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曲靖经开区分类推进项目建设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09 点击:

  曲靖经开区始终把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跨越发展的支撑点,按照现有产业、新兴产业和已签约项目三个层次,科学定位、分类推进,确保产业由规划变成现实,力促经开区成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发展聚集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

  曲靖经开区分类推进项目建设
 
  因势利导,引导现有产业做大做强。经开区立足于现有产业,引导基础较好的有色金属、光伏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等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发展“微笑曲线”两端企业,补齐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的短板,在有关联的上下游催生新产业、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昆明冶研新材料公司的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加强电子级多晶硅向下游应用的延伸,电子级多晶硅—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其他高纯度硅材料。以安费诺、中铭科技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配件生产企业,发挥材料端优势,继续重点关注手机及计算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外部配件生产、或为细分领域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做配套的企业,加强和东部先进地区企业的对接,形成产业集聚。以曲靖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依托产业基础或东盟贸易需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及食品包装机械,引入并发展高端及智能化数控机床,瞄准东盟市场,依托云南省向东南亚开放桥头堡机遇,吸引集聚国产农业机械及工程机械企业,发展装备制造商贸产业。
  
  培优选强,培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经开区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挖掘动态比较优势、把握产业转移趋势、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利用竞争合作关系,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经开区新兴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生物产业。一是以生物药品委托制造承接为切入点,一方面鼓励本地企业与领先的医药研发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另一方面吸引龙头企业在经开区设立生产机构,承接生物医药cmo产业。二是发展生物制造新兴领域。三是发展中端医疗器械领域。四是配套发展生物服务行业。大力扶持轻工业。以纺织服装和食品产业为重点,促就业、稳增长、保民生,提升地区民生幸福指数。一是品牌服装、家纺的加工制造,产业用纺织品,生物质纤维为代表的化纤产品,以及丝纤维生产和丝绸精深加工产品。二是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及产业趋势,重点关注肉类与果蔬加工、方便、罐头类等都市快捷型食品、以及饮料制造及茶类加工。大力开发新能源产业。一是以电动车为基础,专用车为特色,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同时以动力电池为切入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二是以动力电池为切入点,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的新能源电池产业。
  
  真抓实干,加快已签约项目落地生根。认真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作绩效考核,以项目为抓手强化重点产业项目包保责任制服务意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围绕已签约项目,精心谋划、分类排队,充分挖潜、盘活存量,加快规划选址、土地供应、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速度,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加强服务主动性和积极性,倒排工期、排查问题,提前介入、精准推进,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万达城市综合体、体育文化运动中心、新宇宙、曲靖市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曲靖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生根。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曲靖经开区分类推进项目建设

2015-12-09 来源:未知 点击:

  曲靖经开区始终把产业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跨越发展的支撑点,按照现有产业、新兴产业和已签约项目三个层次,科学定位、分类推进,确保产业由规划变成现实,力促经开区成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发展聚集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

  曲靖经开区分类推进项目建设
 
  因势利导,引导现有产业做大做强。经开区立足于现有产业,引导基础较好的有色金属、光伏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等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发展“微笑曲线”两端企业,补齐产业链高端环节缺失的短板,在有关联的上下游催生新产业、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昆明冶研新材料公司的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加强电子级多晶硅向下游应用的延伸,电子级多晶硅—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其他高纯度硅材料。以安费诺、中铭科技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配件生产企业,发挥材料端优势,继续重点关注手机及计算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外部配件生产、或为细分领域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做配套的企业,加强和东部先进地区企业的对接,形成产业集聚。以曲靖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依托产业基础或东盟贸易需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机床工具、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及食品包装机械,引入并发展高端及智能化数控机床,瞄准东盟市场,依托云南省向东南亚开放桥头堡机遇,吸引集聚国产农业机械及工程机械企业,发展装备制造商贸产业。
  
  培优选强,培育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经开区顺应国家政策导向、挖掘动态比较优势、把握产业转移趋势、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利用竞争合作关系,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经开区新兴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生物产业。一是以生物药品委托制造承接为切入点,一方面鼓励本地企业与领先的医药研发企业进行战略性合作,另一方面吸引龙头企业在经开区设立生产机构,承接生物医药cmo产业。二是发展生物制造新兴领域。三是发展中端医疗器械领域。四是配套发展生物服务行业。大力扶持轻工业。以纺织服装和食品产业为重点,促就业、稳增长、保民生,提升地区民生幸福指数。一是品牌服装、家纺的加工制造,产业用纺织品,生物质纤维为代表的化纤产品,以及丝纤维生产和丝绸精深加工产品。二是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及产业趋势,重点关注肉类与果蔬加工、方便、罐头类等都市快捷型食品、以及饮料制造及茶类加工。大力开发新能源产业。一是以电动车为基础,专用车为特色,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同时以动力电池为切入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二是以动力电池为切入点,发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的新能源电池产业。
  
  真抓实干,加快已签约项目落地生根。认真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严格执行工作绩效考核,以项目为抓手强化重点产业项目包保责任制服务意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多证合一,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围绕已签约项目,精心谋划、分类排队,充分挖潜、盘活存量,加快规划选址、土地供应、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速度,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加强服务主动性和积极性,倒排工期、排查问题,提前介入、精准推进,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万达城市综合体、体育文化运动中心、新宇宙、曲靖市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曲靖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