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高新区:让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6-17 点击:次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同等重要的新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数据资产入表,更是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步骤。抢抓数字发展新机遇,净月高新区超前谋划、加快行动,积极助力企业开展数据资源入表工作。目前,在净月高新区的组织推动下,辖区两家企业已成功完成数据资源入表工作,分别开启了吉林省农业数据资产化第一单和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第一单,向着打造全产业链数据要素生态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数据资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2024年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开始实施,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支持。2024年,因此被称为“数据资产入表元年”。而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净月高新区已有不少企业瞄准这一新赛道,开始发力数据要素市场。
拥抱数字化浪潮,当前,许多企业在自身经营过程中已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正积极打造相关数据产品,加快数据资产化步伐,实现数据价值释放。净月高新区辖区内的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信股份”)就是其中之一。在农信股份开发的“吉农云”土壤墒情应用管理系统上,分布在省内的11700多个墒情点位每天以每6小时一次的频率,十几年来不间断地向平台发送了海量的墒情数据。以往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农业生产规划的参考数据。在净月高新区的组织推动下,农信股份于6月5日成功完成了其持有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源入表及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工作,开启了吉林省农业数据资产化第一单。“土壤墒情”数据资源将成为流通起来的数字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生产,畅通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净月高新区区属国有企业——吉林省净发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净发集团”)积极探索,将下属15家子公司所拥有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与辨析。通过对数据梳理/治理、登记与确权、合规评估、经济利益及场景分析、成本归集与分摊、入表及披露等诸多环节严格的审核和确认,成功将数据资产纳入企业财务报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完成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工作、率先以区属企业为依托启动数据资产融资租赁、率先以区属旅游集团为依托启动数据资产化落地项目,在推动数据资源转化新质生产力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无论是农信股份,还是净发集团,企业数据资产成功入表的背后,离不开净月高新区的大力支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部署,落实吉林省委“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长春市“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净月高新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谋划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并打造“五大区”,“数据要素枢纽区”便是其中之一。
为加快“数据要素枢纽区”建设,净月高新区将企业数据资产化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引领并全力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化进程。利用自身的数字产业优势,净月高新区针对辖区内优质企业组织了多轮“数据要素市场与数据资产入表”专题培训,就当前政策、申请数据资产入表方法、意义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为企业提供了学习与咨询的平台。目前,已先后有150余家企业参加了培训。
同时,净月高新区还组织了专业“数商”与企业对接,通过对数据资源盘点、合规梳理、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数据资源入表以及数据产品交易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企业提高数据资产化和常态化增值运营能力,增强企业数据要素协同、放大、叠加、倍增效用,推动企业将数据产业化和资产化,快速实现数据资源入表,助力企业点“数”成“金”。
数字经济时代,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数据要素已成为先进且活跃的新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迎战新风口、竞速新赛道,接下来,净月高新区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化改革,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数据要素支撑低空经济发展,有力培育并壮大新质生产力。
同时,净月高新区也将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春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示范区发展优势,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目标,进一步整合发展资源和产业布局,建设以算谷、数谷、智谷、安谷、感知小镇为主的净月高新区数字经济“四谷一小镇”,以及包含“大数据深加工中心、数据资产服务辅导中心、数据要素确权登记中心、数据价值转移转化中心”在内的数据要素中心,包含“汽车大数据专区、农业大数据专区、健康大数据专区、文旅大数据专区”在内的产业数据专区。打造数字科技前沿创新高地、数字产业融合示范高地、数据要素市场生态高地,为数字长春贡献“净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