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政协:召开“高质量推进园区改革发展” 主席专题协商会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11-04 点击:次
11月3日下午,海陵区政协召开“高质量推进园区改革发展”主席专题协商会。
会上,区政府副区长袁金刚通报高质量推进园区改革发展情况。
去年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开发园区改革工作座谈会,区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园区改革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区委组织部、政法委、编办等部门和相关镇街园区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一年多以来,通过突出“一园一策”,推进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实绩导向”,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突出“做大做强”,增强国有企业“造血”能力;突出“项目为王”,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高地;突出“比拼赶超”,聚焦园区“三比一提升”考核等举措,全面推进园区改革工作。
针对改革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空间受限、经营质态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赋能减负,不断释放园区发展活力;追求效益为先,不断提高园区经营质态;坚持聚焦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区政协经济建设委主任万木鸣代表专题调研组汇报调研成果。委员代表、参会部门单位围绕议题畅所欲言,针对协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借助互联网思维,做好资源统筹”“以人才新政促园区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包办墙内、帮办墙外’‘店小二’式服务等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特色”等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
推动园区改革改出活力、改出效率、改出发展新动力,将继续坚持长远角度看、坚持务实态度做、坚持解放思想闯,持续减负增效、强化人才支撑、加大支持力度。打造东部智能制造+信息产业,西部光伏+储能,北部交通物流枢纽“三大高地”,合理配置要素资源,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通过园区改革,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干部队伍在急难险重问题的考验下得到充分锻炼,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吸引了一批专业人才,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改革举措落实不到位、体制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高质量推进园区改革发展,要坚持特色化发展路径,推动园区错位发展。根据各园区“先天基因”、突出产城融合,分别进行个性化的顶层设计,为其量身定制具体方案。根据园区基础和产业特点,全力加快推进“三城同创”行动,力争利用3年时间将“三城”打造成海陵具有战略牵引性的经济增长极。要始终突出“项目为王、产业为本”,打造高水平产业链。强化产业链招商,用好产业链图谱、招商地图、投资地图“三张图”,围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纵向链接、横向配套、上下游联动。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推动优质资源向“链主”企业集聚,支持“链主”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资本运营、品牌提升,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强化产业链协作,支持和鼓励产业链上企业搭建数字化协作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产能、销售、检测等资源共享协同。要积极回应园区和企业的重点需求,着力破解制约难题。针对部分要素制约问题,加快“亩均论英雄”改革落地应用,当前特别是要进一步发力盘活利用闲置资产,通过二次招商、依法破产、托底收购等,让“过去的包袱”成为发展新资本。针对“人”的需求,要顺应园区向城市化迈进的新趋势,加快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配套建设,打造产业社区,推动城市要素与生产活动并存集聚,不断完善综合承载功能。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好一流营商环境。要重点提升服务品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赋权改革,省级开发园区要实现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做到招商、服务一包到底。要继续深挖改革潜能。坚持“去行政化”大方向,稳步推进原有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促进整合归并、实体化运作。要完善考核机制。对近三年“三比一提升”项目进行“回头看”,提高投产达效、入库税收、亩均效益等考核权重,倒逼园区加强源头招引和过程管控,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做到奖罚分明,突出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