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高新区:加快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建设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16 点击:

  6月15日,高新区举办2023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高新区加快建设京津冀特色“细胞谷”有关情况。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林出席并做主题发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天津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凤英、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高新区生物医药局局长赵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高新区党建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主持。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区“113X”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高新区围绕创新药物、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等领域,合理谋划、深度布局,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上升级加力。同时,在空间载体、专业人才、政策创新、金融赋能等方面,高新区综合统筹协调资源要素,逐步完善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作为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的重要承载地,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围绕细胞产业,加快建设承载细胞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能级平台,加强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研究,加速战略性、综合性产业成果转化。
 
  韩林表示,今年1-4月,天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2.8%。在全国211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作为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的重要承载地,目前已集聚相关产业40余家,涵盖细胞提取制备、细胞存储、质控检验、研发生产、应用转化、冷链物流等全细胞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依托“一核一带一圈”产业空间布局,启动“一实验室、两基地、四中心”的科创平台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建设“细胞谷”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抓手,以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九条”政策为契机,在原始创新、产业转化、先行先试、检验检测、科学监管等方向实现全面布局。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聚焦药物创新、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四大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产业链条完善的生物医药聚集地与行业制高点,加快提升“细胞谷”的产业能级规模,加快21万平方米专业载体建设,构建“创新链”到“产业链”完整闭环,为全市、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在发布会上介绍,自2021年11月16日正式揭牌成立以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积极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多元人才培育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精准布局50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引入7位院士、近20位杰青、优青担任首席,汇聚团队成员700余名;与百普赛斯、中源协和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构建“创新链”到“产业链”全链条的转化生态体系。下一步,实验室将把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一体部署,打造“科研转化-工艺开发-临床研究-质控评价-材料供应”的转化体系,推动高水平科研突破产出,推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凤英就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情况进行发布。她表示,和创生物是天津市科技局和高新区重点打造的细胞产业创新型集群和细胞谷最重要的第三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承担技术创新、产品创制的同时,还承担着新型研发创新载体发展运营模式、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等全方位的创新任务。自成立以来,和创生物始终以细胞产品的产业转化为终极目标,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细胞及基因治疗(CGT)技术服务,打通细胞产业发展全链条,充分发挥产业联动优势,助力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高新区与海河产业基金合作设立了信创产业、新动能、生物医药产业3支主力母基金及多支产业基金,已初步形成产业母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天使创投基金全链条基金体系。今年3月高新区生物医药母基金完成注册设立,进一步在金融赋能的角度帮助高新区补齐生物医药创新要素,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力度。未来,海河产业基金将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添秤”。
 
  会上,高新区生物医药局局长赵晶发布了高新区细胞基因产业首批“十大产业发展平台”,分别为:一是细胞存储平台;二是流式细胞平台;三是细胞产品临床前评价平台;四是细胞药效学研究平台;五是细胞GMP中试平台;六是细胞产品临床转化平台;七是细胞第三方质控检验平台;八是外泌体以及类器官研究平台;九是免疫细胞药物平台;十是细胞基因诊断平台。“十大产业发展平台”聚焦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转化应用研究的各关键环节,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上下游结合的完整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转化链”,打造“研发+转化+生产”的全链条生态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助力高新区细胞及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全市“十项行动”部署,扎实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落地实施,持续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主引擎”“增长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在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高地、战新产业集聚区、北方一流科创城上展现高新之为,谱写“高新”华章。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高新区:加快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建设

2023-06-1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6月15日,高新区举办2023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高新区加快建设京津冀特色“细胞谷”有关情况。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林出席并做主题发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天津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凤英、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高新区生物医药局局长赵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高新区党建工作部有关负责同志主持。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区“113X”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高新区围绕创新药物、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等领域,合理谋划、深度布局,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上升级加力。同时,在空间载体、专业人才、政策创新、金融赋能等方面,高新区综合统筹协调资源要素,逐步完善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作为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的重要承载地,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十项行动”,特别是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对产业发展的要求,围绕细胞产业,加快建设承载细胞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能级平台,加强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研究,加速战略性、综合性产业成果转化。
 
  韩林表示,今年1-4月,天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2.8%。在全国211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作为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的重要承载地,目前已集聚相关产业40余家,涵盖细胞提取制备、细胞存储、质控检验、研发生产、应用转化、冷链物流等全细胞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依托“一核一带一圈”产业空间布局,启动“一实验室、两基地、四中心”的科创平台体系建设,以高质量建设“细胞谷”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抓手,以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九条”政策为契机,在原始创新、产业转化、先行先试、检验检测、科学监管等方向实现全面布局。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聚焦药物创新、细胞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四大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产业链条完善的生物医药聚集地与行业制高点,加快提升“细胞谷”的产业能级规模,加快21万平方米专业载体建设,构建“创新链”到“产业链”完整闭环,为全市、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在发布会上介绍,自2021年11月16日正式揭牌成立以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积极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发展、多元人才培育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精准布局50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引入7位院士、近20位杰青、优青担任首席,汇聚团队成员700余名;与百普赛斯、中源协和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构建“创新链”到“产业链”全链条的转化生态体系。下一步,实验室将把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一体部署,打造“科研转化-工艺开发-临床研究-质控评价-材料供应”的转化体系,推动高水平科研突破产出,推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凤英就天津市细胞技术创新中心情况进行发布。她表示,和创生物是天津市科技局和高新区重点打造的细胞产业创新型集群和细胞谷最重要的第三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承担技术创新、产品创制的同时,还承担着新型研发创新载体发展运营模式、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等全方位的创新任务。自成立以来,和创生物始终以细胞产品的产业转化为终极目标,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细胞及基因治疗(CGT)技术服务,打通细胞产业发展全链条,充分发挥产业联动优势,助力我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高新区与海河产业基金合作设立了信创产业、新动能、生物医药产业3支主力母基金及多支产业基金,已初步形成产业母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天使创投基金全链条基金体系。今年3月高新区生物医药母基金完成注册设立,进一步在金融赋能的角度帮助高新区补齐生物医药创新要素,加大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力度。未来,海河产业基金将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添秤”。
 
  会上,高新区生物医药局局长赵晶发布了高新区细胞基因产业首批“十大产业发展平台”,分别为:一是细胞存储平台;二是流式细胞平台;三是细胞产品临床前评价平台;四是细胞药效学研究平台;五是细胞GMP中试平台;六是细胞产品临床转化平台;七是细胞第三方质控检验平台;八是外泌体以及类器官研究平台;九是免疫细胞药物平台;十是细胞基因诊断平台。“十大产业发展平台”聚焦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转化应用研究的各关键环节,形成了从基础到临床、上下游结合的完整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转化链”,打造“研发+转化+生产”的全链条生态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助力高新区细胞及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全市“十项行动”部署,扎实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落地实施,持续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主引擎”“增长极”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在全力打造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高地、战新产业集聚区、北方一流科创城上展现高新之为,谱写“高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