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比较研究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3-31 点击:

  一、武汉东湖、长株潭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比较
  
  1.以政策叠加、突出优势为导向谋划发展蓝图

  
  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及时把握中部崛起、创新驱动、“两型社会”“一带一路”、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基于区域发展基础精准定位,高标准谋划发展蓝图,力争使武汉东湖区、郑洛新区、长株潭区成为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比如,武汉属于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东湖区明确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享誉世界的光谷,打造“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到2020年,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元。长株潭区明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放大湖南“一带一路”融合效应,探索城市群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中心”,到2020年,总收入将达到2.6万亿元。郑州综合实力低于武汉、长沙,城市首位度和创新创业活跃度不高,希望借助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叠加战略实现组团取暖、抱团发展,将郑洛新区打造成为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65%以上。
  
  2.以功能复合、产城一体为导向优化空间布局
  
  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武汉东湖区依托武汉东湖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土地面积大且高度集中,智力、产业资源密集且可以自由调配,空间布局优化协调的难度较小;而长株潭区、郑洛新区均依托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土空间相对分离,行政管辖权相对分散,空间布局优化协调的难度相对较大。从空间布局来看,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布局均比较契合实际。武汉东湖区突出“单核”特征,强调“生产+生活+生态”的适度均衡,高效利用山系自然格局和复合交通走廊,规划构建“一轴六心、三区两城、两楔多廊”的城镇空间结构。而长株潭区和郑洛新区则突出“多核”布局,强调以研发生产为主,适当兼顾生活、生态。长株潭区规划形成“一区三谷多园”的空间架构,郑洛新区则规划打造“三市三区多园”的空间架构。
  
  3.以战略先导、集群发展为导向提升产业能级
  
  武汉东湖区强调“高”“精”“尖”,规划形成以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武汉·中国光谷”已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长株潭区产业突出“专”“精”和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力争形成“1+4+1”6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全球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国内唯一的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生产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郑洛新区产业突出“高”“新”,涌现出辉煌科技、汉威电子、华兰生物、洛阳北玻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尽管武汉东湖区、长株潭区和郑洛新区均将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支柱产业,但产业发展侧重点有所差异。武汉东湖区在环保装备制造、高精度数控机床等领域优势突出,长株潭区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先进矿山装备等领域长期领先,郑洛新在机器人、智能装备、石化设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4.以创新创业、智能转型为导向增强企业活力
  
  武汉东湖区充分发挥大学生、科研人员等创业资源丰富优势,积极实施“3551人才计划”和“青桐计划”等,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融资优惠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科技活动人员、入统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快速上升。2014年,武汉东湖大专以上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分别达到30.58万人、12.58万人,入统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达到3043个、825个,四项指标均高于长株潭区、郑洛新区,也高于合芜蚌、成都等中西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低于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一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区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设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专利孵化中心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倍增加对创新创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带动企业以不低于财政资金3倍的量加大研发投入,基本建立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供应链。2014年,郑洛新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到280.48亿元,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5.22%,科技活动人员占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比例达到50.2%,远高于武汉东湖区、长株潭区,后一个指标甚至高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等一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区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全面落实“6+4”政策,鼓励科研院所改制和军民融合发展,加快“瞪羚企业”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占入统企业比例和企业创新活跃度大幅提升,2014年有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企业的占比超过30%,高于武汉东湖区、郑洛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以做大规模、提质增效为导向增强创新实效
  
  从总量来看,2014年武汉东湖区由于起步较早,且位于除中关村以外的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强,营业收入、利税收入和出口创汇、技术收入、R&D人员全时当量等均高于长株潭区、郑洛新区,其中技术收入、出口创汇甚至高于长株潭区、郑洛新区相应指标之和。从增速来看,长株潭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先行先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积极性大增,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较快,辐射带动营业收入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速稳居全国第一,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被科技部誉为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从盈利来看,郑洛新区积极落实研发优惠政策,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相应提高,2014年单位营业收入的利税率达到13.3%,高于武汉东湖区、长株潭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研发成果来看,武汉东湖区专利年申请量突破1.5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40%以上;长株潭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占全省的55%以上,年均增速超过40%,创造出湖南省70%的科技成果;郑洛新区拥有全国唯一一家知识产权社会法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申请专利约2000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超过30%。
  
