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湖北咸宁: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2 点击:

  ●强化系统思维,谋划城市发展格局
 
  在构建“市、县国土空间+N个专项规划”体系基础上,抢抓《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把武咸同城化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横沟科学城、武汉南大学城建设,深度融合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科教文化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武咸市域铁路、长江门户港、公铁物流园区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主四辅的中心城区功能格局,一主一副两带四极的市域空间格局。
 
  ●立足百姓需求,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系统谋划城市服务功能均衡布局,引导市第一高中、交通幼儿园、市妇幼保健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向城市新区布局,推进体育公园、科技馆项目落地。解决民生“痛点”,规划开展学校、医院周边空间治理。打造“畅通城市”,优化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构建“15分钟生活圈”,开展微空间规划,改造城市“四小”公共空间,推动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敬畏文化生态,强化城市空间管控
 
  统筹谋划城市生态空间、建筑形态、景观天际线,编制《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风貌管控办法》《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区个人建房管理,严格保护绿色生态空间,做到显山露水、人城和谐;聚焦历史文脉,开展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系统摸排,推动笔峰塔、西大街、向阳湖、省煤机等历史街区和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将城市天际线纳入建筑第五立面,联合住建等部门出台《“生态花园”建筑建设意见》,推行第四代生态住宅。突出“小、精、灵”特质,加快编制出台《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全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主城区社区“体检”,以规划引领社区治理,加快建成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严格用途管制,统筹发展与安全
 
  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严格用途管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守牢底线谋发展,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预留发展空间,统筹用地指标,推行“亩产论英雄”,强化存量土地利用,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不断减流程、提质效,落实“书证同发、容缺审批”,确保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控制土地供应节奏,助力房地产领域健康发展。
 
  ●创新智慧应用,赋能数字城市治理
 
  建好“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加快地理国情普查、土地利用现状、国土空间规划、地政、矿政等71类数据处理,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引入三维实景图形辅助决策系统,主动对接市大数据平台,形成自然资源“数据超市”,构建“一个平台,管理多类数据,支撑多重应用”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撑。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湖北咸宁: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2022-03-0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强化系统思维,谋划城市发展格局
 
  在构建“市、县国土空间+N个专项规划”体系基础上,抢抓《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格局,把武咸同城化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横沟科学城、武汉南大学城建设,深度融合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科教文化等专项规划,统筹推进武咸市域铁路、长江门户港、公铁物流园区等市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主四辅的中心城区功能格局,一主一副两带四极的市域空间格局。
 
  ●立足百姓需求,补齐城市功能短板
 
  系统谋划城市服务功能均衡布局,引导市第一高中、交通幼儿园、市妇幼保健院等教育医疗设施向城市新区布局,推进体育公园、科技馆项目落地。解决民生“痛点”,规划开展学校、医院周边空间治理。打造“畅通城市”,优化城区路网,打通断头路,构建“15分钟生活圈”,开展微空间规划,改造城市“四小”公共空间,推动解决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敬畏文化生态,强化城市空间管控
 
  统筹谋划城市生态空间、建筑形态、景观天际线,编制《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风貌管控办法》《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强化中心城区个人建房管理,严格保护绿色生态空间,做到显山露水、人城和谐;聚焦历史文脉,开展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系统摸排,推动笔峰塔、西大街、向阳湖、省煤机等历史街区和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将城市天际线纳入建筑第五立面,联合住建等部门出台《“生态花园”建筑建设意见》,推行第四代生态住宅。突出“小、精、灵”特质,加快编制出台《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全域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主城区社区“体检”,以规划引领社区治理,加快建成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严格用途管制,统筹发展与安全
 
  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严格用途管制。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和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守牢底线谋发展,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预留发展空间,统筹用地指标,推行“亩产论英雄”,强化存量土地利用,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不断减流程、提质效,落实“书证同发、容缺审批”,确保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控制土地供应节奏,助力房地产领域健康发展。
 
  ●创新智慧应用,赋能数字城市治理
 
  建好“智慧咸宁”时空大数据平台试点,加快地理国情普查、土地利用现状、国土空间规划、地政、矿政等71类数据处理,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引入三维实景图形辅助决策系统,主动对接市大数据平台,形成自然资源“数据超市”,构建“一个平台,管理多类数据,支撑多重应用”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