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高新区:以“小而精”空间做“高而新”文章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21 点击:次
白下高新区以2.29平方公里的小空间,做创新大文章,连续七年在江苏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保持第一方阵,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江苏省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江苏省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等多项荣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白下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激活改革发展新动能,在“云大智物”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开辟车联网等新兴赛道,携手高校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制造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高品质科创载体,倾力打造产业更强、服务更优、人才更集聚的创新高地。
以空间整合造就新空间
有限的地理空间,如何走出无限的创新空间?2017年11月开始,白下高新区进一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先后纳入南工院金蝶大学科技园、紫荆科技园(5311厂)、光华科技园、中航科技城、金陵智造创新带等科创园区,打破创新孤岛,形成“一区引领、多园发力、平台支撑”的总体架构。
9月17日,南理工·秦淮数字经济创新湾揭牌。这一创新湾将充分发挥南理工在数字经济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智能设备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主的湾区产业形态。各园区错位发展,不断提升创新坪效。白下高新区利用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发展契机,加大招引力度重点发展车联网等产业;悦动门西产业园充分发挥联通物联网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物联网产业;南航创新湾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产业。
汇聚强企人才,显现产业生态吸附效应。白下高新区现有企业3300余家,其中上市公司28家、高新技术企业349家、培育独角兽企业14家、瞪羚企业28家、新研机构17家,已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工程研究中心26家。2021年,云创大数据公司成为首批登陆北交所的唯一一家南京企业。园区不断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已集聚院士10人、国家级重点工程专家20人。
以全域创新注入新活力
目前,蓝旗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在进行中,计划打造成为“秦淮硅巷”展示窗口。这处老旧街区通过改造沿街店牌店招、提升沿街景观、打造智慧街巷,在明年初实现华丽变身。
2018年,为破解老城创新创业难题,白下高新区打破空间瓶颈,探索建设秦淮硅巷,对现有老写字楼、老厂房、棚户区加以改造,释放创新空间,嵌入式容纳大街小巷创新创业者,为老城区找到了一条突破空间瓶颈、推动科创发展的创新之路。
秦淮硅巷建设以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一批创新生态项目快速推进、一批城市功能提升项目见实效。累计新增国际创新广场等高品质载体100.36万平方米、科技型企业927家;已形成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链;引入、培育中国联通物联网总部、中航金城集团国家级无人机产业基地、投资达50亿元的OPPO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金陵智造研究院等重点产业项目;与南航、南理工、55所等高校院所共建新研机构11家。
创新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集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等功能为一体,每年引进科技企业超30家;南理工数字经济创新湾区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军民融合产业,优化全区新兴产业布局。
秦淮硅巷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在2021年度南京城市硅巷建设绩效评价中位列全市第一,连续3年拔得头筹,在全市形成示范引领。
以党建引领增强新动力
白下高新区坚持党建与产业发展“互促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已建成的紫云智慧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将党群服务中心拓展为紫云科技CBD党建空间,秦淮硅巷部党支部积极探索“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基层党组织共建模式,与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市仲裁委等共建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随着党建在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发挥,白下高新区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省省级高新区中第一家挂牌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实体化运作,承接47项行政审批权限,集中为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全链式”审批服务,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园区启动“智慧园区”项目,建成“1+X”公共服务中心及线上云平台,构筑“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提供60余项科技服务产品,涵盖公共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等10项专业领域,打造“按需服务、全程覆盖、智慧支撑、广域辐射”的特色服务模式。同时,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为在孵企业提供研发、检测、中试等公共技术平台,为专业孵化器打造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种子”孵育为“产业大树”,白下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孵化器为重点、众创空间互为补充的创新创业孵化集群,现有18个孵化器(国家级3个)、20个众创空间(国家级2个)。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白下高新区致力于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宣传,围绕“再造一个白下高新”蓝图愿景,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培育科创森林,奋力奔跑在科技创新的阳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