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政策 | 杭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2年)

政策 | 杭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2年)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8-12 点击:

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2年)

 
 

杭州市经信局

2019年4月

 

发保障措施

(一)基础与优势

产业环境相对优越。2018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356亿元,同比增长17.0%,已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甚至全球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为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全省5G产业联盟等专业组织以及浙江大学-浙江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滨江5G联合创新中心、中国(杭州)5G创新园等产业基地在杭州相继成立,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华信设计等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相继布局5G,为杭州市5G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产业应用初具成效。在杭州电信运营商和以杭州华为和新华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带动下,杭州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5G示范应用:采用“5G高清直播”2018杭州西溪湿地晨跑活动,采用VR观看西湖全景体验活动,在全国智能体育大赛中采用5G智能服务机器人和5G猜拳机器人等。在此基础上,杭州市政府积极推动三大运营商与科研院所、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等开展5G应用合作与创新,重点围绕大型体育赛事直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竞等领域进行研究,为5G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网络基础优势凸显。目前杭州市光网覆盖率95%,接入能力基本实现千兆光网覆盖,出口带宽可达13.6T。在此基础上,杭州市率先启动了3.5GHz、2.6GHz等各类频段的组网建设及测试,目前已完成全部500多项测试,全面领先其他城市,并率先完成商用终端基本功能测试,极大加速5G商用终端上市进程。杭州5G试点区域涉及滨江双创基地、环西湖景区、钱江新城、武林广场及浙二医院、云栖小镇、浙大紫金港周边道路、亚运村、余杭未来科技城、余杭西溪印象城等典型场景,分布于滨江、上城、下城、江干、西湖、萧山和余杭7个经营单元,示范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5G站点已超过500个,基本建成杭州“一核两创”5G示范区。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园和国家光纤光缆产业园相继落户杭州,同时集聚以新华三、三维通信、东方通信、UT斯达康、富春光电等为代表的优质通信企业,初步形成5G芯片、5G基站设备、5G射频器件、模组、天线、路由器等芯片和关键器件产业链,但在5G核心网络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带领。与深圳、广州相比,杭州消费级智能硬件产品和企业较少,但却集结了以阿里、网易、海康、大华、浙大网新、中控、传化物流、聚光科技、宇视科技等信息化领域领军企业,为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与智慧城市、工业制造、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教育等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扎实基础。

(二)问题与挑战

杭州市的5G之路已实现“首发优势”,正在为杭州市数字经济建设蓄积动能。但在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一是技术引领能力不足,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目前杭州虽拥有新华三、三维通信、东方通信、UT斯达康、富春光电等优质企业,但与其他省市的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二是专业支撑能力不足,相关标准缺失。5G产业应用种类繁多,需求差异较大,现有信息、通信、信息通信融合、应用等标准还不能全部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需求。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国家布局我市的5G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较少,且优质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造成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基础科研实力不强、优质创新资源较为缺乏等短板较为突出。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立足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需要,积极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5G第一城、打造国际5G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5G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5G产业生态,全方位推进5G融合应用,以机制促创新,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推动移动通信能力从消费级向工业级延伸,为杭州市传统行业升级换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赋予新的动能,注入新的活力,为扎实推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网络先进,绿色共享。坚持共享、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规划部署5G网络建设,保证杭州在网络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建设模式等方面的先进性。

应用牵引,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以行业示范应用为切入点,推动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打造5G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构建跨领域多技术、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创业集群,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积极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形成5G创新集聚区。

长板拉长,协同发展。发挥杭州特色,整合海外内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在优势领域如智能网联车、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领域鼓励长板拉长,做大做强;以应用、服务产业板块带动5G整个产业链的全面融合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加强海外布局,推动5G技术、产品、应用与服务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三)发展目标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第一城为战略指引,重点抓好“四大任务”,深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到2022年,将杭州打造成为全国5G网络建设的先行区、5G融合应用和创新孵化的示范区、5G产业发展的集聚区,5G网络建设规模和水平领先全国,5G业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全球领先。

——网络建设目标。到2020年,实现杭州市城区的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现连片优良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在重点城镇以上5G全覆盖,建成全球领先、全国一流的精品网络。

——应用融合目标。到2020年,“5G+”行动计划初显成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到2022年,5G与新兴技术、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基本成熟,实现100项以上重点场景应用,在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网联车、AR/VR数字文创、智慧安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2年,在5G业务应用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关联产业融合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形成10大特色优势产品、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实现5G相关产业业务收入20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25万亿元, 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5G产业集聚区,对杭州市“1910”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创新孵化目标。到2020年,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要素初步汇聚,成为全国5G前沿技术科研及应用基地。到2022年,建成5个以上国家及省级5G技术或应用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科技及应用成果,成为全球5G技术及应用标准、商业模式创新策源地。

