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要如何创新?又要如何落地?
《“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要如何创新?又要如何落地?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6-24 点击:次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意义非凡。对于整个文旅行业来说,它同样意义重大,这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因此,今年将是编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
1、完善旅游品牌
从观光、度假到深度体验、康养,市场需求更加细分,综合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标准。“十四五”期间,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细化,形成主品牌、子品牌等相对完善的品牌体系,形成对旅游产品的引领。
2、示范文旅融合
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摸底普查,有条件的资源及产品申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试点、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等,积极探索融合新路径,争创全国示范品牌。
整合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工艺美术传承人、文化事业设施,发起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文化资源的旅游化,推进民族文化体验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建设。
培育若干文化旅游名村名镇名城,成为文旅融合示范试点。
3、对接空间规划
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生态空间中,文化旅游活动可作为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的重要路径。在农业空间中,通过农旅融合,增加农业产业链的收益。在城市空间中,则以风景名胜区、城市湿地公园、文化公园等载体,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比重和绿色休闲空间。
4、聚焦明星产品
“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需继续强化旅游精品景区的地位,同时加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产品的打造,推动综合化的旅游功能。此外,对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加重笔墨。
5、专业项目包装
要建立系统化的“旅游项目管理体系”,解决“有资源、缺项目、少精品、缺聚集区”的困境,形成可开发、易融资、多业态融合的旅游体系,进行专业项目包装,打造旅游产业投资开发项目群。
6、完善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快速抵达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二是景区内部的交通及服务设施,重点面向景区内游客。完善旅游交通公共服务,实现景点之间、景区之间的互动便捷,让交通也成为一项旅游产品。
7、推动智慧旅游
新冠肆虐,是文旅景区的巨大困局,却也刺激了宅经济爆发、云生活普及、非接触式消费崛起,对游客消费习惯产生一定影响。
智慧旅游已经是各旅游目的地创新的必然趋势,是疫后旅游重要的振兴板块。科技创新带来的动力是巨大的,降低“游客密度”成为目的地规划的新热点。
8、突破旅游营销
细分群体和主流客群,整合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实现旅游目的地的精准营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景区应用到实际。在精品景区、品牌街区、文创园区等增设景观设施,让观光更具有互动性。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文旅行业,在旅游营销方面,需要突破人人都是宣传员,形成全域营销的局面。
二、“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要如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