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0-20 点击: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各项利好政策,推动科企合作、院企合作,加快要素聚集、机制创新,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合力推进航天育种产业技术攻关和科创平台建设,开展优质品种研发与推广试点示范,确保国家种业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超期谋划的思维、拼搏奋发的精神风貌、赶超进位的决心,奋力推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种业发展,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甘肃省航天育种创新中心自创建以来,以航天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研究方向,不断深化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优化育种技术集成创新,提升育种水平和育种能力,利用航天搭载、太空诱变丰富、创新育种材料,筛选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引进辣椒种质资源91份,筛选出茄果类种质资源154份、玉米种质资源12份,育成了3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4个辣椒新品种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在甘肃省内、新疆、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区适宜区域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4.27万亩,航天蔬菜新品种7.51万亩,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加大示范推广,做优做强蔬菜种苗产业
 
  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蔬菜育苗和推广上狠下功夫,2022年在我市的秦州区杨家寺、麦积区石佛镇、武山县山丹镇、甘谷县大石镇等半干旱浅山区推广航天辣椒4号、5号、8号等品种7600多亩,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市场调研,筛选出一批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成活率高的适宜天水地区种植的蔬菜品种。园区充分利用技术优势,选择优质蔬菜品种20余个,采用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培育优质蔬菜种苗150余万株,为天水地区菜农和农户提供了优质、丰产的蔬菜种苗。
 
  强化研发创新,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园区管委会以实施乡村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打造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定位,走出一条特色路子,为全市“三农”工作、乡村战略实施、推动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在品种研发,培育出适应高山旱寒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作物品种,承担实施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完成4个市级项目通过验收,发表论文6篇。在重点项目建设,建成“食药用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构树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2个项目,拓展出产业发展新领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在研发团队培育,组建了32人的研发团队,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4次,培养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20余名,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32人,培训农户13200余人次。
 
  加强园镇合作,推进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园区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中滩镇政府共建中滩镇余家峡村撂荒地治理示范点。该示范点种植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太空架豆、航天辣椒等蔬菜新品种,其中太空架豆种植360多亩,航天辣椒种植140多亩,平均亩产量达3000斤,亩收入3500元以上。同时,以该示范点为依托,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500余人,带动全镇撂荒地治理面积918亩。并以此为平台,以点带面,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使好的技术品种应用于生产中,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今后,园区将充分发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聚集优势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以驻园企业神舟绿鹏公司航天育种为主,带动航天育种研发,统筹各方力量、聚集多方资源,推动园区特色农产品的技术攻关,加快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种质资源的收集,真正形成农业园区农特产品产学研结合、产供销结合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种业发展新模式,倾情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农业企业,开创我市种业发展新局面。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专题研究 > 农业科技园区动态 >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20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各项利好政策,推动科企合作、院企合作,加快要素聚集、机制创新,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合力推进航天育种产业技术攻关和科创平台建设,开展优质品种研发与推广试点示范,确保国家种业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超期谋划的思维、拼搏奋发的精神风貌、赶超进位的决心,奋力推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服务种业发展,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甘肃省航天育种创新中心自创建以来,以航天新品种选育和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研究方向,不断深化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优化育种技术集成创新,提升育种水平和育种能力,利用航天搭载、太空诱变丰富、创新育种材料,筛选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引进辣椒种质资源91份,筛选出茄果类种质资源154份、玉米种质资源12份,育成了3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4个辣椒新品种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在甘肃省内、新疆、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区适宜区域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4.27万亩,航天蔬菜新品种7.51万亩,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加大示范推广,做优做强蔬菜种苗产业
 
  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蔬菜育苗和推广上狠下功夫,2022年在我市的秦州区杨家寺、麦积区石佛镇、武山县山丹镇、甘谷县大石镇等半干旱浅山区推广航天辣椒4号、5号、8号等品种7600多亩,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市场调研,筛选出一批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成活率高的适宜天水地区种植的蔬菜品种。园区充分利用技术优势,选择优质蔬菜品种20余个,采用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培育优质蔬菜种苗150余万株,为天水地区菜农和农户提供了优质、丰产的蔬菜种苗。
 
  强化研发创新,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园区管委会以实施乡村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打造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农业先行区”目标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找准定位,走出一条特色路子,为全市“三农”工作、乡村战略实施、推动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在品种研发,培育出适应高山旱寒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作物品种,承担实施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完成4个市级项目通过验收,发表论文6篇。在重点项目建设,建成“食药用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和“构树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2个项目,拓展出产业发展新领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在研发团队培育,组建了32人的研发团队,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4次,培养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20余名,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32人,培训农户13200余人次。
 
  加强园镇合作,推进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园区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中滩镇政府共建中滩镇余家峡村撂荒地治理示范点。该示范点种植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太空架豆、航天辣椒等蔬菜新品种,其中太空架豆种植360多亩,航天辣椒种植140多亩,平均亩产量达3000斤,亩收入3500元以上。同时,以该示范点为依托,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0场次,培训农户500余人,带动全镇撂荒地治理面积918亩。并以此为平台,以点带面,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使好的技术品种应用于生产中,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今后,园区将充分发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在聚集优势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以驻园企业神舟绿鹏公司航天育种为主,带动航天育种研发,统筹各方力量、聚集多方资源,推动园区特色农产品的技术攻关,加快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和种质资源的收集,真正形成农业园区农特产品产学研结合、产供销结合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种业发展新模式,倾情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农业企业,开创我市种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