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趟出新路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13 点击:次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安徽省始终将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做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近年来,安徽省围绕材料、电子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加工、轻工/旅游及其他等5个行业,培育了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2年,全省集群(基地)实现营收7275.6亿元,同比增长16.3%,营收超百亿元的集群(基地)23个,12个特色产业集聚度超50%,32家特色产业集聚度超30%。拥有规上(限上)企业3533家,形成“群主企业+配套企业”产业生态,逐步成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一
坚持创新驱动,蓄力发展势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省“三重一创”建设等,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以创新引领发展。2022年,全省72个集群(基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1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77家,新增“小巨人”、单项冠军等省级以上各类专精特新企业188家。潜山县源潭镇制刷业是当地有50多年历史的养家糊口“小手艺”。近年来,潜山县先后与华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合作,共建刷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省内外建立7个“研发飞地”,累计申报各项产品专利185项,创新驱动源潭刷业产值超过100亿元,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二
坚持项目支撑,增添发展动能
安徽优先支持国家和全省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等在集群(基地)布局,定期组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组织集群(基地)企业参加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2022年,全省集群(基地)重点实施1256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近年来,长丰县加大与比亚迪集团重大项目合作力度,分别建设一期、二期、三期整车项目,总投资达400亿元,整车产能规划130万辆以上,成为比亚迪全国最重要的制造基地。大批如长丰县比亚迪的新建、技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落实落地,有力促进了产业链发展。2022年,全省集群(基地)亩均营收达398.2万元/亩,同比增长16.3%;亩均税收达17.5万元/亩,同比增长22.3%。
三
坚持目标导向,激发发展潜能
安徽指导72个集群(基地)以长三角发达地区集群(基地)为主要对象,各自找准1个标杆集群(基地),对标诊断,对标追赶。广德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规上企业60家,2022年产值超过110亿元,其中超过九成投资来自长三角地区,已建立起从铸(锻)造、精加工、冷墩等多个环节的汽车及零部件配套加工体系,拥有众多在某一领域“国内首家”“全球首个”“国内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聚焦常态化推动对标建设,安徽定期召开对标诊断专家评审会,公布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进展,对进度较慢的发出督办通知书,并限期整改。同时,将集群(基地)建设成效考评结果纳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和省级开发园区考评,营造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
四
坚持数字赋能,提升发展效能
安徽着眼于打造数字化发展新优势,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发挥工业互联网整合资源、打通要素、组合创新的赋能作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更多“合伙人”、壮大生态服务商,提升为企业数字化改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72个集群(基地)新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5个。抓好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同时,加快培育数字产业化企业,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软件、网络、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供给能力。
下一步,安徽省将不断拓宽政策的广度,加强保障的力度,提升服务的温度,强化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数字赋能,持续完善集群(基地)上下游产业链条,力争到2025年,年产值100亿元集群(基地)达到30个,同时形成5个年产值500亿元集群(基地)、10个年产值300亿元集群(基地),为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