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高新区精准助企添动能 推出高新特色产业载体“一站式”企业服务新模式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8-03 点击: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青岛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为企业发展增添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导
 
  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青岛高新区不遗余力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构建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雁阵培育体系的同时,还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的资金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
 
  “创新研发投入是我们企业每年少不了的成本,现在政府给予奖励,将大大增强我们坚持创新的决心。”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江勇说,根据高新区出台的“科创36条”,公司在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后,能获得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在认定有效期内按照每年加计抵扣确认研发费用的12%,还能获得最高30万元的奖励。据悉,2021年,青岛高新区企业获得科技资金支持1.71亿元。
 
  创新,是青岛高新区的发展底色。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加大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包括政策、财税、金融、创新、服务等要素的支持保障,对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及时给予奖补,引导要素向“四新经济”企业集聚。4月份,青岛高新区发布四大产业政策,拿出近2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这些举措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真金白银
 
  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近日,青岛高新区一家公司接到了一笔订单,但因资金短缺,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一筹莫展之际,青岛高新区财政金融部门给他们送来了好消息。
 
  “高新区财政金融部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帮我们协调区内金融机构,给我们提供了200万元‘高新贷’,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提交申报材料后,三四天时间资金就到账了,一拿到资金,他们立即用于产品生产。“这一订单的完成,直接为我们带来了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负责人表示,“高新贷”可以说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据悉,“高新贷”是青岛高新区为科技企业打造的纯信用、低门槛、低利率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对象为高新区内被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区内银行结合企业状况和需求,提供最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额度,有效解决企业因缺少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青岛高新区还开展了金融服务“春雨行动”,摸排梳理40余家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一对一融资服务机制,促进企业实现融资近1亿元。与此同时,在已有30亿元引导基金的基础上,新设立3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构建了集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母基金为一体的多层次基金链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服务上门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近日,青岛康复产业孵化器正式开园。开园仪式上,康复产业孵化器一站式服务大厅同时揭牌,并现场颁发了首张营业执照。
 
  将一站式服务大厅“搬进”产业载体,这不是第一次。近日,青岛高新区在产业载体内建设的首家具有高新特色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微大厅,在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启用。可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业务自助办理、证照等自助打印、全科审批及涉税业务远程视频实时咨询服务、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等政务服务“标准清单”。此外,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惠企政策咨询、园区服务等产业载体服务“特色清单”,设置“税企服务站”,及时向园区企业宣传最新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打造符合高新区实际、体现高新特色的产业载体“一站式”企业服务新模式。
 
  据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副部长李波介绍,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时,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申请后,法人或经办人可以通过园区的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刷身份证即可打印营业执照,有效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办事便利度。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全面启动了“双智园区”试点建设。通过新开发的“蓝贝·载体云”客户端打造线上智慧云平台,将金融、产业、政策、生活等服务窗口从线下搬到线上,为园区入驻企业和人才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挖掘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有效整合链接产业资源,帮助企业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高新区精准助企添动能 推出高新特色产业载体“一站式”企业服务新模式

2022-08-0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青岛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为企业发展增添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导
 
  加快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青岛高新区不遗余力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构建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雁阵培育体系的同时,还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的资金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
 
  “创新研发投入是我们企业每年少不了的成本,现在政府给予奖励,将大大增强我们坚持创新的决心。”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江勇说,根据高新区出台的“科创36条”,公司在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后,能获得一次性20万元的奖励,在认定有效期内按照每年加计抵扣确认研发费用的12%,还能获得最高30万元的奖励。据悉,2021年,青岛高新区企业获得科技资金支持1.71亿元。
 
  创新,是青岛高新区的发展底色。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不断加大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包括政策、财税、金融、创新、服务等要素的支持保障,对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及时给予奖补,引导要素向“四新经济”企业集聚。4月份,青岛高新区发布四大产业政策,拿出近2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这些举措极大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真金白银
 
  为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近日,青岛高新区一家公司接到了一笔订单,但因资金短缺,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一筹莫展之际,青岛高新区财政金融部门给他们送来了好消息。
 
  “高新区财政金融部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帮我们协调区内金融机构,给我们提供了200万元‘高新贷’,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提交申报材料后,三四天时间资金就到账了,一拿到资金,他们立即用于产品生产。“这一订单的完成,直接为我们带来了1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负责人表示,“高新贷”可以说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据悉,“高新贷”是青岛高新区为科技企业打造的纯信用、低门槛、低利率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对象为高新区内被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区内银行结合企业状况和需求,提供最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额度,有效解决企业因缺少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青岛高新区还开展了金融服务“春雨行动”,摸排梳理40余家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一对一融资服务机制,促进企业实现融资近1亿元。与此同时,在已有30亿元引导基金的基础上,新设立3亿元天使母基金和1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构建了集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母基金为一体的多层次基金链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服务上门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服务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近日,青岛康复产业孵化器正式开园。开园仪式上,康复产业孵化器一站式服务大厅同时揭牌,并现场颁发了首张营业执照。
 
  将一站式服务大厅“搬进”产业载体,这不是第一次。近日,青岛高新区在产业载体内建设的首家具有高新特色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微大厅,在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启用。可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业务自助办理、证照等自助打印、全科审批及涉税业务远程视频实时咨询服务、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等政务服务“标准清单”。此外,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惠企政策咨询、园区服务等产业载体服务“特色清单”,设置“税企服务站”,及时向园区企业宣传最新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打造符合高新区实际、体现高新特色的产业载体“一站式”企业服务新模式。
 
  据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副部长李波介绍,在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时,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申请后,法人或经办人可以通过园区的自助政务服务终端,刷身份证即可打印营业执照,有效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办事便利度。
 
  与此同时,青岛高新区还全面启动了“双智园区”试点建设。通过新开发的“蓝贝·载体云”客户端打造线上智慧云平台,将金融、产业、政策、生活等服务窗口从线下搬到线上,为园区入驻企业和人才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挖掘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有效整合链接产业资源,帮助企业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