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备制造有了“银川经开区模式”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6-04 点击:次
工人与电脑实现人机对话,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如今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热潮奔涌,银川速度令人惊叹。1~4月份,银川经开区现代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速达11.3%,智能制造的“银川经开区模式”蜚声区内外。
装备制造业可谓“国之重器”,也是国际产业竞争博弈的焦点,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围绕“打造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高地”的目标,借助“两化融合”和产业创新平台,突出一个“智”字谋划新项目,进一步扩大经开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覆盖面,加快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
高端装备集群发展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以打造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为目标,围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珩磨机、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研发。
走进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闪转腾挪的工业机械臂,钢筋铁骨的桁架机器人……宛如进入一个机器人的世界,数字化智能传感器、视觉系统随处可见。
今年,银川经开区积极对接巨能机器人等一批影响力较强的项目,重点支持共享铸钢公司提升数字化制造水平,推进大河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数控珩磨机床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推进宁夏轨道交通高端轴承项目,打造国内第四、西部第一的高端轴承生产基地,舍弗勒宁夏工厂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培训中心、国内最先进的轴承生产线。
“从最初的单一销售产品到可以实现小套加工中心,迈向数字化工厂,经开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逐步向高端化方向迈进,向集群化发展。”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制造深入推进
“通过我们的办公电脑屏幕,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线上的生产进度和每个环节的质量信息。”力成电气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能适时对产品订单、生产制造信息和质量信息进行查询,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全程掌控,并能自动保存历史记录,为以后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依据,从而帮助企业在生产和质量管控方面精准发力,这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如今,共享集团投资建设的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成形智能工厂——共享装备铸造成形智能工厂宣告建成。共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将推动铸造3D打印等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实现铸造3D打印等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共享装备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将在多方面实现首创,为铸造行业绿色智能转型提供示范。
经过数年的耕耘,银川经开区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正在让更多制造工厂和制造企业蜕变、转型和升级。
新兴产业多头发力
“银川智能终端产业园”是经开区继轴承小镇建设后,今年着力打造的又一个装备制造百亿产业园区。该园区的开工建设既是经开区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打造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推动创新创意发展的综合体,又是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
随着东部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一批手机等智能终端电子产品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遇到土地、厂房、电价、人口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发展瓶颈。银川经开区审时度势,强化与东南沿海地区多家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对接,成功引进了闽商科技、臻鼎科技、京旺科技、万泰照明等一批企业,为银川经开区引进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打开了新通道,使其产业转移得到有效承接,企业项目接踵而至,要在银川经开区实现“二次腾飞、二次发展”。为此,银川经开区下定决心,分三期建设100万平方米上下的智能终端产业园。
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银川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开工,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12月完工。该项目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引进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光电显示产业、智能家电终端产业、智能汽车终端产业等电子消费项目,通过搭建建设、生产、研发、金融服务、设备采购、信息互联等平台,吸引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企业拎包入住、集群发展,构成与轴承小镇项目相呼应的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正在银川加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