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新增长点助力长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14 点击: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
 
  近日,长春经开区55个项目集中开竣工。其中,铁开微纳米、派格技改、威斯特环保等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长光圆辰CMOS、中粮聚乳酸原料及制品、福耀技改等30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这些项目涵盖诸多行业和领域,将成为一个个新增长点,在经开区发生“聚集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角度:以绿色产业“领跑”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主要打造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将于2020年竣工投产。”在食品铝罐及医药包装项目开工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相关产品减少污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这边忙开工,那边忙投产。相隔不远的吉林中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一派繁忙,其3万吨/年聚乳酸项目、3万吨/年聚乳酸制品项目已竣工投产,新建的聚合车间也已投入使用。继一次性购物袋后,“吉林中粮”正在建设包装材料、纤维类项目,开发油瓶、酸奶杯、快递包装等新产品。
 
  “这些项目全部是绿色环保项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开竣工项目,以工业项目为主,开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64%,总投资占比53%;竣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56.7%,而技改项目又占工业项目的近50%,真正起到了投入小、产出大、见效快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力度:让大项目好项目不断“聚变”
 
  经开区此次集中开竣工的55个项目,均为重大项目。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产品研发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据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达产后可年产30套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他们争取在三年内建成国内基因测序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技术研究中心,使我国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之外,总投资11亿元的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8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
 
  总投资4.78亿元的长光圆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背照式CMOS生产项目,将提供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加工服务,提升CMOS图像传感器在高、中、低端的附加值,开辟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的新纪元。
 
  “发展的主要抓手,还是大项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经开区在建重点项目共计323个,总投资110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1个,总投资767亿元;新建项目152个,总投资335亿元。
 
  为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经开区积极探索“政府+企业”“政府+商协会”“政府+咨询公司”“政府+科研单位”等联合招商模式,全力招大引强。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完成签约项目113个,预计总投资170亿元。
 
  速度:企业“减负” 发展“快进”
 
  “内资项目核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的工商注册、公章制作、税务申报的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这是经开区刚出台不久的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中的内容。这18条措施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入手,实现了项目建设许可、施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等多项审批时限再压缩50%或50%以上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经开区还通过诚信政府建设、出台“一主八辅”优惠政策、开展“企业服务日”、成立项目服务局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打造“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营商环境。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新增长点助力长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2018-11-14 来源:未知 点击: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
 
  近日,长春经开区55个项目集中开竣工。其中,铁开微纳米、派格技改、威斯特环保等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长光圆辰CMOS、中粮聚乳酸原料及制品、福耀技改等30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这些项目涵盖诸多行业和领域,将成为一个个新增长点,在经开区发生“聚集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角度:以绿色产业“领跑”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主要打造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将于2020年竣工投产。”在食品铝罐及医药包装项目开工现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为相关产品减少污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这边忙开工,那边忙投产。相隔不远的吉林中粮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一派繁忙,其3万吨/年聚乳酸项目、3万吨/年聚乳酸制品项目已竣工投产,新建的聚合车间也已投入使用。继一次性购物袋后,“吉林中粮”正在建设包装材料、纤维类项目,开发油瓶、酸奶杯、快递包装等新产品。
 
  “这些项目全部是绿色环保项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开竣工项目,以工业项目为主,开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64%,总投资占比53%;竣工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56.7%,而技改项目又占工业项目的近50%,真正起到了投入小、产出大、见效快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力度:让大项目好项目不断“聚变”
 
  经开区此次集中开竣工的55个项目,均为重大项目。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产品研发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据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达产后可年产30套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他们争取在三年内建成国内基因测序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技术研究中心,使我国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除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之外,总投资11亿元的微纳米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高速铁路专用修补材料8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
 
  总投资4.78亿元的长光圆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背照式CMOS生产项目,将提供背照式CMOS图像传感器加工服务,提升CMOS图像传感器在高、中、低端的附加值,开辟CMOS图像传感器应用的新纪元。
 
  “发展的主要抓手,还是大项目。”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8年,经开区在建重点项目共计323个,总投资110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1个,总投资767亿元;新建项目152个,总投资335亿元。
 
  为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经开区积极探索“政府+企业”“政府+商协会”“政府+咨询公司”“政府+科研单位”等联合招商模式,全力招大引强。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完成签约项目113个,预计总投资170亿元。
 
  速度:企业“减负” 发展“快进”
 
  “内资项目核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新开办企业的工商注册、公章制作、税务申报的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这是经开区刚出台不久的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中的内容。这18条措施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群众呼声最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入手,实现了项目建设许可、施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等多项审批时限再压缩50%或50%以上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经开区还通过诚信政府建设、出台“一主八辅”优惠政策、开展“企业服务日”、成立项目服务局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全力打造“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