 

主要任务

(一)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5G网络规划部署。以杭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统筹编制5G基站专项规划,积极推进已有基站资源的整合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鼓励探索新型5G网络部署方式,扩大集成型智慧杆塔在5G网络建设中的应用。统一建设方向、集中各方力量,2020年完成杭州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的连续覆盖,2022年实现在杭州城市核心城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交通枢纽、重点公共服务机构等重点区域实现连片优良覆盖。

加快5G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试点,升级改造杭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有效疏导各类接入主体的网间流量;优化布局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重点区域和场景部署一批边缘计算节点。

(一)5G精品网络建设工程

统筹编制5G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做好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充分利用市政设施,有效整合已有站址资源,推进一杆多用,充分利用路灯杆、电线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设施,有效整合已有站址资源,鼓励杆塔资源共享,支持5G及通信网配套设施建设。分阶段在各区县重点乡镇建设5G网络。在城市核心城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交通枢纽、重点公共服务机构等重点区域实现连片全方位优质覆盖。截止2022年,5G宏站改造或新建基站3万个。同时,统筹推进5G相关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互中心建设试点,升级改造杭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有效疏导各类接入主体的网间流量。

(二)开展5G场景融合应用创新

以5G+民生服务为切入点,推动数字娱乐、文创、医疗、教育等产业创新发展。重点面向VR/AR、4K/8K等领域,加快杭州市数字娱乐、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升级,重点推动超高清视频在游戏、动漫、音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之江文化产业带为基础,带动全省影视演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制造、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业态创新发展。面向智慧医疗领域,开展5G远程医疗服务试点示范,积极开展在4K高清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全方位病人感知、远程会诊、实时医疗监控、移动急救等方面的应用。

(二)5G高清视频试点示范工程

探索5G技术与高清视频技术的结合应用,推动数字化媒体产业发展。发挥广电媒体平台和内容资源优势,联合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以超高清视频摄录、节目制作、5G网络传输、视频终端为主要环节全产业链升级,重点开拓4K/8K高清直播领域应用,实现消费级高清视频娱乐应用,促进流量消费提质换代,打造5G网络视听产业生态圈。

推动企业级视频应用,为企业提供视频会议领域的互动业务体验,研发高可靠、大带宽5G智慧城市视频解决方案,重点在交通、安保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

(三)5G+AR/VR数字文创试点示范工程

顺应5G+文化创意融合趋势,推进5G+AR/VR在数字娱乐、数字传媒、网络文学、文化宣传等行业的应用,在博物馆、之江文化产业带等文创产业聚集地,建设5G+VR/AR体验区,为公众提供生动、方便的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依托网络购物、游戏娱乐、影视动漫等文创产业发展优势,探索5G和AR/VR、超大规模计算集群、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积极推进高沉浸体验的三维立体化购物、游戏、影视产品的产业化,发掘新兴消费市场潜力,创新虚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实体消费升级。

(四)5G+智慧医疗试点示范工程

开展5G网络环境下的智慧医疗试点工程,在重点医院设置多维度5G智慧急救绿色通道,建设5G远程急救指挥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阅片、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实时医疗监控、全方位病人感知、移动急救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开展5G智慧养老试点工程,推动健康服务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推广使用云端职能服务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健康监测、语音交互、超高清视频通话和远程诊疗等服务。

以5G+城市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推动5G在交通、安防、政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验运行、系统研发和生产集成,发挥杭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优势,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基础设施开展多场景的网联车应用示范和城市微公交运营试点。发挥杭州在智慧安防领域的领先优势,开展基于5G网络的智慧安防试点,探索5G在安防警务、水域安防监测、安防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

加快建成智能路网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测试场进行建设改造,搭建5G网络和直连通信周边单元,实现测试场5G覆盖。促进5G技术在新型车载计算平台上的应用,满足未来共享汽车、远程操作、自动和辅助驾驶等连接要求。建立网联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与人车路协同体系,开展基于5G网络的封闭式、半开放、开放道路的网联车应用示范,打造云栖小镇、城市微公交等一批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先行区、应用示范区、产业集聚区。

