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携手人形机器人搏击万亿蓝海 国家高新区迎来政策机遇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3-26 点击:

  2023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年伊始,人形机器人再度进入业界视野——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六大方向产业,培育未来产业,重点打造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十类创新标志性产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前后不到三个月,人形机器人两次被写入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其科学价值、产业价值、应用价值和战略价值,可见一斑。业界因此称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的“政策元年”。
  
  从机器臂、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其产品不断迭代,其技术不断“进化”,其应用不断扩大,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身的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肩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的国家高新区,一直是我国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前沿阵地和相关产业的策源地、集聚地,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实施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划,高新区有责任,更有基础——
  
  一是产业主体庞大。2022年,177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达116556家,占国家高新区企业总数的56.6%。二是科研人员众多。国家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合计604.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23.1%;高新区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787.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30.1%。三是创新平台齐全。177家国家高新区内建设322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25家,占全国总数的89.9%;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531 家;技术转移机构2558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机构318家,占全国总数(425家)的74.8%。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78家,占国家级孵化器总数的62.4%;科技企业加速器1047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在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打造特色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等三个方面,布置了“实施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企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任务。
  
  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科创的主战场,任重道远,提前布局未来,是为了赢得未来。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
  
  万亿“蓝海”,波澜壮阔。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风口”上起舞,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抢抓政策机遇,国家高新区大有可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携手人形机器人搏击万亿蓝海 国家高新区迎来政策机遇

2024-03-2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3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2027年,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年伊始,人形机器人再度进入业界视野——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围绕六大方向产业,培育未来产业,重点打造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十类创新标志性产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前后不到三个月,人形机器人两次被写入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其科学价值、产业价值、应用价值和战略价值,可见一斑。业界因此称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的“政策元年”。
  
  从机器臂、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其产品不断迭代,其技术不断“进化”,其应用不断扩大,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身的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肩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的国家高新区,一直是我国人形机器人研发的前沿阵地和相关产业的策源地、集聚地,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实施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划,高新区有责任,更有基础——
  
  一是产业主体庞大。2022年,177家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达116556家,占国家高新区企业总数的56.6%。二是科研人员众多。国家高新区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合计604.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23.1%;高新区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787.1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30.1%。三是创新平台齐全。177家国家高新区内建设322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125家,占全国总数的89.9%;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531 家;技术转移机构2558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机构318家,占全国总数(425家)的74.8%。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78家,占国家级孵化器总数的62.4%;科技企业加速器1047家。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在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打造特色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等三个方面,布置了“实施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企业。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打造未来产业创新联合体。”等任务。
  
  国家高新区作为中国科创的主战场,任重道远,提前布局未来,是为了赢得未来。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00亿元。
  
  万亿“蓝海”,波澜壮阔。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风口”上起舞,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抢抓政策机遇,国家高新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