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荆门高新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3-28 点击:

  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聚焦打造“3551”产业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技术合同交易金额16.43亿元,较上年度实现翻番。全区以荆门市约4%的国土面积、15%的人口,贡献了全市55%的税收、67%的进出口、72%的重大工业经济增长。
 
  创新主体“大排量”推动助力集群“走得更快”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实施“走遍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服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抓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走访全覆盖。
 
  2022年,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达到175家,6家企业入库“新物种”企业,全区“新物种”企业达到12家。
 
  其中,格林美荆门产值达到260亿元,较去年增长40%;亿纬锂能6个区同时开建,全年产值达到174亿元,较去年翻番,带动了新宙邦、百杰瑞、吉和昌等一批链上原有企业扩量增效和科达利、恩捷、大族激光等一批链上的上市公司慕名而来;近30家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在高新区聚集,已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具备年产值300亿元的锂电集群规模和1400亿元的锂电行业产能。
 
  2022年,高新区成功获批湖北省动力储能电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火炬动力储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平台“双涡轮”提质助力企业“跑得更轻”
 
  去年以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立足产业技术需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布局。全区搭建了产业共性平台,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实验室成功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9家企业成功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亿纬动力绩效获评优秀;固润科技的光固化材料中试基地、美辰环保磷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成功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累计为省内外5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化检验检测相关服务;一润咨询公司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基层站点;荆楚理工成功晋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兴花孵化器成功申报为省级众创空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7%,同比增长7%。
 
  此外,全区还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清单326项、需求清单51项、应用清单49项。促成42家企业与北大、清华、华科、武大、武汉理工等50个高校院所建立了“飞地合作”关系。
 
  创新生态“加油站”赋能助力产业“飞的更高”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实施百亿工程、打造千亿产业,构建“3551”产业体系。“3”,即打造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第一个“5”,建成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原料药、体育用品、防水材料、现代物流等5个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第二个“5”,培育玲珑轮胎、盈德气体、航特装备、润都药业等一批50亿企业;“1”,在全市打造100家以上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聚焦“3551”产业计划,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路径,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成功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个,其中市级重大项目4个,累计争取资金1821.26万元。
 
  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企校合作、定向培育等多种方式聚集人才资源。推荐亿纬动力、格林美申报“省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引进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42名,建立48名涵盖食品安全、新能源、化工等11个领域的区级科技专家库。玲珑轮胎、格林美等25家企业招录科研助理334个,2人荣获2022年荆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高新区还出台《掇刀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科技项目从推荐、评审、验收到动态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
 
  下一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将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跨越发展,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荆门高新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023-03-2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聚焦打造“3551”产业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技术合同交易金额16.43亿元,较上年度实现翻番。全区以荆门市约4%的国土面积、15%的人口,贡献了全市55%的税收、67%的进出口、72%的重大工业经济增长。
 
  创新主体“大排量”推动助力集群“走得更快”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实施“走遍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服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抓手,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走访全覆盖。
 
  2022年,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达到175家,6家企业入库“新物种”企业,全区“新物种”企业达到12家。
 
  其中,格林美荆门产值达到260亿元,较去年增长40%;亿纬锂能6个区同时开建,全年产值达到174亿元,较去年翻番,带动了新宙邦、百杰瑞、吉和昌等一批链上原有企业扩量增效和科达利、恩捷、大族激光等一批链上的上市公司慕名而来;近30家锂电行业头部企业在高新区聚集,已形成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具备年产值300亿元的锂电集群规模和1400亿元的锂电行业产能。
 
  2022年,高新区成功获批湖北省动力储能电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火炬动力储能电池特色产业基地。
 
  创新平台“双涡轮”提质助力企业“跑得更轻”
 
  去年以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立足产业技术需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布局。全区搭建了产业共性平台,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实验室成功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9家企业成功备案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亿纬动力绩效获评优秀;固润科技的光固化材料中试基地、美辰环保磷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成功备案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累计为省内外5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化检验检测相关服务;一润咨询公司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基层站点;荆楚理工成功晋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兴花孵化器成功申报为省级众创空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7%,同比增长7%。
 
  此外,全区还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清单326项、需求清单51项、应用清单49项。促成42家企业与北大、清华、华科、武大、武汉理工等50个高校院所建立了“飞地合作”关系。
 
  创新生态“加油站”赋能助力产业“飞的更高”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实施百亿工程、打造千亿产业,构建“3551”产业体系。“3”,即打造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第一个“5”,建成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原料药、体育用品、防水材料、现代物流等5个百亿特色产业集群;第二个“5”,培育玲珑轮胎、盈德气体、航特装备、润都药业等一批50亿企业;“1”,在全市打造100家以上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聚焦“3551”产业计划,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路径,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成功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个,其中市级重大项目4个,累计争取资金1821.26万元。
 
  高新区通过政策引导、企校合作、定向培育等多种方式聚集人才资源。推荐亿纬动力、格林美申报“省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引进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42名,建立48名涵盖食品安全、新能源、化工等11个领域的区级科技专家库。玲珑轮胎、格林美等25家企业招录科研助理334个,2人荣获2022年荆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高新区还出台《掇刀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科技项目从推荐、评审、验收到动态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
 
  下一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将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跨越发展,奋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