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夯实产业建圈强链,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11-02 点击: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核心,2010年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并在发展质量评价中总体水平达到五星级。聚焦“芯屏端软智网储”等重点领域,建立了完善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芯-屏-端-网”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一、产业特色鲜明,抢占全球创新高地
 
  示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和通信产业规模和水平居中西部前列。一是产业发展实力好,芯片设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聚集IC设计企业160余家,2022年IC设计企业销售规模达16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建成2条4.5代LCD产线,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6代AMOLED产线,基本打通从原材料到显示终端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及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基地。二是企业优势突出,示范基地内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发展强劲,西门子(成都)工厂、富士康成都科技园获评全球灯塔工厂,在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等面板龙头企业带动下,汇聚上下游企业40余家;作为西部通信产业高地,拥有电子科大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华为全球五大研究中心之一的成都研究所、四川省5G通信集成天线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光通信实力雄厚,聚集索尔思、光恒通信等光模块上市企业,光创联全球首发Combo PON ONU产品,已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光通信研发制造基地。
 
  二、产业建圈强链,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招链主、聚链属,持续壮大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针对已落地龙头企业,梳理挖掘“有体量、有意向”的链主企业,加快关键项目和配套链属项目引进。一是打造世界级“柔谷”,围绕京东方等链主企业已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40余家,新引进LG、德山等全球发光材料前五企业,其他链属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落地。二是聚力打造“存储谷”,引入金邦存储等存储芯片、内存封测等产业链项目17个。三是围绕新兴链主,带动本地生态逐步完善,促进奕斯伟、辰显光电等项目量产并合作筹划配套产业园,聚集本地配套生态。
 
  “抓建圈、促创新,全面构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突出高能级平台打造,新建设1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一是面向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突出协调创新,打造跨界高能级创新平台。会同索贝等企业打造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成功引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新一代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二是面向产业共性需求,以国家级平台为引领,整合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国家芯火基地已建成EDA软件共享等6项服务,正在打造集成电路失效分析等5个平台。
 
  三、产业要素提升,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2022年成功新签约引进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和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基地2个100亿级项目,顺利招引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Huba Control压力传感器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思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及IPO总部等重点项目40余个。
 
  瞄准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做好重大项目及企业发掘、引进、培育,围绕链主链属企业加强项目招引。就细分领域来看,集成电路方面,力争突破半导体制造缺失环节,做强做大封装测试规模,加速补齐设备、材料上游短板、持续提升IC设计能级。新型显示方面,进一步放大OLED产业优势,促进上游供应链企业建设配套项目,同时加快布局Micro-LED、光场显示等前沿领域。智能终端方面,加大传感器件、显示器件等基础电子制造,模组、连接器、功能性器件等精密制造环节招商力度。网络通信方面,依托现有光通信产业基础,重点招引光器件光模块龙头企业。高端装备方面,聚焦工业无人机、装备制造、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产业生态。
 
  下一步,示范基地将继续加强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产业要素运筹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加快创新能力提升、夯实产业建圈强链,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23-11-0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核心,2010年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简称“示范基地”),并在发展质量评价中总体水平达到五星级。聚焦“芯屏端软智网储”等重点领域,建立了完善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形成了以“芯-屏-端-网”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一、产业特色鲜明,抢占全球创新高地
 
  示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和通信产业规模和水平居中西部前列。一是产业发展实力好,芯片设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聚集IC设计企业160余家,2022年IC设计企业销售规模达16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建成2条4.5代LCD产线,建成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6代AMOLED产线,基本打通从原材料到显示终端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及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基地。二是企业优势突出,示范基地内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发展强劲,西门子(成都)工厂、富士康成都科技园获评全球灯塔工厂,在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等面板龙头企业带动下,汇聚上下游企业40余家;作为西部通信产业高地,拥有电子科大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华为全球五大研究中心之一的成都研究所、四川省5G通信集成天线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光通信实力雄厚,聚集索尔思、光恒通信等光模块上市企业,光创联全球首发Combo PON ONU产品,已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光通信研发制造基地。
 
  二、产业建圈强链,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招链主、聚链属,持续壮大产业集群”,示范基地针对已落地龙头企业,梳理挖掘“有体量、有意向”的链主企业,加快关键项目和配套链属项目引进。一是打造世界级“柔谷”,围绕京东方等链主企业已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40余家,新引进LG、德山等全球发光材料前五企业,其他链属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落地。二是聚力打造“存储谷”,引入金邦存储等存储芯片、内存封测等产业链项目17个。三是围绕新兴链主,带动本地生态逐步完善,促进奕斯伟、辰显光电等项目量产并合作筹划配套产业园,聚集本地配套生态。
 
  “抓建圈、促创新,全面构建产业生态”,示范基地突出高能级平台打造,新建设18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一是面向产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突出协调创新,打造跨界高能级创新平台。会同索贝等企业打造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成为四川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成功引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新一代车载智能终端基础平台。二是面向产业共性需求,以国家级平台为引领,整合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国家芯火基地已建成EDA软件共享等6项服务,正在打造集成电路失效分析等5个平台。
 
  三、产业要素提升,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2022年成功新签约引进京东方车载显示基地和奕斯伟板级封装系统集成电路基地2个100亿级项目,顺利招引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Huba Control压力传感器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思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及IPO总部等重点项目40余个。
 
  瞄准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做好重大项目及企业发掘、引进、培育,围绕链主链属企业加强项目招引。就细分领域来看,集成电路方面,力争突破半导体制造缺失环节,做强做大封装测试规模,加速补齐设备、材料上游短板、持续提升IC设计能级。新型显示方面,进一步放大OLED产业优势,促进上游供应链企业建设配套项目,同时加快布局Micro-LED、光场显示等前沿领域。智能终端方面,加大传感器件、显示器件等基础电子制造,模组、连接器、功能性器件等精密制造环节招商力度。网络通信方面,依托现有光通信产业基础,重点招引光器件光模块龙头企业。高端装备方面,聚焦工业无人机、装备制造、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产业生态。
 
  下一步,示范基地将继续加强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产业要素运筹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创新水平,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