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滨海高新区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四大高地”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1-19 点击:

  1月17日,高新区在渤龙湖科技园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任务。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管委会副主任陈进红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党委副书记张晨光主持会议。高新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海泰控股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高新区重点企业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受邀参会。海光信息、鲲鹏信息、百士吉负责同志,经发局、新经济局、党建部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坚持以“迎盛会”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速提质提效”中,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持续领跑经济发展。高新区2022年GDP预计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5%;规上营利性服务活动营业收入增长27.2%;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2%;外贸进出口增长12.3%,在稳经济大盘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的63.2%和51%;高技术服务业及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95%,持续走在新区前列。二是加速释放创新动能。2022年,高新区主要创新指标继续领跑全市,国家高企预计达到2200家,入库国科小1906家,雏鹰企业1076家,瞪羚企业71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57家,科技型上市企业累计14家。信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获批博士后工作站,全市第6家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和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落户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60余家企业凭借创新积分获银行授信2.6亿元。获批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成功实现高新区扩容,由55.24平方公里扩容至249.4平方公里,迈入“一区多园”发展新阶段。三是提速构建产业生态。全年考核口径招商落地项目1132个,总投资3039亿元,全年五条产业链完成营收1958.7亿元,增长22.7%,推动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中环DW三期、津村制药中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麒麟发布全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openKylin,成立全国首个“政产学研金”模式飞地孵化器。特色“细胞谷”全面推进,出台生物医药产业和细胞及基因治疗“双九条”政策。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年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地重大项目12个。四是纵深推进深化改革。完成新一轮法定机构改革,体制机制深度重塑,干部队伍持续优化,考核评价纵深推进,野战军精神持续迸发。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闲置资产盘活,加快海洋科技园社会职能剥离,支撑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完善招商体系,成立高新区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实施全员招商改革。五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2022年底实有企业主体同比增长8.3%。创新“涉外保函+建设期融资”模式,助推企业“走出去”。出台高新区92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新经济八条”“科企六条”等专项政策。区域配套环境持续提升,加快推动塘沽一中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六是全面引领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巩固和拓展结对共建活动。统筹推进机关、两新、国企、社区党建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荐重点人才项目42人(家),持有白金卡领军人才达到160余人。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十项行动”的起步之年。高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之因,以打造“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为目标,以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为重点,聚力打造高新区创新、产业、改革、治理的“四大高地”。
 
  一是着力打造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做大做强创新底盘,加快提升创新能级。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三大海河实验室建设。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积极承接北京资源,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高地,打造天津版“中关村”。
 
  二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持续谋划推动十亿、百亿级重大实体制造业项目落户。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细胞谷”,加快打造一批有灵魂、有主题的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加快布局脑机接口、空天利用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推动TCL北方总部、元旭半导体、津村中药产业基地、滨海新能源基地建设等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
 
  三是着力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改革高地。加快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项目资源导入。做好高新区扩容“后半篇文章”,优化完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编制实施协同发展规划,打造全市的“创新共同体”。持续深化法定机构改革,强化“按绩取酬”理念,建立重大招商贡献专项奖励机制,开展“干部能力提升计划”。
 
  四是着力打造治理能力和体系全面提升的治理高地。加快智慧高新建设,做深做实做精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强调,奋斗创造未来,实干铸就辉煌。要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持续在“统、能、干”上升级加力,不断提升野战军队伍的凝聚力、胜任力、战斗力。春节期间要驰而不息抓好区域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值班维稳、节日慰问等工作。春节后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意识,确保招商工作、项目建设、经济运行、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坚强领导下,锚定打造国家自创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的目标定位,团结奋斗,创新实干,加快打造“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美丽“滨城”作出高新贡献。
 
  会议在华苑科技园设分会场。高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中层干部,海泰控股集团党办、总经办主要负责同志,国资公司、未来科技城开发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各驻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滨海高新区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四大高地”

