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产业进阶与十四五规划

五年规划、产业进阶与十四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20-05-25 点击:

从过去20年的“五年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各个规划时期的产业重点,清晰地看出我国产业在宏观经济战略的指导之下不断调整发展的历程。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产业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必须顺应新时代的变化。

一是要顺应新工业革命、新型城镇化和新国家战略的大势;

二是要瞄准新兴产业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

三是适应新时代的产业组织方式,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四是要借势城市群发展,激活城市的潜力片区;

五是转换发展理念和策略,为地区经济发展升级DNA。

 

百年目标

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做了更为准确的表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需要经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发展条件,进一步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十四五”时期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阶段的关键历史节点(如图1所示),应充分重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有没有更稳定的工作、更可观的收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等。我们要认识新矛盾、顺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都是基于这个矛盾提出的战略举措。

初步研究,“十四五”发展将面临八个方面的重大趋势,其机遇与挑战、矛盾与问题、破解和出路,也主要隐匿在这八大趋势之中。

 

八大趋势

第一,工业化进入后期,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的前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城市化进入后期,进入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时期。“十四五”期间,城市化进程放缓和出现逆城市化将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市场化进入深度改革期,进入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制度完善期。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国际化进入分化期,进入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再平衡时期。世界经济由西向东转移,西方模式不是唯一成功经验。“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国际视野,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第五,信息技术进入新一轮革命期,进入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由信息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将极大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事关国家命运和安全。
第六,人口老龄化进入凸显期,进入应对老龄化和鼓励生二胎的交汇期。劳动力的供给将面临较大问题。
第七,生态化建设进入关键期,进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破坏恶化的胶着期。国家将继续加入投入进行环保治理。
第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期,进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和确保国家安全的新时期。

 

主页 > 专题研究 > 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 > 规划动态 >

五年规划、产业进阶与十四五规划

2020-05-25 来源:未知 点击:

从过去20年的“五年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各个规划时期的产业重点,清晰地看出我国产业在宏观经济战略的指导之下不断调整发展的历程。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产业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必须顺应新时代的变化。

一是要顺应新工业革命、新型城镇化和新国家战略的大势;

二是要瞄准新兴产业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

三是适应新时代的产业组织方式,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四是要借势城市群发展,激活城市的潜力片区;

五是转换发展理念和策略,为地区经济发展升级DNA。

 

百年目标

1997年9月12日。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做了更为准确的表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需要经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发展条件,进一步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下,“十四五”时期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阶段的关键历史节点(如图1所示),应充分重视“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现阶段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有没有更稳定的工作、更可观的收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等。我们要认识新矛盾、顺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都是基于这个矛盾提出的战略举措。

初步研究,“十四五”发展将面临八个方面的重大趋势,其机遇与挑战、矛盾与问题、破解和出路,也主要隐匿在这八大趋势之中。

 

八大趋势

第一,工业化进入后期,进入全新的人工智能制造时期。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其深度和广度将超过以往的前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城市化进入后期,进入城市有机更新和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时期。“十四五”期间,城市化进程放缓和出现逆城市化将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市场化进入深度改革期,进入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制度完善期。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国际化进入分化期,进入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再平衡时期。世界经济由西向东转移,西方模式不是唯一成功经验。“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国际视野,应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

 

第五,信息技术进入新一轮革命期,进入以5G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突破期。由信息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将极大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事关国家命运和安全。
第六,人口老龄化进入凸显期,进入应对老龄化和鼓励生二胎的交汇期。劳动力的供给将面临较大问题。
第七,生态化建设进入关键期,进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破坏恶化的胶着期。国家将继续加入投入进行环保治理。
第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期,进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和确保国家安全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