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 全力提升集约化水平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1-02 点击:次
近年来,临夏县按照“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要求,以姓农、务农、为农和兴农为建园宗旨,依托东西部协作发展契机,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选择现有产业基础好、优势产品集中度高、发展前景广、产业链关联度高、带动农户持续增收能力强的蔬菜为主导产业,采取共建方式,扎实开展临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创建工作。
临夏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覆盖临夏县北塬片、西南片两个片区,北塬片包括土桥、桥寺、北塬、先锋、安家坡、井沟6个乡镇,西南片包括尹集、新集、刁祁、掌子沟、麻尼寺沟、漠泥沟6个乡镇,耕地总面积29万亩,主导产业为蔬菜。2021年产业园蔬菜种植面积6.15万亩、产量18.06万吨、产值6.15亿元。2022年产业园种植蔬菜7.13万亩,预计产量达21.39万吨、产值达7亿元以上,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产业园现有县级以上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其中省级14家、州级21家、县级10家;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1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1家、州级示范社17家;累计认证农产品“三品一标”30个;农业总产值11.92亿元,加工企业年营业收入8.12亿元,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年营业收入4.1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0元以上。2022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341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衔接资金1767万元、其他财政资金5374万元、社会资本2200万元。
打造优势产业带。以临夏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打造以西兰花、甘蓝、松花菜、菜花、豆苗、西芹、娃娃菜、红头香葱等为主的高原蔬菜种植基地。
加快规模化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一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合作社入园办厂、建基地,提升产业档次,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延伸蔬菜产业链条。依托临夏县北塬片区已成为临夏经济开发区加工业原料供应基地优势,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蔬菜加工、冷藏保鲜、包装、储运等产业体系,有效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快蔬菜品牌建设。以新型经营主体、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等为支撑,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创建,开发应用农业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培育一批“甘”味知名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打造产地市场交易中心。推广农产品直销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交易中心,搭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平台,推广“净菜进城”“精选分级包装”等蔬菜销售模式,为当地及周边蔬菜种植农户搭建产销平台。
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依托已建成的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引导和鼓励经营主体发展特色蔬菜,打造以休闲体验、生态采摘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带动周边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模式发展,推动产业园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产业园组织管理健全、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较高、绿色发展成效突出、联农带农效果明显。2021年4月以来产业园新入住企业6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规模流转土地,盘活了农村的闲置土地,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农民在获得地租的同时,就近实现就业,产业园务工人数达1.5万人,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带动农户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亩均产值达1万元,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了农民与企业、合作社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