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内江高新区: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建设全国百强高新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07 点击:

  2018到2021年,内江高新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年度指标排名该市第一。
 
  自2018年排名以来,内江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排名每年以10名的速度快速上升,2021年位居第120名,实现“三连跳”,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坚持“高”“新”定位,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建设全国百强高新区的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齐头并进
 
  产业发展“大迈进”
 
  近日,走进位于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电子标签的智能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一张张标签经过数码印刷机的层层工序完成了全套生产。
 
  “我们销售渠道拓宽了,既有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又有全球中高端电子产品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陈志军说,他们在抓好公司现有生产的同时,积极推动生产扩能,加快建设公司项目二期建设。
 
  同样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四川明泰微电子有限公司今年1月正式投产,目前日产集成电路产品达1000万只。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现在订单充足,年底即将满产。满产后,我们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独立封测服务型制造企业。”
 
  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逐步成为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冲刺百亿的同时,内江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商圈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万晟、传化2大商圈,现有市场主体5348家,其中企业1299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培育扶持
 
  2018年以来,内江高新区先后出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等惠企政策,结合上级部门培育、扶持政策,为50余户企业兑现升规入统、生产经营补助等奖补资金585万元,协助传化·爱尚里广场和万晟汇成功申报“消费中心城市项目”,获得激励资金1000万元,为15家企业兑付产业扶持资金2.4亿元。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招引
 
  内江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累计签约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高新区选准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条“主赛道”,在白马园区投资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相继引进深圳雄富光电、杭州长川科技等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14家,总投资7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其中,成功招引国家大基金投资的第一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研发制造上市企业——杭州长川科技,从对接谈判到开工建设仅用时90天,跑出“高新速度”,近日一期工程1号生产用房正式封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攻坚
 
  内江高新区狠抓“产业项目推进年、提升年、深化年和攻坚年”,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模式,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远大住工、杭萧钢构、明泰微电子等43个项目竣工投产。
 
  创新赋能
 
  科技支撑“大突破”
 
  近日来,内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到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调研。这背后有何深意?
 
  2021年11月,内江发布了“揭榜挂帅”重大任务榜单。榜单发布后,内江高新区与内江市科技局联合组建了科技“芯”市攻坚团队,聚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项目建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平台,内江高新区瞄准新一代半导体、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川渝两地重点产业领域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分别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共享实验室、芯片研发测试共享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
 
  内江高新区正依托内江高新科创园,探索实施“民办公助”模式,新建孵化载体8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内江高新区建成省级以上创业服务机构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建成博士、院士工作站9个。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69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58家。2021年,内江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提升至第95名。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内江高新区: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建设全国百强高新区

2022-06-0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18到2021年,内江高新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年度指标排名该市第一。
 
  自2018年排名以来,内江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排名每年以10名的速度快速上升,2021年位居第120名,实现“三连跳”,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近年来,内江高新区坚持“高”“新”定位,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建设全国百强高新区的蓝图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齐头并进
 
  产业发展“大迈进”
 
  近日,走进位于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生产电子标签的智能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一张张标签经过数码印刷机的层层工序完成了全套生产。
 
  “我们销售渠道拓宽了,既有知名电商物流企业,又有全球中高端电子产品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陈志军说,他们在抓好公司现有生产的同时,积极推动生产扩能,加快建设公司项目二期建设。
 
  同样在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的四川明泰微电子有限公司今年1月正式投产,目前日产集成电路产品达1000万只。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现在订单充足,年底即将满产。满产后,我们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独立封测服务型制造企业。”
 
  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逐步成为成渝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冲刺百亿的同时,内江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商圈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万晟、传化2大商圈,现有市场主体5348家,其中企业1299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培育扶持
 
  2018年以来,内江高新区先后出台《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十八条措施》等惠企政策,结合上级部门培育、扶持政策,为50余户企业兑现升规入统、生产经营补助等奖补资金585万元,协助传化·爱尚里广场和万晟汇成功申报“消费中心城市项目”,获得激励资金1000万元,为15家企业兑付产业扶持资金2.4亿元。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招引
 
  内江高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累计签约重大项目25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高新区选准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两条“主赛道”,在白马园区投资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相继引进深圳雄富光电、杭州长川科技等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企业14家,总投资7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亿元。其中,成功招引国家大基金投资的第一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研发制造上市企业——杭州长川科技,从对接谈判到开工建设仅用时90天,跑出“高新速度”,近日一期工程1号生产用房正式封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项目攻坚
 
  内江高新区狠抓“产业项目推进年、提升年、深化年和攻坚年”,建立“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模式,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远大住工、杭萧钢构、明泰微电子等43个项目竣工投产。
 
  创新赋能
 
  科技支撑“大突破”
 
  近日来,内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多次到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调研。这背后有何深意?
 
  2021年11月,内江发布了“揭榜挂帅”重大任务榜单。榜单发布后,内江高新区与内江市科技局联合组建了科技“芯”市攻坚团队,聚力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项目建设。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平台,内江高新区瞄准新一代半导体、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川渝两地重点产业领域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分别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共享实验室、芯片研发测试共享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
 
  内江高新区正依托内江高新科创园,探索实施“民办公助”模式,新建孵化载体8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内江高新区建成省级以上创业服务机构5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建成博士、院士工作站9个。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69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58家。2021年,内江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提升至第9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