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宝鸡高新区:招才引智 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一流人才特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7-25 点击: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一体化推进引才、育才、留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6.3万人,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
 
  不拘一格,招贤纳智
 
  坚持人才先行,始终将人才引进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务”。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动态建立人才需求库,每年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给予最低2万、最高500万奖励。建立宝钛、国核锆业、红旗民爆等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0名,吸引国家部委、高校院所9名博士先后挂职,61名外籍专家“候鸟式”驻企破解技术瓶颈,全区从事研发人才达到3万人。
 
  搭建平台,激发活力
 
  注重平台搭建,使人才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先后与西安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家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校地合作,共建轻合金、快速制造中心及智能机床创新中心、应急救援无人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个。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钛产业学院、新材料与微动力创新研究院、陕西传感器产业学院等,创新开展“服务CTO”活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攻克固体火箭发动机数控车床加工、高强高韧超薄钛合金板材制备等一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全区专利申请总量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7个行业22种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优化服务,拴心留人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使人尽其才的环境成为保障发展的“第一要素”。出台钛谷人才聚集计划15条,建立中介引才、柔性引才等4项奖励政策,落实子女入学、就医通道、安居政策等,近两年累计兑现人才创新创业资金7000余万元,拨付111名区级拔尖人才生活补助200余万元。启动建设太公湖科创菁英园人才公寓、宝鸡市人民医院高新分院,组织开展“百名企业家东部行”“拔尖人才红色研学”“高层次人才疗养”等活动,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营造全市最优发展环境。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宝鸡高新区:招才引智 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一流人才特区

2023-07-2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一体化推进引才、育才、留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16.3万人,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
 
  不拘一格,招贤纳智
 
  坚持人才先行,始终将人才引进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务”。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动态建立人才需求库,每年发布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给予最低2万、最高500万奖励。建立宝钛、国核锆业、红旗民爆等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0名,吸引国家部委、高校院所9名博士先后挂职,61名外籍专家“候鸟式”驻企破解技术瓶颈,全区从事研发人才达到3万人。
 
  搭建平台,激发活力
 
  注重平台搭建,使人才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以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先后与西安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30家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校地合作,共建轻合金、快速制造中心及智能机床创新中心、应急救援无人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0个。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钛产业学院、新材料与微动力创新研究院、陕西传感器产业学院等,创新开展“服务CTO”活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攻克固体火箭发动机数控车床加工、高强高韧超薄钛合金板材制备等一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全区专利申请总量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7个行业22种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优化服务,拴心留人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使人尽其才的环境成为保障发展的“第一要素”。出台钛谷人才聚集计划15条,建立中介引才、柔性引才等4项奖励政策,落实子女入学、就医通道、安居政策等,近两年累计兑现人才创新创业资金7000余万元,拨付111名区级拔尖人才生活补助200余万元。启动建设太公湖科创菁英园人才公寓、宝鸡市人民医院高新分院,组织开展“百名企业家东部行”“拔尖人才红色研学”“高层次人才疗养”等活动,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营造全市最优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