2023-01-19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1月17日,高新区在渤龙湖科技园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任务。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夏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管委会副主任陈进红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党委副书记张晨光主持会议。高新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海泰控股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高新区重点企业代表、高层次人才代表受邀参会。海光信息、鲲鹏信息、百士吉负责同志,经发局、新经济局、党建部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高新区坚持以“迎盛会”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速提质提效”中,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持续领跑经济发展。高新区2022年GDP预计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5%;规上营利性服务活动营业收入增长27.2%;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3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2%;外贸进出口增长12.3%,在稳经济大盘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的63.2%和51%;高技术服务业及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95%,持续走在新区前列。二是加速释放创新动能。2022年,高新区主要创新指标继续领跑全市,国家高企预计达到2200家,入库国科小1906家,雏鹰企业1076家,瞪羚企业71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57家,科技型上市企业累计14家。信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获批博士后工作站,全市第6家海河实验室—脑机交互和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落户高新区。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60余家企业凭借创新积分获银行授信2.6亿元。获批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成功实现高新区扩容,由55.24平方公里扩容至249.4平方公里,迈入“一区多园”发展新阶段。三是提速构建产业生态。全年考核口径招商落地项目1132个,总投资3039亿元,全年五条产业链完成营收1958.7亿元,增长22.7%,推动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中环DW三期、津村制药中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麒麟发布全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openKylin,成立全国首个“政产学研金”模式飞地孵化器。特色“细胞谷”全面推进,出台生物医药产业和细胞及基因治疗“双九条”政策。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年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地重大项目12个。四是纵深推进深化改革。完成新一轮法定机构改革,体制机制深度重塑,干部队伍持续优化,考核评价纵深推进,野战军精神持续迸发。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闲置资产盘活,加快海洋科技园社会职能剥离,支撑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完善招商体系,成立高新区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实施全员招商改革。五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2022年底实有企业主体同比增长8.3%。创新“涉外保函+建设期融资”模式,助推企业“走出去”。出台高新区92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新经济八条”“科企六条”等专项政策。区域配套环境持续提升,加快推动塘沽一中等民生项目的建设。六是全面引领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巩固和拓展结对共建活动。统筹推进机关、两新、国企、社区党建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荐重点人才项目42人(家),持有白金卡领军人才达到160余人。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十项行动”的起步之年。高新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之因,以打造“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为目标,以加快建设“两谷”“三实验室”为重点,聚力打造高新区创新、产业、改革、治理的“四大高地”。
 
  一是着力打造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高地。做大做强创新底盘,加快提升创新能级。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三大海河实验室建设。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积极承接北京资源,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高地,打造天津版“中关村”。
 
  二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持续谋划推动十亿、百亿级重大实体制造业项目落户。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细胞谷”,加快打造一批有灵魂、有主题的产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加快布局脑机接口、空天利用等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推动TCL北方总部、元旭半导体、津村中药产业基地、滨海新能源基地建设等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投产。
 
  三是着力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改革高地。加快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项目资源导入。做好高新区扩容“后半篇文章”,优化完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编制实施协同发展规划,打造全市的“创新共同体”。持续深化法定机构改革,强化“按绩取酬”理念,建立重大招商贡献专项奖励机制,开展“干部能力提升计划”。
 
  四是着力打造治理能力和体系全面提升的治理高地。加快智慧高新建设,做深做实做精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持续提高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会议强调,奋斗创造未来,实干铸就辉煌。要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持续在“统、能、干”上升级加力,不断提升野战军队伍的凝聚力、胜任力、战斗力。春节期间要驰而不息抓好区域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值班维稳、节日慰问等工作。春节后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意识,确保招商工作、项目建设、经济运行、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坚强领导下,锚定打造国家自创区“升级版”和“北方一流科技城”的目标定位,团结奋斗,创新实干,加快打造“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新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美丽“滨城”作出高新贡献。
 
  会议在华苑科技园设分会场。高新区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及中层干部,海泰控股集团党办、总经办主要负责同志,国资公司、未来科技城开发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各驻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