(六)5G+智慧安防试点示范工程

开展基于5G网络的智慧安防示范工程,构建5G网络下的移动安防警务系统,尤其对拥有大量水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重点应用于对无线大数据量、高稳定性、高速度有特殊需求的无人机巡航拍摄、安保机器人巡逻和智能监控、处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等,实时回传监控视频、图片、数据、声音,为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快速、实时、准确的现场实况,提升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以5G+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推动5G在工业、物流、旅游、金融、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依托浙江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生态圈基础,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建设,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使能工业AR应用、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鼓励企业在工业现场部署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开展杭州大型物流基地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建设,开展物流园区在无人驾驶、远程安全控制、物流追踪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开展5G在商业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等旅游行业场景的应用试点。

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的沟通和融合,加快企业5G网络的部署,对接“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使能工业AR应用、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打造工业制造领域“万物互联”的网络环境。探索针对细微场景的定制化服务,开发面向特定行业与场景的通信设备和应用软件,强化对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的重点支持,选择典型工业制造场景和工业生产场景开展试点。

以亚运村为服务场景,打造运动场馆、未来社区5G应用标杆。搭建杭州亚运全场馆高质量的5G网络环境,开展赛事直播、VR/AR体验、未来社区等应用试点,为组委会、参赛队员、游客提供全方位的5G场景下衣、食、住、行全方位体验,打造2022杭州亚运5G视觉盛宴。

(八)5G+智慧亚运试点示范工程

统筹打造杭州亚运会各场馆高质量的5G网络,利用5G 切片技术及广联接特征,为亚运会赛事各方提供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保障。创新5G与VR、4K/8K高清视频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5G低时延、高速率的特征在赛事高清直播、360°VR体验、无人驾驶等方面为观众和游客提供广泛的5G服务和沉浸体验,打造2022杭州亚运5G视觉盛宴,切实支撑2022年智慧亚运会顺利举行。

结合亚运村场景,加快5G与城市大脑、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融合应用,以人为核心,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推进5G技术在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中的应用,实现社区智慧化管理,打造有归属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舒适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构建创新驱动的5G产业生态

强化5G技术创新。推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江大学等重点科研载体加强在5G领域的科研布局。组建5G产业技术和应用创新联盟,加强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等5G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推进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各类基于5G网络的场景应用和垂直行业应用,掌握一批5G+集成应用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5G产业发展载体。布局建设5G产业园区和创新应用基地,汇聚产业要素,孵化一批5G相关创新产品和项目,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具备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5G产业集聚区。同时,鼓励围绕5G相关产业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培育载体,支持创业载体发展,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搭建5G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围绕产业生态体系,建设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试验外场、网络性能监测、产业监测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并持续完善平台支撑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构建高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5G产业生态的发展创新。

(九)5G创新平台打造工程

推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江大学等重点科研载体加强在5G领域的科研布局,建设全国一流水平的5G前沿技术科研基地。以政府为主导,推进重点IT企业、电信运营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华为、中兴通讯等5G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5G新技术研究实验室、5G网络实验室、5G芯片和终端评测实验室、大数据技术应用实验室、云计算技术应用实验室以及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5G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开展技术测试、业务开发和应用推广,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

(四)推动应用驱动的5G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核心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积极推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等地区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类芯片产业,重点发展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等优势产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5G产业集群引领区。

加快发展特色关联产业。推进5G网络与超高清视频、VR/AR、网联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结合,全面提升消费者在数字娱乐、在线购物、智能出行、生活居家、智能交互等应用场景下的体验,助推数字文创、娱乐产业、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化5G网络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全面助推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政务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把握5G商用领先契机,扶持更多的特色关联产业能走出国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建设。

扶持做优5G衍生产业。重点扶持本地5G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G网络设计测试、5G网优服务、5G领域咨询及培训服务、5G检测及认证机构等相关链条企业或者机构做大做优,积极开展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做强5G产业链条的软实力,助推杭州5G第一城目标的实现。

(十)5G产业发展培育工程

培育5G新优势产业,做大补强杭州5G产业链,重点培育射频芯片及器件、全制式多通道射频单元、小基站和微基站、有源阵列天线、前传交换机、基带单元、分布式系统等5G配套产品发展,打造杭州5G配套产业优势能力,加速培育和完善我市5G产业生态体系。承接“雄鹰计划”、“雏鹰计划”,通过推动5G的联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采取内育外引等方法,在芯片开发生产、设备制造、集成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梯次培育,支持其创新创业,使其成为细分产业领域隐形冠军和创新标杆。

培育关联产业。挖掘垂直领域对5G应用的需求,推动5G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培育重点垂直领域关联产业,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5G+”生态系统。通过5G网络基础设施的赋能,带动超高清视频、消费级无人机、VR/AR、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发展,推进5G在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娱传媒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

