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01 点击:

  11月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项目招商会上,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四川省广安市政府等来自全国的5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君师应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让我们的一切更美好》的典型发言,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对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典型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本次高峰论坛期间,举办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展,展示了全国部分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和宜居城镇、美丽乡村的风采。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宜居城镇的典型代表,展出了近年来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同时滚动播出了专题片《厉家寨的城镇化之路》,产生了很好反响,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据了解,第一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项目招商会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由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办,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会工作专委会承办的首届中国城镇化高峰论坛。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根据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国内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城市、宜居城镇、美丽乡村进行了表彰。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10月正式设立,位于山东、江苏两省,临沂、日照、连云港三市交界处,居住人口20万,远离城区,是纯农业乡村,基础差,底子薄。设区时城镇化率还不足10%。在这样一个“有镇而没有城市,有人却难以就业”的地方搞城镇化,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选择了“产城共建、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城市功能上实现产城一体化,在资源环境上实现集约可持续发展,在城镇结构体系上实现城区带动、一体发展,力争经过5年努力,到2017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0%。
  
  目前,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城区、社区、产业园区协调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局面。以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厉家寨村为核心,规划了25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坚持“以人为本、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组团建设、生态隔离、快道连接”的理念,加快建设。采取建城与集聚人口同步推进的办法,把全区条件成熟村的农民逐步集中到城区居住,尽快形成居住人口规模,不走单纯的地产式建城路子。凡是在城区有楼房的居民同时建立新的户籍,避免了农村“人、户、房”分离现象,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区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承载功能,实现了农村到城市的转变。
  
  社区建设中,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村民自愿、村委自主、片区指导、统一规划、管委融资、整村搬迁、先建后征”的工作思路,充分尊重民意,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农村宅基地作价抵顶社区楼房款办法,保护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取了就地城镇化的资本。目前,已完成社区建设360万平方米,有3万多户农村居民搬迁入住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做支撑。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和城镇公共服务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保证入城农民转移就业。目前,在过去零工业的基础上,全区已经形成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社区创业中心、主城区公共服务等多种就业渠道,其中常年在企业就业的有35000多人,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45%以上,初步实现了“居住在社区、生活在城区、工作在园区,户户有工资性收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该区致力于建设“山城水乡”,大力实施“大水网、大绿化、大生态”工程建设。“大水网”工程年增加地表水1.37亿立方米,保障了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需求;“大绿化”工程每年绿化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在城区周边的山场每年组织春季和雨季两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为新城构建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新型城镇化有力促进了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科学跨越发展。到2014年,开发区财政收入3年增长了9倍;在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中,县域经济发展观摩评比由2011年的末位,在2014年、2015年跃居到第五名;在全市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城市管理群众满意度调查、全市群众安全感调查中都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城镇化率3年提高了30%。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

2015-12-01 来源:未知 点击:

  11月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一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项目招商会上,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四川省广安市政府等来自全国的5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进单位作了典型发言。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宜居城镇”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君师应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让我们的一切更美好》的典型发言,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对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典型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本次高峰论坛期间,举办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展,展示了全国部分示范城市、示范园区和宜居城镇、美丽乡村的风采。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国宜居城镇的典型代表,展出了近年来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先进经验,同时滚动播出了专题片《厉家寨的城镇化之路》,产生了很好反响,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据了解,第一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项目招商会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由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际休闲产业协会主办,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会工作专委会承办的首届中国城镇化高峰论坛。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根据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国内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城市、宜居城镇、美丽乡村进行了表彰。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于2010年10月正式设立,位于山东、江苏两省,临沂、日照、连云港三市交界处,居住人口20万,远离城区,是纯农业乡村,基础差,底子薄。设区时城镇化率还不足10%。在这样一个“有镇而没有城市,有人却难以就业”的地方搞城镇化,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选择了“产城共建、相互促进”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城市功能上实现产城一体化,在资源环境上实现集约可持续发展,在城镇结构体系上实现城区带动、一体发展,力争经过5年努力,到2017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0%。
  
  目前,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城区、社区、产业园区协调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局面。以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厉家寨村为核心,规划了25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坚持“以人为本、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组团建设、生态隔离、快道连接”的理念,加快建设。采取建城与集聚人口同步推进的办法,把全区条件成熟村的农民逐步集中到城区居住,尽快形成居住人口规模,不走单纯的地产式建城路子。凡是在城区有楼房的居民同时建立新的户籍,避免了农村“人、户、房”分离现象,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居民的转变。同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区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承载功能,实现了农村到城市的转变。
  
  社区建设中,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坚持“村民自愿、村委自主、片区指导、统一规划、管委融资、整村搬迁、先建后征”的工作思路,充分尊重民意,维护群众利益。通过农村宅基地作价抵顶社区楼房款办法,保护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取了就地城镇化的资本。目前,已完成社区建设360万平方米,有3万多户农村居民搬迁入住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要有产业做支撑。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和城镇公共服务对就业的吸纳作用,保证入城农民转移就业。目前,在过去零工业的基础上,全区已经形成了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社区创业中心、主城区公共服务等多种就业渠道,其中常年在企业就业的有35000多人,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45%以上,初步实现了“居住在社区、生活在城区、工作在园区,户户有工资性收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该区致力于建设“山城水乡”,大力实施“大水网、大绿化、大生态”工程建设。“大水网”工程年增加地表水1.37亿立方米,保障了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需求;“大绿化”工程每年绿化面积都在1万亩以上,在城区周边的山场每年组织春季和雨季两次大规模的植树活动,为新城构建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新型城镇化有力促进了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科学跨越发展。到2014年,开发区财政收入3年增长了9倍;在全市15个县区、开发区中,县域经济发展观摩评比由2011年的末位,在2014年、2015年跃居到第五名;在全市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全市城市管理群众满意度调查、全市群众安全感调查中都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城镇化率3年提高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