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向着新能源产业“千亿级”迈进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10 点击:次
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是“国之大者”,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密集性、机遇宝贵性、现实紧迫性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金昌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努力抢抓用好政策机遇,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
如今,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渐成规模。卷绕、检测、组装……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节节“金鲤鱼”牌电池出“金”入“海”!
投资热情高涨,项目扎实落地。全省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金昌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5个光伏发电类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新能源锂电产业园开工建设;甘肃金车储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8吉瓦时磷酸铁锂方形储能电池项目启动;甘肃佰利联化学有限公司七水硫酸亚铁项目、北方国能锂业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加速推进……
01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金昌,祖国的镍都,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面临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推进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等叠加政策机遇。
一座城市有属于自身的气质与禀赋。抢抓政策机遇,要全面、辩证地深化市情认识,找准比较优势,干好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的事。
——风光资源丰富,全市风光电可开发总规模约1500万千瓦。
——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原材料优势,发展电池产业所需的镍、铜、钴、锰、铁、锂及磷酸等原材料65%以上,可在本地生产供应。
——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条件。
——交通便利,国家级开发区“一区三园”格局协同互补,污水处理、供热供汽、电力负荷功能齐备,生产要素保障有力……
这些独特优势,让金昌成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产业是我市紧紧围绕“三新一高”要求,抢抓政策机遇、投资机遇、赶超机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看家宝贝”。
天时、地利、人和,金昌完全可以在新一轮新能源开发中乘势而上、力开新局。
委书记王钧指出:“党中央提出的‘三新一高’‘双碳’目标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部署,是金昌这座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方太强调:“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主攻点,打造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金昌样板’,让金昌‘风光无限’。”
02
紧盯目标全力以赴
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只有实实抓住,才能不负时代的馈赠。
认识越来越深刻,思路越理越明晰,从高瞻远瞩的安排部署到紧锣密鼓有序推进,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金昌“心中有数”:把培育壮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新支柱产业和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攻点,立足优势,做强特色,延链补链,提质增效,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基地,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集群。
持续完善电池产业体系。从两个方向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一方面加快补齐镍钴锰酸锂电池产业链,着力构建“镍钴资源→镍钴原料→电池材料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车用动力电池→废旧电池回收”锂电池循环产业链;另一方面继续拓展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着力构建“五氯化磷→电池级磷酸→七水硫酸亚铁→磷酸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芯→储能/新能源汽车电池 ”产业链。
优化产业平台建设。在金昌经开区建设新能源锂电产业园,计划总投资3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末产值达到1000亿元。积极打造低碳绿色产业园区,实施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提高绿色电源自发自用比例、实施能源管控智能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降低用电成本。
加强产业链招商引资。深化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围绕高镍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铜箔等关键材料,积极与电池产业龙头企业合作,强化和科研院所协作,扩大新能源锂电产业关键配套材料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围绕两个电池产业链延链补链项目招商引资,加强与龙蟒佰利联、山东日照恒桥、天祝宏氟锂业、多氟多等企业合作,加快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负极、电解液、碳酸亚乙烯酯等项目建设进度。
强化产业链服务保障。落实产业链链长制、专班制、链主企业制、项目清单调度管理制、精准招商制、专家咨询制、督查考核制“七大机制”,协同推进电池产业链做大做强。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策略,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以“钉钉子”精神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电池产业。金昌新能源产业,一路向前!
03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