招引龙头企业。围绕5G核心网络设备制造、智能终端、软件开发与服务等细分领域,扶持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一批5G新型智能硬件、5G核心元器件、5G应用服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同时在上述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进国内外5G设备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5G器件设计、关键材料制备、特色产品制造与封装企业,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

 

空间布局

围绕全市“一盘棋”,统筹5G产业合理分布,推动5G产业的错位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以余杭5G创新园、萧山5G创新谷、滨江物联网孵化器5G智慧园为基础,充分发挥原有融合应用关联产业集群带优势,带动5G产业向更广区域覆盖衍生,构筑全市5G产业链一张图。

科研汇聚区:依托余杭5G创新园、滨江物联网小镇孵化器5G智慧园、萧山5G创新谷等创新孵化平台,推进重点IT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华为、中兴通讯等5G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5G相关技术及应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布局5G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融合应用研发,建设5G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测试和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等5G科技创新平台,打造5G技术及应用核心聚集区。加大对5G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G网络设计测试、5G网优服务、5G领域咨询及培训服务、5G检测及认证机构等服务链条企业或者机构的扶持,做强做精形成杭州5G产业服务特色产业。

制造汇聚区:支持企业在5G核心设备、芯片、器件、模组及终端等领域的制造基地落地杭州,尤其重点在与应用端结合相对紧密的模组及终端领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芯片、终端融合领域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在杭州形成全国5G制造产业集群引领区。

融合示范区:基于杭州优势产业基础和重点工程场景,布局5G创新应用示范带,树立杭州品牌,助力打造5G产业汇聚力。其中,围绕亚运会主题综合打造以5G+4K/8K,5G+VR/AR、5G切片技术等创新应用示范带;围绕网联车测试场、基于5G网络的城市微公交运营试点打造5G+AI+物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带;围绕5G+VR/AR打造文化娱乐、数字电竞应用创新示范带;围绕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硬件开展测试验证、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创新服务产业带;围绕5G+智慧医疗和5G+4K/8K高清视频开展测试验证、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创新服务示范带。

 

发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结合5G产业规划工作部署要求,细化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在网络建设、行业应用、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联动合作,统筹协调解决5G产业发展中跨领域、跨部门等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发挥5G高端智库作用,统筹开展5G系列专项研究,协助指导全市各项5G工作实施。发挥5G产业发展联盟作用,统筹推进产业链合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二)落实资源保障

将5G网络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杭州市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并抓好落实。规划部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对5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做出具体安排。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住建部门、交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电力部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给予积极的要素保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在规划落地、基站设置、传输和管道工程建设、环保评测、电力引接、用电费用减免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加大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所属公共设施资源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公交站台、校园、机场、港口、客运站场地和设施支持5G及通信网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利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建筑的附属设施开展5G通信网建设,明确5G网络深度覆盖。整合利用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电力杆(塔)等社会杆塔资源,推进“一杆多用”。

(三)加大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发挥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激励作用,优先支持5G技术及应用研发,包含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创业载体发展、公共平台构建等,对承担5G相关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给予资金配套支持。

设立5G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鼓励各类创投基金共同投资5G 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推动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向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共建切实。

深入推进“凤凰行动”计划,支持5G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

(四)创新人才政策

围绕“5G第一城”建设目标,加大5G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快5G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等市级人才工程项目中注重对5G人才的遴选支持。着力引育5G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对获风险投资的人才创业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给予积极支持。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获取1亿元项目资助。5G高层次人才团队经认定后,给予团队成员若干名额,享受居留落户、子女入学、车辆上牌、医疗服务等待遇。

(五)优化产业环境

优化5G建设与产业化项目审批流程,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简化基站审批,纳入建设项目“二合一”审查内容,为5G网络建设提供便利,对5G创新创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5G新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5G标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管理制度,加强5G重点前沿方向和新兴领域的专利布局,支持企业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促进自主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积极组织国际性5G展览与技术论坛,支持在杭州举办有影响力的5G峰会(活动),培育知名的5G行业经典活动品牌,营造产业氛围,推进要素汇聚,推广“5G第一城”新名片。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政策 | 杭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2年)

2019-08-12 来源:未知 点击:

州市5G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2年)

 
 

杭州市经信局

2019年4月

 

发保障措施

(一)基础与优势

产业环境相对优越。2018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356亿元,同比增长17.0%,已连续五年保持15%以上增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甚至全球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为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全省5G产业联盟等专业组织以及浙江大学-浙江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滨江5G联合创新中心、中国(杭州)5G创新园等产业基地在杭州相继成立,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等学府以及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华信设计等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相继布局5G,为杭州市5G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动力。

