“1+N+X”规划管理清单制度(即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由人代会审定;自治区政府审批类规划;自治区部门自行编制和印发的规划),加强了规划间衔接协调。同时,实行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建立规划编制专报制度,形成解决重大问题的“直通车”,方便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督战;采取月调度台账、通报等方式,确保各类规划与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同步实施。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畅通民意征集渠道,在规划起草编制阶段,通过政府官网、官微,两次面向社会征求“十四五”发展建议,特别是借助两会平台,发放“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卡,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实现建议献策全覆盖。充分发挥“外脑”支撑作用,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国内知名智库与区内研究机构,背靠背完成重大课题研究。

凝聚合力谋划“三个重大”,提高规划支撑力。重大任务、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是规划的重要抓手,也是规划务实环节的关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初步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项目谋划储备闭环。一是紧扣战略定位,加强前期谋划。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内蒙古自治区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中央赋予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特别是严格按照国家能源消耗双控要求审慎甄别重大工程项目,力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落细落实。二是持续跟踪,反复筛选论证。一方面加强多部门协同论证,对接国家部委,确保储备项目质量;另一方面调动实施主体联合谋划,自治区政府组织各盟市反复研究重大项目,切实保证规划项目有基础、能落实。三是注重后期实施,保证落地见效。一方面,加强与年度计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有明确责任主体。


 

主页 > 专题研究 > 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 > 规划动态 >

内蒙古:创新地方规划管理实践,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

2020-12-22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时间节点、按程序推进。

健全组织机构,为规划编制保驾护航。为使规划编制工作决策更加科学,确保规划编制全流程高效协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党委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增强了规划《建议》与《纲要》的充分衔接。同时,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主席任组长的常设综合议事协调机构(自治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加强了规划全周期管理,突破了传统单一部门编制的困局,增强了部门协同性。此外,为提高决策咨询水平,“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由自治区政府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设立了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

以制度化推进规划衔接管理,确保规划“一盘棋”。按照《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要求,为实现规划间衔接顺畅,避免各自为战,更好体现中央战略部署和地方发展安排,真正建立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构建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各级规划共同组成的“三级四类”规划体系,明确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理顺规划关系和进度安排。制定《“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建立“1+N+X”规划管理清单制度(即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由人代会审定;自治区政府审批类规划;自治区部门自行编制和印发的规划),加强了规划间衔接协调。同时,实行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建立规划编制专报制度,形成解决重大问题的“直通车”,方便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督战;采取月调度台账、通报等方式,确保各类规划与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同步实施。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畅通民意征集渠道,在规划起草编制阶段,通过政府官网、官微,两次面向社会征求“十四五”发展建议,特别是借助两会平台,发放“我为‘十四五’建言献策”卡,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实现建议献策全覆盖。充分发挥“外脑”支撑作用,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国内知名智库与区内研究机构,背靠背完成重大课题研究。

凝聚合力谋划“三个重大”,提高规划支撑力。重大任务、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是规划的重要抓手,也是规划务实环节的关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初步形成“前期谋划-中期跟踪-后期落地”的项目谋划储备闭环。一是紧扣战略定位,加强前期谋划。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内蒙古自治区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中央赋予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特别是严格按照国家能源消耗双控要求审慎甄别重大工程项目,力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落细落实。二是持续跟踪,反复筛选论证。一方面加强多部门协同论证,对接国家部委,确保储备项目质量;另一方面调动实施主体联合谋划,自治区政府组织各盟市反复研究重大项目,切实保证规划项目有基础、能落实。三是注重后期实施,保证落地见效。一方面,加强与年度计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有明确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