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山西省阳泉市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11 点击:

  区位优势: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一重一轻两大城市对阳泉经济互辅性极强。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具有承东接西、双向支撑的战略地位。阳泉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在半径500公里内,分布着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及太原、石家庄、郑州、济南等省会城市,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是京津塘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
 
  旅游资源:阳泉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交织,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比八达岭长城早150年建成的中山国古长城固关,有千古绝唱春秋时期赵氏孤儿藏身之处所在的藏山,有历代文人学者隐居治学的冠山书院,有近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故居,有我国古建筑的瑰宝林里关王庙,有水温达80度、"高温氯泉甲天下”的梁家寨温泉,有"太行第一溶洞”玉皇洞,还有以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另外还有正在不断完善和开发的大米古村、药林寺森林公园、北方罕见的大溶洞“万花洞、玉花洞等。目前,阳泉市成型且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有16家,其中AA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3家,AA级景区3家。
 
  全市共有火电企业6家,总装机容量280.3万千瓦。未来将形成7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已建成并网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19.68万千瓦,已实现并网100万千瓦。已建成风力发电并网总装机容量达11.78万千瓦。
 
  产业发展方向
 
  1.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围绕锂离子电池“氟化锂(五氟化磷、氢氟酸)—电解液添加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芯制造—整装电池”全产业链条,重点解决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电芯制造、整装电池等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平定新能源电池小镇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条。
 
  2.新型有色金属产业链。围绕“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材深加工—铝镁合金”产业链、“电解铝—铝板带材—电池箔、空调箔”产业链,形成从矿产开采到资源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全省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解决上游铝土矿开发、中游氧化铝适时存量启动,下游产品的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延伸,推进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补充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3.新型碳基产业链。围绕“煤—合成气—甲醇—甲醛—BDO—PBAT—制品”主产业链,重点解决产业链断点堵点,提高产业链一体化水平;以及形成“甲醇—二甲基亚砜”“BDO—NMP”等副产业链,提高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绿色建材产业链。围绕“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高性能建材”、“煤炭—煤矸石—建材”循环产业链和“气凝胶—高端保温材料”气凝胶产业链,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建材产品”链,重点解决利用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等短板,着力扩大工业固废应用范围,提升产品附加值。
 
  5.新型半导体产业链。围绕“高纯度氧化铝—蓝宝石—LED外延片—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产业链。重点解决上游高纯度氧化铝原材料及钨钼材料制备,实现蓝宝石生产原材料本地化,培育下游蓝宝石切片、传感器制作、芯片封装等特有工艺加工企业,加快在矿用防爆LED矿灯等领域的特色应用。
 
  6.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链。
 
  煤机装备产业链,围绕“配件—系统总成—综采设备—智慧矿山应用”链,重点解决上游配件系列化,中游系统整机化,下游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产业链做优做强做大。
 
  通用装备产业链。围绕“零部件—通用装备制造”链,重点解决通用装备企业数量少、产品单一、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短板,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7.光伏装备产业链。围绕“零部件及原材料—光伏组件—光伏电场开发应用”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地铝材资源,重点解决光伏组件配套的边框、背板、支架配套问题;开发以煤层气制金刚石为依托的切片设备产业,加强光伏组件的推广应用。
 
  8.数字经济产业链。围绕“5G—大数据中心—数字治理(智慧城市)—数字产业(信创)—数字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产业链,重点解决上游数据中心龙头产业带动效用不强,中游数字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足,培育发展本土信息技术企业,打造成为数据中心集聚区、人工智能新高地、数据治理产业的新基地、信创产业的先行市、全国智慧城市的新标杆。
 
  9.储能产业链。围绕飞轮储能,发展形成上游机械加工和下游储能应用产业链;围绕电化学储能“材料—电芯—电池—应用”链条,以钠离子电池材料为重点,构建“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钠离子电池产业中心。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针对光伏网充项目飞轮储能、UPS、调频电站、大规模电力储能、用户侧分布式储能、换电重卡、轻型电动乘用车和电动两轮车等市场进行布局。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山西省阳泉市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2022-11-1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区位优势: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中间位置,相距均为100公里,一重一轻两大城市对阳泉经济互辅性极强。阳泉又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具有承东接西、双向支撑的战略地位。阳泉还位于环渤海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合理运输扇区内,在半径500公里内,分布着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及太原、石家庄、郑州、济南等省会城市,经天津、青岛、黄骅港可东出渤海,是京津塘及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辐射的重要通道。
 