产业应用初具成效。在杭州电信运营商和以杭州华为和新华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带动下,杭州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5G示范应用:采用“5G高清直播”2018杭州西溪湿地晨跑活动,采用VR观看西湖全景体验活动,在全国智能体育大赛中采用5G智能服务机器人和5G猜拳机器人等。在此基础上,杭州市政府积极推动三大运营商与科研院所、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等开展5G应用合作与创新,重点围绕大型体育赛事直播、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竞等领域进行研究,为5G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网络基础优势凸显。目前杭州市光网覆盖率95%,接入能力基本实现千兆光网覆盖,出口带宽可达13.6T。在此基础上,杭州市率先启动了3.5GHz、2.6GHz等各类频段的组网建设及测试,目前已完成全部500多项测试,全面领先其他城市,并率先完成商用终端基本功能测试,极大加速5G商用终端上市进程。杭州5G试点区域涉及滨江双创基地、环西湖景区、钱江新城、武林广场及浙二医院、云栖小镇、浙大紫金港周边道路、亚运村、余杭未来科技城、余杭西溪印象城等典型场景,分布于滨江、上城、下城、江干、西湖、萧山和余杭7个经营单元,示范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5G站点已超过500个,基本建成杭州“一核两创”5G示范区。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园和国家光纤光缆产业园相继落户杭州,同时集聚以新华三、三维通信、东方通信、UT斯达康、富春光电等为代表的优质通信企业,初步形成5G芯片、5G基站设备、5G射频器件、模组、天线、路由器等芯片和关键器件产业链,但在5G核心网络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带领。与深圳、广州相比,杭州消费级智能硬件产品和企业较少,但却集结了以阿里、网易、海康、大华、浙大网新、中控、传化物流、聚光科技、宇视科技等信息化领域领军企业,为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与智慧城市、工业制造、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教育等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奠定扎实基础。

(二)问题与挑战

杭州市的5G之路已实现“首发优势”,正在为杭州市数字经济建设蓄积动能。但在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一定的问题与挑战:一是技术引领能力不足,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目前杭州虽拥有新华三、三维通信、东方通信、UT斯达康、富春光电等优质企业,但与其他省市的华为、中兴、大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二是专业支撑能力不足,相关标准缺失。5G产业应用种类繁多,需求差异较大,现有信息、通信、信息通信融合、应用等标准还不能全部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的需求。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存在短板。国家布局我市的5G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较少,且优质人才供给能力不足,造成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基础科研实力不强、优质创新资源较为缺乏等短板较为突出。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立足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需要,积极呼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5G第一城、打造国际5G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5G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5G产业生态,全方位推进5G融合应用,以机制促创新,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推动移动通信能力从消费级向工业级延伸,为杭州市传统行业升级换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赋予新的动能,注入新的活力,为扎实推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网络先进,绿色共享。坚持共享、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规划部署5G网络建设,保证杭州在网络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建设模式等方面的先进性。

应用牵引,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以行业示范应用为切入点,推动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打造5G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构建跨领域多技术、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创业集群,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积极开展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形成5G创新集聚区。

长板拉长,协同发展。发挥杭州特色,整合海外内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在优势领域如智能网联车、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领域鼓励长板拉长,做大做强;以应用、服务产业板块带动5G整个产业链的全面融合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加强海外布局,推动5G技术、产品、应用与服务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

(三)发展目标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第一城为战略指引,重点抓好“四大任务”,深入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到2022年,将杭州打造成为全国5G网络建设的先行区、5G融合应用和创新孵化的示范区、5G产业发展的集聚区,5G网络建设规模和水平领先全国,5G业务应用、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全球领先。

——网络建设目标。到2020年,实现杭州市城区的5G信号全覆盖,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实现连片优良覆盖,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到2022年,全市共建成5G基站3万个,实现在重点城镇以上5G全覆盖,建成全球领先、全国一流的精品网络。

——应用融合目标。到2020年,“5G+”行动计划初显成效,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到2022年,5G与新兴技术、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基本成熟,实现100项以上重点场景应用,在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网联车、AR/VR数字文创、智慧安防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产业发展目标。到2022年,在5G业务应用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关联产业融合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形成10大特色优势产品、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实现5G相关产业业务收入20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25万亿元, 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5G产业集聚区,对杭州市“1910”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创新孵化目标。到2020年,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产业要素初步汇聚,成为全国5G前沿技术科研及应用基地。到2022年,建成5个以上国家及省级5G技术或应用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科技及应用成果,成为全球5G技术及应用标准、商业模式创新策源地。

 

