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铁腕守护碧水蓝天 倾心打造生态新城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1-24 点击:次
碧空如洗、水光潋滟、绿树葳蕤、鸟虫争鸣、空气清新……对于高新区人而言,这样的诗情画意早已不是画在图纸上的“规划”,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宜居了,这是高新区居民对环境变化最直接的感受。
”高新蓝“成为高新发展的名片
2018年,高新区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抓扬尘污染和臭氧污染,先后完成了渭化甲醇罐尾气回收、陕西标正、明煌实业、北人印机、利君制药等一大批企业废气提标改造治理项目,解决了全区燃气锅炉等一批“老大难”环境污染问题,治污减霾各项工作任务成效明显。
2018年,高新区优良天数共计188天,比去年134天增加54天,优良率同比提高40.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大幅降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长率在关中地区名列前茅。
以上率下督导落实
推动铁腕治霾工作扎实开展
铁腕治霾工作千头万绪,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强化责任、真抓实干。
治霾要“督企”更要“督政”, 企业主体责任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同时强调政府的环保责任。为此,高新区先后多次召开了全区治霾工作专题会、区党工委会、全区治霾工作大会等会议,研究高新区治霾工作,全面推动铁腕治霾攻坚战。
同时,根据市铁腕治霾方案要求,并结合辖区环境问题的特点,印发了《渭南高新区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渭南高新区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对2018年我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及2018—2020总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高新环保分局为专家库专家颁发聘书
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辖区铁腕治霾工作,多次深入一线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夜间专项检查,现场办公、督办、安排部署工作,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对辖区涉气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从严从重处罚。
对未落实6个100%和扬尘控制“十六条”措施的所有建筑工地一律停工整改。
对影响PM10的采砂问题,对辖区渭河段实行全天24小时随机检查,对发现的非法采砂行为从重查处,全力解决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
工作人员现场监测空气质量
对全区建筑工地采取夜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不定期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有效遏制了扬尘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
在以上率下的带领下,高新区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铁腕治霾工作部署,强化治霾措施、科学精准施策、及时分析研判、加大督查力度,不断将铁腕治霾工作推向深入。
监管覆盖无盲区
全面管控夏季臭氧污染
近年来,臭氧污染作为环境污染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生态篇章,高新区未雨绸缪,始终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狠抓污染源头管控。
2018年,高新区针对存在的二氧化氮超标及异常峰值、夏季臭氧超标、PM10、PM2.5管控难等问题,通过科学分析、精准施策、实时研判、督查督办等措施全力扭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被动局面。
工作人员现场监测空气质量
今年三月,高新区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对辖区开展为期20余天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对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10、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6项因子进行全面监测分析,预判污染源方位,对区域污染成因及重点源进行源解析,查找污染源头,根据科学的分析监测数据,由环保分局按照污染源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施策整治,最大限度降低源头污染。
为了切实落实监控责任,高新区严控臭氧前体污染物排放,对涉及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的企业实行全天不定时随机检查,严控氮氧化物排放,确保臭氧前体污染物低限排放。此外,高新区还全面落实夏季臭氧削峰措施,对全区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6家企业、有喷漆作业的50余家汽车4S店及汽修厂全部落实夏季削峰措施,对辖区8家加油站在削峰时段全部停止装卸油作业,对重点涉气企业渭化集团甲醇装卸罐区停止装卸作业。
张东小区建筑工地雾炮机
科学调度是管控臭氧污染的关键。为此,高新区建立监测数据统计汇总值班制,由专人负责观察监测平台5分钟数据变化趋势,每天3次对各类监测数据汇总,并及时报告分析情况;科学及时发布臭氧削峰争良指令,调度各部门按照臭氧削峰要求落实管控措施,确保涉气企业及4S店按时停止作业到位,道路洒水准确及时到位,加油站点措施落实到位,车辆绕限行时段指令执行到位。
经过前期一系列强化措施的落实,高新区夏季空气质量持续好转,6月份达标19天,7月份达标26天,6、7两月达标天数均位居全市首位,以往臭氧污染的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区夏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边受理边督察边整改
借力解决辖区突出环境问题
在做好日常监管、预防的同时,高新区还借助中省市环境保护督察(查)之力,下大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案件查处整改和责任追究工作。区领导多次动员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也树立起强烈的担当意识,各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负全责,高标准落实环境保护责任。
按照“边受理、边督察、边整改”的原则,高效率开展环境信访案件查处工作,全面落实查处整改要求;迅速启动问责机制,采取坚决措施,推进环境信访案件查处和责任追究工作纵深发展。
高新区以查处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为契机,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整治行动。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进行暗查,还成立了高新区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发动大家集思广义,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扬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全天候对重点环境问题、重点监管对象、重点风险源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改,在努力提高案件办结率的同时,综合考量、着眼长远,建立处理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环保工作迈向新台阶。
借助社会力量
引导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监管到自律,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共同参与。
多年来,高新区深入推进环保宣传工作,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途径让公众进一步认识、了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高新区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辖区公众集聚场所免费发放环保科普宣传资料,解答环保问题,充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环保宣传公益骑行
同时,还通过借助社会力量,进一步完善全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2018年8月24日,渭南高新区环保分局召开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会议,标志着高新区首届环境应急专家库正式成立。专家库由来自安全应急处置、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应急管理等专业领域的17名资深环境人员组成,每届任期两年,实行动态管理,参与高新区环境应急决策咨询、技术支持、现场处置、预案评审、应急培训等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任重道远,高新区将继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问题整改工作,全力打好环境治理和铁腕治霾攻坚战,持续改善辖区环境质量,让高新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