  旅游资源:阳泉的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姿的自然景观交织,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有驰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比八达岭长城早150年建成的中山国古长城固关,有千古绝唱春秋时期赵氏孤儿藏身之处所在的藏山,有历代文人学者隐居治学的冠山书院,有近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石评梅的故居,有我国古建筑的瑰宝林里关王庙,有水温达80度、"高温氯泉甲天下”的梁家寨温泉,有"太行第一溶洞”玉皇洞,还有以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为主的狮脑山森林公园。另外还有正在不断完善和开发的大米古村、药林寺森林公园、北方罕见的大溶洞“万花洞、玉花洞等。目前,阳泉市成型且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有16家,其中AAAA级景区4家,AAA级景区3家,AA级景区3家。
 
  全市共有火电企业6家,总装机容量280.3万千瓦。未来将形成7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已建成并网地面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19.68万千瓦,已实现并网100万千瓦。已建成风力发电并网总装机容量达11.78万千瓦。
 
  产业发展方向
 
  1.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围绕锂离子电池“氟化锂(五氟化磷、氢氟酸)—电解液添加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芯制造—整装电池”全产业链条,重点解决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电芯制造、整装电池等产业链缺失环节,推动平定新能源电池小镇建设,加快构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条。
 
  2.新型有色金属产业链。围绕“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铝材深加工—铝镁合金”产业链、“电解铝—铝板带材—电池箔、空调箔”产业链,形成从矿产开采到资源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全省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解决上游铝土矿开发、中游氧化铝适时存量启动,下游产品的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延伸,推进再生铝资源回收利用,补充原材料不足的问题。
 
  3.新型碳基产业链。围绕“煤—合成气—甲醇—甲醛—BDO—PBAT—制品”主产业链,重点解决产业链断点堵点,提高产业链一体化水平;以及形成“甲醇—二甲基亚砜”“BDO—NMP”等副产业链,提高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绿色建材产业链。围绕“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高性能建材”、“煤炭—煤矸石—建材”循环产业链和“气凝胶—高端保温材料”气凝胶产业链,打造“工业固废—综合处置—建材产品”链,重点解决利用水平不高、产品技术含量低等短板,着力扩大工业固废应用范围,提升产品附加值。
 
  5.新型半导体产业链。围绕“高纯度氧化铝—蓝宝石—LED外延片—半导体照明—应用电子”产业链。重点解决上游高纯度氧化铝原材料及钨钼材料制备,实现蓝宝石生产原材料本地化,培育下游蓝宝石切片、传感器制作、芯片封装等特有工艺加工企业,加快在矿用防爆LED矿灯等领域的特色应用。
 
  6.新型装备制造产业链。
 
  煤机装备产业链,围绕“配件—系统总成—综采设备—智慧矿山应用”链,重点解决上游配件系列化,中游系统整机化,下游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推动产业链做优做强做大。
 
  通用装备产业链。围绕“零部件—通用装备制造”链,重点解决通用装备企业数量少、产品单一、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短板,加快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7.光伏装备产业链。围绕“零部件及原材料—光伏组件—光伏电场开发应用”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地铝材资源,重点解决光伏组件配套的边框、背板、支架配套问题;开发以煤层气制金刚石为依托的切片设备产业,加强光伏组件的推广应用。
 
  8.数字经济产业链。围绕“5G—大数据中心—数字治理(智慧城市)—数字产业(信创)—数字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产业链,重点解决上游数据中心龙头产业带动效用不强,中游数字经济市场主体规模不足,培育发展本土信息技术企业,打造成为数据中心集聚区、人工智能新高地、数据治理产业的新基地、信创产业的先行市、全国智慧城市的新标杆。
 
  9.储能产业链。围绕飞轮储能,发展形成上游机械加工和下游储能应用产业链;围绕电化学储能“材料—电芯—电池—应用”链条,以钠离子电池材料为重点,构建“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钠离子电池产业中心。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针对光伏网充项目飞轮储能、UPS、调频电站、大规模电力储能、用户侧分布式储能、换电重卡、轻型电动乘用车和电动两轮车等市场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