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聚焦“百千万工程”|高新区发展建设局:追“高”逐“新”,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3-31 点击:

  3月23日,坡头区举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雄鹰擂台赛,16个区直单位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同台“切磋比武”,结合重点工作,晒思路比经验,拼实力展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本次“坡头发布”采访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局长陈黎明,深入了解该局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问
 
  日前,坡头区起草《坡头区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和《坡头区深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综合评价体系》,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如何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
 
  答
 
  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在推进湛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高新区发展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为抓手,认真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开展“竞标争先、比学赶超”行动,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提速。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五园共建”要求,深入研究五大园区产业环境、发展目标、功能布局、项目支撑、政策支持等,根据园区地形情况、城镇开发边界等情况,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开发时序,编制接地气、可实施的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定向稳舵。目前,已经收集了海东园区规划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等前期资料,将聘请第三方编制湛江国家高新区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完善园区配套项目建设。高新区发展建设局按照湛江湾实验室6月份搬迁入驻的时间倒排,加快推进该片区路网、通讯、燃气、供水、供电、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目前,路网一期项目已完工,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8%,计划在今年10月份完工。湛江湾实验室生活污水临时处理设施项目可于近期启动建设,燃气供应问题也将通过设立临时供气点解决,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室、人才公寓项目的使用。同时,争取国家专项债支持,启动实验室片区范围内的运动公园、垃圾中转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坚持服务至上,保障园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继续采取一线推动、全程跟办的工作方法,积极与坡头区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交通、科技产业园等部门对接,为园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审批手续服务,全力帮助项目单位破解施工难题,现场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项目单位吃下“定心丸”,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新优势。
 
  问
 
  目前,高新区已经取得哪些发展成效?
 
  答
 
  创新创业资源加快集聚,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海东园区湛江高新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吸引中国软件、鸿博微电子等18家企业入园孵化。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分中心2家、国家级相关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2家,广东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企业研发机构78家(其中省级29家、市级49家),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4家)、众创空间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2个)。
 
  区域协同合作加深,形成开放创新发展局面。主动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鹏城实验室湛江办事处入驻湛江国家高新区海创中心园区,建设“湛江海洋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基地”,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开源创新平台鹏城云脑—湛江分中心,联合举办2022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引进珠海华发集团在海东园区建设创新产业新城,湛珠联动发展进入新阶段。
 
  产城融合深入发展,营造优质园区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海东园区全面启动5000亩土地征收,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配套不断优化,高新区共拥有6所重点高中、14所初中、小学学校,1所国际学校,还有2所中学正在建设,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计划2023年9月建成招生;拥有1家二级甲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计划2023年6月建成;区文化活动中心、怡海公园已建成,城市配套日益完善。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平台+政策”优势叠加发展。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市级联席会议,统筹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市科技局牵头拟定《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高新区管委会制定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构建具有湛江高新区特色的“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问
 
  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高新区发展建设工作将怎样推进?
 
  答
 
  湛江国家高新区海东园区将成为湛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区、招商选资的承载区。
 
  下一步,依托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和湛江湾实验室两大科研机构,以中海油和聚鑫新能源等领军企业和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为龙头,构建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电子信息为核心的,3+N产业体系。结合海东新区、采取城区模式而非园区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作为未来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节点,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的背景,以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和企业,创造集研发、技术开发与转化、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空间体系,真正成为“创新型科技园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聚焦“百千万工程”|高新区发展建设局:追“高”逐“新”,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2023-03-3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3月23日,坡头区举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雄鹰擂台赛,16个区直单位围绕“百千万工程”主题同台“切磋比武”,结合重点工作,晒思路比经验,拼实力展姿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本次“坡头发布”采访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局长陈黎明,深入了解该局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问
 
  日前,坡头区起草《坡头区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和《坡头区深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综合评价体系》,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如何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
 
  答
 
  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两篇文章做实做好。在推进湛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中,高新区发展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为抓手,认真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高新区发展建设局开展“竞标争先、比学赶超”行动,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大提速。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五园共建”要求,深入研究五大园区产业环境、发展目标、功能布局、项目支撑、政策支持等,根据园区地形情况、城镇开发边界等情况,分近期、中期和远期开发时序,编制接地气、可实施的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定向稳舵。目前,已经收集了海东园区规划研究、产业发展规划、首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等前期资料,将聘请第三方编制湛江国家高新区产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完善园区配套项目建设。高新区发展建设局按照湛江湾实验室6月份搬迁入驻的时间倒排,加快推进该片区路网、通讯、燃气、供水、供电、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目前,路网一期项目已完工,二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8%,计划在今年10月份完工。湛江湾实验室生活污水临时处理设施项目可于近期启动建设,燃气供应问题也将通过设立临时供气点解决,能够有效保障实验室、人才公寓项目的使用。同时,争取国家专项债支持,启动实验室片区范围内的运动公园、垃圾中转站、消防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
 
  坚持服务至上,保障园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继续采取一线推动、全程跟办的工作方法,积极与坡头区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交通、科技产业园等部门对接,为园区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程代办审批手续服务,全力帮助项目单位破解施工难题,现场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项目单位吃下“定心丸”,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新优势。
 
  问
 
  目前,高新区已经取得哪些发展成效?
 
  答
 
  创新创业资源加快集聚,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海东园区湛江高新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吸引中国软件、鸿博微电子等18家企业入园孵化。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分中心2家、国家级相关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2家,广东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企业研发机构78家(其中省级29家、市级49家),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其中国家级1家、市级4家)、众创空间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2个)。
 
  区域协同合作加深,形成开放创新发展局面。主动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鹏城实验室湛江办事处入驻湛江国家高新区海创中心园区,建设“湛江海洋科技研究与产业化基地”,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开源创新平台鹏城云脑—湛江分中心,联合举办2022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引进珠海华发集团在海东园区建设创新产业新城,湛珠联动发展进入新阶段。
 
  产城融合深入发展,营造优质园区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海东园区全面启动5000亩土地征收,各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配套不断优化,高新区共拥有6所重点高中、14所初中、小学学校,1所国际学校,还有2所中学正在建设,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计划2023年9月建成招生;拥有1家二级甲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计划2023年6月建成;区文化活动中心、怡海公园已建成,城市配套日益完善。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平台+政策”优势叠加发展。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建立市级联席会议,统筹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市科技局牵头拟定《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高新区管委会制定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构建具有湛江高新区特色的“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问
 
  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高新区发展建设工作将怎样推进?
 
  答
 
  湛江国家高新区海东园区将成为湛江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区、招商选资的承载区。
 
  下一步,依托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和湛江湾实验室两大科研机构,以中海油和聚鑫新能源等领军企业和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研发基地为龙头,构建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电子信息为核心的,3+N产业体系。结合海东新区、采取城区模式而非园区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作为未来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节点,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海洋城市的背景,以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和企业,创造集研发、技术开发与转化、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空间体系,真正成为“创新型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