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湖北襄阳四年新增3个高新区!研究表明:本市重要程度进一步显现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06 点击:

  湖北襄阳高新区矩阵加快壮大!数量位居汉江流域第一!
 
  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等4单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至此,全省高新区方阵成员增至3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分别是12、24家。
 
  经中襄号不完全统计,地处于襄阳地区的省级及以上高新区已增加到4个,分别是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老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襄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襄阳高新区数量和规模均位居汉江流域首位,展现出湖北省对襄阳地区一如既往地超高重视程度。
 
  值得表扬的是,襄阳国家级高新区连续多年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自中央2021年确定襄阳为中部地区重点城市,并作出新时期支持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决定后,襄阳国家级高新区提出了冲刺全国高新区20强的新目标,此举魄力和接地气的一面深深打动市民,极大限度地激发群众斗志,为襄阳市进一步提升在湖北省及中央层面的重要程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市支持襄城高新区发展,建设联结“大襄南”经济区的引擎之心!
 
  研究表明,省政府批复襄城高新区是落实襄阳“引领汉江流域发展、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等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动能和比选优势、综合竞争力。这项举措或是省政府支持襄阳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一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深远谋略之一,对襄阳建成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以及整个襄阳都市圈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认为,襄城高新区作为“大襄南”地区的第一个高新区和首善之区的经济龙头,战略地位和发展空间、澎湃潜能对襄阳市南部地区尤为明显,具备承担“襄宜南”一体化桥头堡、襄阳“一江三岸”现代沿江都市门户暨襄城高新区~东津新区南部片区~襄州区鹿门山片区组群的火车头引擎驱动功能。
 
  湖北襄阳四年获批3个高新区!战略重要程度呈迅速上升趋势!
 
  据中襄号了解,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被定名为襄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四年来襄阳地区获省政府认定的第3个省级高新区。2018年至今,省政府先后发布鄂政函〔2018〕185号、鄂政函〔2018〕186号文件,同意在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别定名为老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2年,省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认定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截至目前襄阳市高新区达到4个,实力居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同类第一方阵,标志着襄阳在省内、区域内和国内重要程度上升到新的高度,并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前景越来越明朗!
 
  据业外人士分析,新增高能级平台~省级高新区是襄城区乃至襄阳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预兆,可参考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功案例。2018年12月25日,省政府同意在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名为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0年7月22日,省政府批复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同意枣阳经开区(省级)面积增加2309.88公顷至2887.77公顷,一举成为“襄十随神”城市群面积最大的省级开发区;2021年6月17日,国办函【2021】64号文件公布,国务院批准同意枣阳省级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此时起,枣阳新增“鄂豫交界县域首个国家级经开区”头衔。同时,老河口也完成了省级高新区和扩区调区工作,现提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建成后将是襄阳地区的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
 
  按照湖北开发区发展史总结,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大致会有两个必要步骤,即扩大面积、叠加省级高新区配置。今年来,襄阳市及湖北省大力支持襄城区比照高水平城市龙头城区建设,先后完成襄城经开区扩区调区、省级高新区认定等重要工作。相关领导介绍,襄城开发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后将成为襄阳地区第三个国家级经开区和五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湖北襄阳四年新增3个高新区!研究表明:本市重要程度进一步显现

2022-12-0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湖北襄阳高新区矩阵加快壮大!数量位居汉江流域第一!
 
  近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等4单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政策。至此,全省高新区方阵成员增至3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区分别是12、24家。
 
  经中襄号不完全统计,地处于襄阳地区的省级及以上高新区已增加到4个,分别是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老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襄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襄阳高新区数量和规模均位居汉江流域首位,展现出湖北省对襄阳地区一如既往地超高重视程度。
 
  值得表扬的是,襄阳国家级高新区连续多年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自中央2021年确定襄阳为中部地区重点城市,并作出新时期支持襄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决定后,襄阳国家级高新区提出了冲刺全国高新区20强的新目标,此举魄力和接地气的一面深深打动市民,极大限度地激发群众斗志,为襄阳市进一步提升在湖北省及中央层面的重要程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市支持襄城高新区发展,建设联结“大襄南”经济区的引擎之心!
 
  研究表明,省政府批复襄城高新区是落实襄阳“引领汉江流域发展、大力发展襄阳都市圈”等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对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动能和比选优势、综合竞争力。这项举措或是省政府支持襄阳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全国一流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深远谋略之一,对襄阳建成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以及整个襄阳都市圈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研究认为,襄城高新区作为“大襄南”地区的第一个高新区和首善之区的经济龙头,战略地位和发展空间、澎湃潜能对襄阳市南部地区尤为明显,具备承担“襄宜南”一体化桥头堡、襄阳“一江三岸”现代沿江都市门户暨襄城高新区~东津新区南部片区~襄州区鹿门山片区组群的火车头引擎驱动功能。
 
  湖北襄阳四年获批3个高新区!战略重要程度呈迅速上升趋势!
 
  据中襄号了解,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被定名为襄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四年来襄阳地区获省政府认定的第3个省级高新区。2018年至今,省政府先后发布鄂政函〔2018〕185号、鄂政函〔2018〕186号文件,同意在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别定名为老河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2年,省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认定湖北襄城经济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截至目前襄阳市高新区达到4个,实力居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同类第一方阵,标志着襄阳在省内、区域内和国内重要程度上升到新的高度,并呈现出迅速上升趋势!前景越来越明朗!
 
  据业外人士分析,新增高能级平台~省级高新区是襄城区乃至襄阳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预兆,可参考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功案例。2018年12月25日,省政府同意在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定名为枣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0年7月22日,省政府批复湖北枣阳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同意枣阳经开区(省级)面积增加2309.88公顷至2887.77公顷,一举成为“襄十随神”城市群面积最大的省级开发区;2021年6月17日,国办函【2021】64号文件公布,国务院批准同意枣阳省级经开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此时起,枣阳新增“鄂豫交界县域首个国家级经开区”头衔。同时,老河口也完成了省级高新区和扩区调区工作,现提出建设国家级高新区,建成后将是襄阳地区的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
 
  按照湖北开发区发展史总结,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大致会有两个必要步骤,即扩大面积、叠加省级高新区配置。今年来,襄阳市及湖北省大力支持襄城区比照高水平城市龙头城区建设,先后完成襄城经开区扩区调区、省级高新区认定等重要工作。相关领导介绍,襄城开发区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后将成为襄阳地区第三个国家级经开区和五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