  二、武汉东湖、长株潭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路径选择
  
  1.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力争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武汉东湖区重点推进光电技术与本地主导产业的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主导制定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国际标准,研制出全球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和全球首台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等,“光联万物”产业生态初步呈现,实力光谷已跻身全国、全球知名品牌。长株潭区世界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功研发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号”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世界大面积亩产最高的超级杂交稻、碳/碳复合刹车材料等多项世界和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郑洛新区强化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设计,在机器人、智能装备、高端新型材料、北斗导航、新型动力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获取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2.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引领区域转型升级

  
  武汉东湖区在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产业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生物健康、节能环保、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战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光联万物”的产业生态体系,湖北省产业升级示范引领区形象初步形成。长株潭区致力于发展高端装备、生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初步形成一批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引领湖南省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郑洛新区确定以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为重点,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增长极。
  
  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缩小知识产权差距,武汉东湖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国家专利导航光通信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探索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试验区建设。长株潭区试点推广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模式,支持长沙开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力争在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郑洛新区明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企和园区建设,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推进建设中部知识产权高地。
  
  4.强化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武汉东湖区深入推进中国光谷与美国硅谷的“双谷”合作,加快内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积极承办重大国际活动,加快推动高新区产品、技术、资本、标准“走出去”的步伐,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力争将武汉东湖区高新区打造为中部区域开放新支点。长株潭区规划加强与中关村、武汉东湖区、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圈融合发展;支持长株潭三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与中西部地区各地方开展合作,搭建“长株潭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支持长株潭高等院校、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企业园;加强国际人脉网络链接,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郑洛新区探索引进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和运行,建设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支持洛阳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三、创新引领、产业支撑,高质量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1.建立系统化创新政策体系

  
  一要实行大部制改革,成立超越行政区的建设领导小组和政务服务局,完善创新协作机制和政府服务机制;合理界定政府边界,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信沟通,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二是深入落实中关村“6+4”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各自创新政策和特色举措,明确国家、省、市、区四个层次需要研究出台的先行先试政策。三是制定实施企业创新、人才、科技金融等一系列配套细则,加快形成“1+N”政策体系。四是要加大政策评估和督察力度,加强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好政策及时向全国推广。
  
  2.加速高端创新人才集聚
  
  一要在全球范围内招才引智。拓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引进渠道,推动实施海外专家来华短期工作资助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型团队。二是建设人才特区。加快破除束缚人才创新创业的落后观念和制度障碍,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等政策作用,建设区域“人才创新创业超市”。三是提升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完善从初次创业人才到高端经营人才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以创新成果利益分享为主体的激励机制,加速集聚高端创新人才。
  
  3.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
  

  一要加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内外创新力量合作研发,加快建设一批“政、产、学、研”等多部门参与的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核心作用,加快培育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集群骨干企业;增强对集群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推动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加速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三是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集成化科技服务;加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集群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形成若干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四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高专利、商标、版权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占领行业制高点。
  
  4.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一要深化对外科技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研发中心,争取其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优势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孵化器等,吸引使用当地创新资源。二是完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加强“省、部、院”合作,支持技术转移转化重大平台建设;完善军民创新规划、项目、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打通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渠道。三是完善开放合作政策体系。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机遇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叠加机遇,建立吸纳境外优质创新资源的新渠道、新机制,推动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联动发展,打造开放型区域创新网络体系。
  
  5.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是强化双创平台建设。加强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大力发展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启动实施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引导大中型企业建设“大工匠”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发展大学生创业特区、创新型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二是健全区域创新主体网络。支持科技人员创业者、大学生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等群体创新创业,不断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业原动力;加强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支持龙头企业营造创业生态圈,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筛选体系。三是推动科技金融深度结合。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先行先试科技金融创新,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机制,着力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