主要任务

(一)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5G网络规划部署。以杭州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统筹编制5G基站专项规划,积极推进已有基站资源的整合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共建共享,鼓励探索新型5G网络部署方式,扩大集成型智慧杆塔在5G网络建设中的应用。统一建设方向、集中各方力量,2020年完成杭州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的连续覆盖,2022年实现在杭州城市核心城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交通枢纽、重点公共服务机构等重点区域实现连片优良覆盖。

加快5G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试点,升级改造杭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有效疏导各类接入主体的网间流量;优化布局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在数据量大、时延要求高的重点区域和场景部署一批边缘计算节点。

(一)5G精品网络建设工程

统筹编制5G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做好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充分利用市政设施,有效整合已有站址资源,推进一杆多用,充分利用路灯杆、电线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设施,有效整合已有站址资源,鼓励杆塔资源共享,支持5G及通信网配套设施建设。分阶段在各区县重点乡镇建设5G网络。在城市核心城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交通枢纽、重点公共服务机构等重点区域实现连片全方位优质覆盖。截止2022年,5G宏站改造或新建基站3万个。同时,统筹推进5G相关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家新型互联网交互中心建设试点,升级改造杭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有效疏导各类接入主体的网间流量。

(二)开展5G场景融合应用创新

以5G+民生服务为切入点,推动数字娱乐、文创、医疗、教育等产业创新发展。重点面向VR/AR、4K/8K等领域,加快杭州市数字娱乐、文创产业的全产业链升级,重点推动超高清视频在游戏、动漫、音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之江文化产业带为基础,带动全省影视演艺、数字内容、文化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文化制造、文化旅游、文化体育等业态创新发展。面向智慧医疗领域,开展5G远程医疗服务试点示范,积极开展在4K高清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影像阅片、全方位病人感知、远程会诊、实时医疗监控、移动急救等方面的应用。

(二)5G高清视频试点示范工程

探索5G技术与高清视频技术的结合应用,推动数字化媒体产业发展。发挥广电媒体平台和内容资源优势,联合电信运营商共同打造以超高清视频摄录、节目制作、5G网络传输、视频终端为主要环节全产业链升级,重点开拓4K/8K高清直播领域应用,实现消费级高清视频娱乐应用,促进流量消费提质换代,打造5G网络视听产业生态圈。

推动企业级视频应用,为企业提供视频会议领域的互动业务体验,研发高可靠、大带宽5G智慧城市视频解决方案,重点在交通、安保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

(三)5G+AR/VR数字文创试点示范工程

顺应5G+文化创意融合趋势,推进5G+AR/VR在数字娱乐、数字传媒、网络文学、文化宣传等行业的应用,在博物馆、之江文化产业带等文创产业聚集地,建设5G+VR/AR体验区,为公众提供生动、方便的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依托网络购物、游戏娱乐、影视动漫等文创产业发展优势,探索5G和AR/VR、超大规模计算集群、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积极推进高沉浸体验的三维立体化购物、游戏、影视产品的产业化,发掘新兴消费市场潜力,创新虚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实体消费升级。

(四)5G+智慧医疗试点示范工程

开展5G网络环境下的智慧医疗试点工程,在重点医院设置多维度5G智慧急救绿色通道,建设5G远程急救指挥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阅片、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实现实时医疗监控、全方位病人感知、移动急救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开展5G智慧养老试点工程,推动健康服务精准化、高效化、智能化、专业化发展,推广使用云端职能服务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健康监测、语音交互、超高清视频通话和远程诊疗等服务。

以5G+城市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推动5G在交通、安防、政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试验运行、系统研发和生产集成,发挥杭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优势,基于5G网络和车联网基础设施开展多场景的网联车应用示范和城市微公交运营试点。发挥杭州在智慧安防领域的领先优势,开展基于5G网络的智慧安防试点,探索5G在安防警务、水域安防监测、安防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五)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

加快建成智能路网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测试场进行建设改造,搭建5G网络和直连通信周边单元,实现测试场5G覆盖。促进5G技术在新型车载计算平台上的应用,满足未来共享汽车、远程操作、自动和辅助驾驶等连接要求。建立网联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与人车路协同体系,开展基于5G网络的封闭式、半开放、开放道路的网联车应用示范,打造云栖小镇、城市微公交等一批5G+网联车试点示范工程,率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先行区、应用示范区、产业集聚区。

