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26 点击:次
6月20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广州召开,强调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其中,包括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汕头将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打造产值超7000亿元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集群,尤其要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新产业领域实现新突破,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当前,汕头正打造以海上风电产业为主导的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本月中旬,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神平台16+兆瓦全海域大容量风电机组在汕头智能制造基地组装下线,这是汕头基地成立以来下线的第三个新机型,刷新汕头基地的风机制造纪录。该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36.5度电,满足三口之家7天的用电量,单台机组每年输出超过6600万度电,可满足约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近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江苏)风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揭晓“2023中国风电产业50强”,16+兆瓦机组被评为“十佳优秀风电产品”。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丽丽介绍:“16+MW全海域平台机组是全球已中标,最大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海上风电机组,具备大容量、大风轮、高收益、高发电、高可靠、高节碳、可拓展等特性,是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新突破。”
电气风电广东公司2017年落户汕头,拉开汕头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序幕。公司投资建设的汕头智能制造基地投产5年来,多次创造海上风机制造纪录。2019年、2021年、2023年,8兆瓦风机、11兆瓦风机、16+兆瓦风机相继在汕头基地组装下线,刷新多项全国、亚洲、全球纪录。
上海电气风电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江坤告诉记者:“接下来,电气风电将在机组升级上不断迭代,积极探索风电+新领域应用,推动技术、产品的持续创新,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动力源,助推广东在海上风电制造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汕头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汕头“三新”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未来,汕头新材料产业将围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在降成本、优环境、强优势等方面持续聚焦用力,打造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作为国内最大的塑料色母粒生产商,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白色、黑色、彩色母粒和功能母粒的企业之一,产品配方精度控制在±0.5%以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企业通过创新研发改良工艺,在塑料制品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保持核心竞争力。
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总经理李晓杰说:“在技术方面,我们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对原材料以及产品配方进行深入研究,也在各行各业逐步拓展应用领域及应用深度,逐步取代一些国外的产品,逐渐提高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应用场景,助力我们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汕头超声公司则是我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精密电子元器件制造龙头企业,企业始终聚焦产业发展前沿,不断挖掘和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实现了行业内多项首次技术创新,其中《车载毫米波天线板的开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汕头超声印制板(二厂)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开发部产品开发经理袁欢欣表示:“企业将紧扣客户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发产品创新活力,积极推动产品迭代与创新研究,坚持技术研发平台化,坚持产品开发多样化,力争高水平将产品做出来,深度开发成就金品牌。”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汕头正积极抢占数字产业发展新赛道,扎实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2022年汕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1%,预计未来5年产值可超1000亿元。
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也是促使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产业。今年1—4月,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9.6%和10.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
接下来,汕头全力以赴强链条、建平台、扶企业,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和数字经济特区,办好海上风电国际论坛、新材料高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擦亮汕头特色优势产业名片,做大做强制造业的厚实家当,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环境并推,助力广东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