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业数字化高地余杭经开区凭啥有底气?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07 点击:次
极不平凡的2020年,余杭经开区交出极其亮眼的答卷。据报道,余杭经开区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10.40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4.82亿元,同比增长18.3%,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为五年来新高。在内外部严峻复杂的形势之下,余杭经开区逆势飘红,既振奋人心,也耐人寻味。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亮眼答卷来之不易。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像一场艰辛赶考,光使蛮劲没有用,光有想法还不够,找对方法、下足功夫才能破了题、拿高分。对余杭经开区来说,这个关键方法是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如今,“数字化”已是余杭经开区产业最为鲜明的底色。
余杭经开区产业数字化实力有多雄厚?窥一斑可知全豹。去年,浙江首批“未来工厂”发布会在余杭经开区进行,杭州共获评6家“未来工厂”,余杭经开区就占据一半。其中,老板电器被认定为冠军型的“链主工厂”,迅犀数字科技被认定为平台型的“协同工厂”,春风动力被认定为技术型的“硬核工厂”。余杭经开区推动产业数字化的做法和成就受到广泛认可。
时至今日,人们对产业数字化感到数见不鲜,这是因为从中央到各地都反复强调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成为共识。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强势崛起,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传统制造业受到冲击,如今产业数字化已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可是,真正的解题高手从不是等题目摆在眼前再去苦思冥想找答案,而是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甚至能自己出难题、自己找答案。
余杭经开区是很早就认识到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性。据介绍,余杭经开区有些企业从2012年就开始规划布局数字化工厂建设,到今天已实现了工厂内160个作业单元的高度协同调度。也就是说,近10年前,余杭经开区的产业数字化就在徐徐推进,这要远早于国内很多地方。一路走来,产业数字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余杭经开区的新的增长极,而今余杭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见事早、行动快,看似是做事的速度,实际上反映的是判断的眼光、谋划的思维、干事的魄力。余杭经开区在产业数字化上的超前部署和积极行动,反映的是当地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以及为发展数字经济所创造的良好条件,这种前瞻性、预见性思维十分宝贵,这种创造性张力尤其难得,这种实干服务精神令人称赞。政府及时做好引导,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做好各项服务,当阳光雨露充足了,广大制造业企业才能茁壮成长。余杭经开区在产业数字化上高歌猛进就在情理之中。
所以说,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背后,是政府数字思维、数字文化、数字认知的养成和运用。往深里说,这是一个地方敢于开路、敢于创新的果敢和担当,是一个地方对广大市场主体的尊重和关爱,是一个地方无微不至的服务精神。这才是经济发展硬核实力背后的超强软实力,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通过数字赋能、开展数字化改造,传统制造业找到提质升级的路径。企业有发展,就业有保障,民生有改善,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照进现实。
产业数字化带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未来还将发挥巨大作用。当前,浙江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这是各地的压力,也是各地的机遇。乘势而上,继续统筹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数字认知,全方位、系统性提升开发区产业能级、治理体系和服务模式,更深一层、更进一步,余杭经开区迎来的必定是新突破,站上的必定是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