(六)5G+智慧安防试点示范工程

开展基于5G网络的智慧安防示范工程,构建5G网络下的移动安防警务系统,尤其对拥有大量水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重点应用于对无线大数据量、高稳定性、高速度有特殊需求的无人机巡航拍摄、安保机器人巡逻和智能监控、处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等,实时回传监控视频、图片、数据、声音,为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快速、实时、准确的现场实况,提升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以5G+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推动5G在工业、物流、旅游、金融、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依托浙江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生态圈基础,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建设,促进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使能工业AR应用、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鼓励企业在工业现场部署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快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开展杭州大型物流基地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建设,开展物流园区在无人驾驶、远程安全控制、物流追踪服务等领域的应用试点。开展5G在商业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等旅游行业场景的应用试点。

落实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创建工程,加强重点工业企业的沟通和融合,加快企业5G网络的部署,对接“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使能工业AR应用、工厂无线自动化控制,打造工业制造领域“万物互联”的网络环境。探索针对细微场景的定制化服务,开发面向特定行业与场景的通信设备和应用软件,强化对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的重点支持,选择典型工业制造场景和工业生产场景开展试点。

以亚运村为服务场景,打造运动场馆、未来社区5G应用标杆。搭建杭州亚运全场馆高质量的5G网络环境,开展赛事直播、VR/AR体验、未来社区等应用试点,为组委会、参赛队员、游客提供全方位的5G场景下衣、食、住、行全方位体验,打造2022杭州亚运5G视觉盛宴。

(八)5G+智慧亚运试点示范工程

统筹打造杭州亚运会各场馆高质量的5G网络,利用5G 切片技术及广联接特征,为亚运会赛事各方提供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保障。创新5G与VR、4K/8K高清视频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5G低时延、高速率的特征在赛事高清直播、360°VR体验、无人驾驶等方面为观众和游客提供广泛的5G服务和沉浸体验,打造2022杭州亚运5G视觉盛宴,切实支撑2022年智慧亚运会顺利举行。

结合亚运村场景,加快5G与城市大脑、物联网泛在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融合应用,以人为核心,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推进5G技术在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中的应用,实现社区智慧化管理,打造有归属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舒适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构建创新驱动的5G产业生态

强化5G技术创新。推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江大学等重点科研载体加强在5G领域的科研布局。组建5G产业技术和应用创新联盟,加强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等5G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推进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各类基于5G网络的场景应用和垂直行业应用,掌握一批5G+集成应用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5G产业发展载体。布局建设5G产业园区和创新应用基地,汇聚产业要素,孵化一批5G相关创新产品和项目,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具备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5G产业集聚区。同时,鼓励围绕5G相关产业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培育载体,支持创业载体发展,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搭建5G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围绕产业生态体系,建设5G产品认证、应用测试、试验外场、网络性能监测、产业监测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并持续完善平台支撑功能和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构建高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5G产业生态的发展创新。

(九)5G创新平台打造工程

推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江大学等重点科研载体加强在5G领域的科研布局,建设全国一流水平的5G前沿技术科研基地。以政府为主导,推进重点IT企业、电信运营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华为、中兴通讯等5G龙头企业的合作,建立5G新技术研究实验室、5G网络实验室、5G芯片和终端评测实验室、大数据技术应用实验室、云计算技术应用实验室以及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面向5G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开展技术测试、业务开发和应用推广,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

(四)推动应用驱动的5G产业发展

重点发展核心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小镇,积极推动杭州青山湖科技城等地区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类芯片产业,重点发展网络架构、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等优势产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5G产业集群引领区。

加快发展特色关联产业。推进5G网络与超高清视频、VR/AR、网联车、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技术的结合,全面提升消费者在数字娱乐、在线购物、智能出行、生活居家、智能交互等应用场景下的体验,助推数字文创、娱乐产业、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交通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化5G网络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全面助推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政务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把握5G商用领先契机,扶持更多的特色关联产业能走出国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建设。

扶持做优5G衍生产业。重点扶持本地5G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G网络设计测试、5G网优服务、5G领域咨询及培训服务、5G检测及认证机构等相关链条企业或者机构做大做优,积极开展服务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做强5G产业链条的软实力,助推杭州5G第一城目标的实现。

(十)5G产业发展培育工程

培育5G新优势产业,做大补强杭州5G产业链,重点培育射频芯片及器件、全制式多通道射频单元、小基站和微基站、有源阵列天线、前传交换机、基带单元、分布式系统等5G配套产品发展,打造杭州5G配套产业优势能力,加速培育和完善我市5G产业生态体系。承接“雄鹰计划”、“雏鹰计划”,通过推动5G的联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采取内育外引等方法,在芯片开发生产、设备制造、集成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梯次培育,支持其创新创业,使其成为细分产业领域隐形冠军和创新标杆。

