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淮北高新区加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07 点击:

  立足主战场,敢为先行者,勇当排头兵。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深入开展“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专项行动,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和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01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2022年,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9%,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3%,实现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高新区全年新签约工业项目6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5%。新开工工业项目4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至10亿元项目4个。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3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9%,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1亿至5亿元项目17个。总投资50亿元的银邦年产35万吨新能源车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项目,高新区从获得项目信息到签约落地仅用10天时间,创造了“双招双引”新速度。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完成全市首例“拿地即开工”项目,完成全市首例对社会简易低风险项目勘察费及施工图审查费减免,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出台多项惠企政策,对企业接入供电、蒸汽等费用进行补贴,真金白银帮扶企业发展。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近4亿元,增加现金流2.1亿元,帮助招工引才3116人。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授权专利885项。相邦材料认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理士新能源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众泰机电获批省工业设计中心。陶铝新材料国家级专利导航基地顺利获批,陶铝研究院积极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中意胶带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转子活塞空压机项目样机成功在淮试制生产。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龙湖园区、新区用地布局。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使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其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龙湖园区市政道路白改黑、雨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完工。科创中心、邻里中心、启航广场以及园区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均主体完工。坚持亩均论英雄改革,有序处置“低效用地”15家,盘活土地1235.65亩。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业用地8宗、735.65亩全部以“标准地”模式出让,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高质量发展保障有力。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制度,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深入排查复查,推动整改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多部门联合处置欠薪机制,一年来化解欠薪积案5件,清欠农民工工资1314万元,涉及农民工410人,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淮北高新区加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3-02-0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立足主战场,敢为先行者,勇当排头兵。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北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深入开展“找差距、改作风、强担当、争先进”专项行动,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取得显著成效,多项工作和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01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2022年,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9.9%,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1.3%,实现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高新区全年新签约工业项目6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5%。新开工工业项目4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亿至10亿元项目4个。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38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9%,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1亿至5亿元项目17个。总投资50亿元的银邦年产35万吨新能源车用再生低碳铝热传输材料项目,高新区从获得项目信息到签约落地仅用10天时间,创造了“双招双引”新速度。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完成全市首例“拿地即开工”项目,完成全市首例对社会简易低风险项目勘察费及施工图审查费减免,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出台多项惠企政策,对企业接入供电、蒸汽等费用进行补贴,真金白银帮扶企业发展。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近4亿元,增加现金流2.1亿元,帮助招工引才3116人。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推荐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授权专利885项。相邦材料认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理士新能源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众泰机电获批省工业设计中心。陶铝新材料国家级专利导航基地顺利获批,陶铝研究院积极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中意胶带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转子活塞空压机项目样机成功在淮试制生产。
 
  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龙湖园区、新区用地布局。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使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其配套设施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龙湖园区市政道路白改黑、雨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完工。科创中心、邻里中心、启航广场以及园区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均主体完工。坚持亩均论英雄改革,有序处置“低效用地”15家,盘活土地1235.65亩。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业用地8宗、735.65亩全部以“标准地”模式出让,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高质量发展保障有力。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制度,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深入排查复查,推动整改到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多部门联合处置欠薪机制,一年来化解欠薪积案5件,清欠农民工工资1314万元,涉及农民工410人,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