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烟台开发区年内新建118个工业项目 引领企业转换新路径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3-02 点击:

  通用东岳新一代发动机投产,完成产值666亿元。富士康布局芯片研发中心、机器人等项目,加快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迈进;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动能强势崛起,万华进入发展快车道,产值和利税实现翻番增长;与此同时,西部新港区、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拓展园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也正在蓬勃兴起……2月28日,开发区召开年度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会上不仅表彰先进,也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
  
  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
  
  昨日,在烟台开发区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个个代表着开发区发展速度的骨干企业,开拓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全新路径,用各种数据诠释着开发区在蓄势崛起的新征程上迈出的坚实脚步。
  
  面对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新春开局加压鼓劲的重头戏,会议将“突破提升”确定为2018年工作的主基调。动员全市上下要珍惜成绩、抓住机遇、担当责任、再造辉煌,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更加过硬作风推动全区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新旧动能转换,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将更加高端强劲。”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发区年内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65亿元以上。新开续建118个重点工业项目。借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智慧城市战略,加快实体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启动智能制造产业园,争取更多项目跻身国家和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电子信息产业,推动集成电路等更多夏普系列项目落地。
  
  重大项目的引进,能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此思路引领下, 2017年开发区引进各类项目95个,总投资71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26亿美元,占全市三分之一。重大项目引进成效突出,15个投资过亿美元、过5亿元大项目进区落户。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新进展,新增世界500强项目2个,总数达到80个。企业增资势头强劲,16家外资企业增资扩建。全员招商持续发力,31个部门取得招商实绩,实际到位外资3.79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696亿元,占全市的55%。
  
  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
  
  实施“为民服务实事”工程,充分释放民生热度,新一年开发区又送出民生“大礼”。加大教育投入,启动第八初级中学等3所中小学校新建改建工程,加快消除“大班额”问题。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年内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做好烟台船舶工业学校新校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抓好业达医院改扩建、潮水中心卫生院规划方案以及福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大季家医院新建工程、北儿医院(烟台)项目启动建设。
  
  医疗服务继续“加码”,加大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一流专家团队引进,结合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出台农贸市场发展意见,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便民惠民的新型农贸市场发展格局。年内新建2-3处农贸市场。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突出抓好潮水区片基层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覆盖。繁荣群众性体育事业,引进举办国际沙滩马拉松赛等高端体育赛事。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5万人以上,新增创业3500户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
  
  在产业培育中,开发区坚持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人才、项目、平台、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推出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大力引进“千人计划”等国内外一流人才和由院士、博士领衔的创新团队,高标准搭建中欧创业孵化园、业达创客空间等高端众创空间,构建起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支撑格局。
  
  今年,建设新型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等要素整合,年内平台注册高校、科研院所达到100家以上。持续放大财政引导基金作用,研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健康医药投资基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等基金和国有创投机构,年内投资区内企业2-3家。搭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工程,开展2-3个专利微导航项目。建立侵权打击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以更大的力度招才引智。继续坚持“企业+人才+平台+政策”的模式,搭平台、引人才、促创新、带创业、强产业,年内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烟台开发区年内新建118个工业项目 引领企业转换新路径

2018-03-02 来源:未知 点击:

  通用东岳新一代发动机投产,完成产值666亿元。富士康布局芯片研发中心、机器人等项目,加快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迈进;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动能强势崛起,万华进入发展快车道,产值和利税实现翻番增长;与此同时,西部新港区、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拓展园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也正在蓬勃兴起……2月28日,开发区召开年度总结表彰暨经济工作会议。会上不仅表彰先进,也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
  
  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
  
  昨日,在烟台开发区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个个代表着开发区发展速度的骨干企业,开拓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全新路径,用各种数据诠释着开发区在蓄势崛起的新征程上迈出的坚实脚步。
  
  面对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新春开局加压鼓劲的重头戏,会议将“突破提升”确定为2018年工作的主基调。动员全市上下要珍惜成绩、抓住机遇、担当责任、再造辉煌,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以更加过硬作风推动全区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新旧动能转换,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将更加高端强劲。”开发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发区年内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65亿元以上。新开续建118个重点工业项目。借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智慧城市战略,加快实体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启动智能制造产业园,争取更多项目跻身国家和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电子信息产业,推动集成电路等更多夏普系列项目落地。
  
  重大项目的引进,能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此思路引领下, 2017年开发区引进各类项目95个,总投资71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26亿美元,占全市三分之一。重大项目引进成效突出,15个投资过亿美元、过5亿元大项目进区落户。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取得新进展,新增世界500强项目2个,总数达到80个。企业增资势头强劲,16家外资企业增资扩建。全员招商持续发力,31个部门取得招商实绩,实际到位外资3.79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696亿元,占全市的55%。
  
  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
  
  实施“为民服务实事”工程,充分释放民生热度,新一年开发区又送出民生“大礼”。加大教育投入,启动第八初级中学等3所中小学校新建改建工程,加快消除“大班额”问题。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年内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做好烟台船舶工业学校新校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抓好业达医院改扩建、潮水中心卫生院规划方案以及福莱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大季家医院新建工程、北儿医院(烟台)项目启动建设。
  
  医疗服务继续“加码”,加大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一流专家团队引进,结合医疗联合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出台农贸市场发展意见,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便民惠民的新型农贸市场发展格局。年内新建2-3处农贸市场。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突出抓好潮水区片基层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文化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广覆盖。繁荣群众性体育事业,引进举办国际沙滩马拉松赛等高端体育赛事。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3.5万人以上,新增创业3500户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
  
  在产业培育中,开发区坚持把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人才、项目、平台、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推出一揽子高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大力引进“千人计划”等国内外一流人才和由院士、博士领衔的创新团队,高标准搭建中欧创业孵化园、业达创客空间等高端众创空间,构建起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支撑格局。
  
  今年,建设新型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技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等要素整合,年内平台注册高校、科研院所达到100家以上。持续放大财政引导基金作用,研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健康医药投资基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等基金和国有创投机构,年内投资区内企业2-3家。搭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工程,开展2-3个专利微导航项目。建立侵权打击机制,开展联合执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以更大的力度招才引智。继续坚持“企业+人才+平台+政策”的模式,搭平台、引人才、促创新、带创业、强产业,年内引进培育“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