培育关联产业。挖掘垂直领域对5G应用的需求,推动5G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培育重点垂直领域关联产业,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5G+”生态系统。通过5G网络基础设施的赋能,带动超高清视频、消费级无人机、VR/AR、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发展,推进5G在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文娱传媒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

招引龙头企业。围绕5G核心网络设备制造、智能终端、软件开发与服务等细分领域,扶持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一批5G新型智能硬件、5G核心元器件、5G应用服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同时在上述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引进国内外5G设备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5G器件设计、关键材料制备、特色产品制造与封装企业,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

 

空间布局

围绕全市“一盘棋”,统筹5G产业合理分布,推动5G产业的错位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以余杭5G创新园、萧山5G创新谷、滨江物联网孵化器5G智慧园为基础,充分发挥原有融合应用关联产业集群带优势,带动5G产业向更广区域覆盖衍生,构筑全市5G产业链一张图。

科研汇聚区:依托余杭5G创新园、滨江物联网小镇孵化器5G智慧园、萧山5G创新谷等创新孵化平台,推进重点IT企业与电信运营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华为、中兴通讯等5G龙头企业的合作,推动5G相关技术及应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布局5G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融合应用研发,建设5G联合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测试和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等5G科技创新平台,打造5G技术及应用核心聚集区。加大对5G网络信息安全服务、5G网络设计测试、5G网优服务、5G领域咨询及培训服务、5G检测及认证机构等服务链条企业或者机构的扶持,做强做精形成杭州5G产业服务特色产业。

制造汇聚区:支持企业在5G核心设备、芯片、器件、模组及终端等领域的制造基地落地杭州,尤其重点在与应用端结合相对紧密的模组及终端领域,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芯片、终端融合领域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在杭州形成全国5G制造产业集群引领区。

融合示范区:基于杭州优势产业基础和重点工程场景,布局5G创新应用示范带,树立杭州品牌,助力打造5G产业汇聚力。其中,围绕亚运会主题综合打造以5G+4K/8K,5G+VR/AR、5G切片技术等创新应用示范带;围绕网联车测试场、基于5G网络的城市微公交运营试点打造5G+AI+物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带;围绕5G+VR/AR打造文化娱乐、数字电竞应用创新示范带;围绕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硬件开展测试验证、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创新服务产业带;围绕5G+智慧医疗和5G+4K/8K高清视频开展测试验证、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创新服务示范带。

 

发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结合5G产业规划工作部署要求,细化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在网络建设、行业应用、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联动合作,统筹协调解决5G产业发展中跨领域、跨部门等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发挥5G高端智库作用,统筹开展5G系列专项研究,协助指导全市各项5G工作实施。发挥5G产业发展联盟作用,统筹推进产业链合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和规模化应用。

(二)落实资源保障

将5G网络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杭州市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到具体单位并抓好落实。规划部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对5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做出具体安排。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住建部门、交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电力部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给予积极的要素保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在规划落地、基站设置、传输和管道工程建设、环保评测、电力引接、用电费用减免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加大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所属公共设施资源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公交站台、校园、机场、港口、客运站场地和设施支持5G及通信网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利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建筑的附属设施开展5G通信网建设,明确5G网络深度覆盖。整合利用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电力杆(塔)等社会杆塔资源,推进“一杆多用”。

(三)加大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发挥各类科技专项资金激励作用,优先支持5G技术及应用研发,包含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开拓市场、企业创业载体发展、公共平台构建等,对承担5G相关重大科技专项的企业给予资金配套支持。

设立5G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鼓励各类创投基金共同投资5G 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推动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向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共建切实。

深入推进“凤凰行动”计划,支持5G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

(四)创新人才政策

围绕“5G第一城”建设目标,加大5G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加快5G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境)外智力计划等市级人才工程项目中注重对5G人才的遴选支持。着力引育5G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选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的,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对获风险投资的人才创业企业,政策性担保公司给予积极支持。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最高获取1亿元项目资助。5G高层次人才团队经认定后,给予团队成员若干名额,享受居留落户、子女入学、车辆上牌、医疗服务等待遇。

(五)优化产业环境

优化5G建设与产业化项目审批流程,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简化基站审批,纳入建设项目“二合一”审查内容,为5G网络建设提供便利,对5G创新创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5G新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建立健全5G标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管理制度,加强5G重点前沿方向和新兴领域的专利布局,支持企业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发、评估和试验验证,促进自主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积极组织国际性5G展览与技术论坛,支持在杭州举办有影响力的5G峰会(活动),培育知名的5G行业经典活动品牌,营造产业氛围,推进要素汇聚,推广“5G第一城”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