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多措并举打造一流人才服务新高地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2-25 点击:次
12月6日,2018年度高新区职称评定工作结束,2862名技术人才通过职称评定。其中,初级职称516人、中级工程师1973人、高级工程师373人,整体较去年增长了51.35%。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高新区高度重视人才服务工作,在国际化引才育才、多维度平台搭建、全方位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栽好“梧桐树”,引进“金凤凰”,持续为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推动人才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尊才+包容+创新”
激发人才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
区域发展,人才先行。高新区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近年来一直锐意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探索市场服务模式,营造“尊才+包容+创新”的高新人才文化,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高新区内聚集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专家90人,陕西省“千人计划”专家95人,省“特支计划”12人、省“三秦学者”团队3个,西安市“5211计划”专家103人、“5531计划”专家ABC类49人,外籍专家600余人。
各类人才何以汇集在高新区?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全区人才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同促进”的工作局面,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西安高新区外国专家局”“博士后工作站及创新基地”“西安高新区高层次人才海外工作站”等平台,不断加大高端引才力度。
同时,在西安市“人才新政23条”的基础上,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纵向上惠及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横向上涵盖奖励、引进、服务等人才开发环节,年财政支出1.5亿余元。对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和团队,经评审可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高新区还积极探索市场化人才服务模式。通过丝路人才大市场,以“招引一流机构、开展一流活动、引进一流人才”为目标,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致力打造“丝路硅巷”人才地标,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创业要素聚集。目前,已入驻世界500强外企德科、A股上市公司北京科锐等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打造一流干事创业平台
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引进“金凤凰”,还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在这些方面,高新区积极创新,着力打造一流干事创业平台,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成立27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以最新理念、最全生态、最大平台、最优政策、最美环境,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优秀创业机构、投融资机构和创业者(项目)。截至今年6月份,高新区累计建成各类众创载体104家,建成面积达450.67万平方米。同时,持续加大对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基地)的奖励。
首先,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高新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一体化发展。例如,与西安光机所共建的协同创新工程示范基地,引进60余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孵化了230余家硬科技企业。同时,建成西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产业园、西安高新区北美(硅谷)离岸创新中心等。
其次,大力聚集高端产业要素。高新区引进三星、美光、海康威视、强生等世界500强企业及全球著名跨国公司超过100家;引进华为、中兴、神州数码、圆通科技等高科技软件企业2000余家;新吸引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100多家大型企业总部;聚集120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同时,围绕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聚集研发类创新资源,聚集100多家大型研发机构,148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事业平台。
最后不断完善双创扶持机制。高新区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式创业孵化体系,配以项目投融资、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公共服务、中小企业孵化等创新创业扶持机制,累计在孵和毕业企业超过3000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小巨人企业300余家。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为高质量发展留住高端人才
引进“金凤凰”,更要想法设法留得住这些“金凤凰”。高新区始终将企业、人才对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工作水平的标准,深入推进服务方式改革创新,致力“服务流程再优化,服务质量再提升”。
一方面,为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高新区设立专门服务部,负责招商项目人力资源保障,为重点企业申报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建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定期探访制度。先后为100多个重大招商项目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招商项目人才服务机制。
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为企业规模化引才。今年,高新区全年开展120余场人才活动,服务企业6000余家、12万人次。在境内与国家“千人智库”合作,举办了两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人才国际化品牌初显;在境外与专业人才机构合作,举办海外招商引智推介活动。根据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举办“百家院校高新行”等专场、个性化招聘活动,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有效缓解各方需求。
此外,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专业、高效、务实、贴心”是高新区历来秉承的人才服务理念。比如,高新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认定、项目申报、生活补贴、子女入学、社保医疗、人才公寓等“一站式”高效服务。同时,致力于简化服务流程,建立了外籍人员来华就业办理“绿色通道”,实现了外籍人员就业手续缩短至15个工作日;在政务大厅设立6个服务窗口,为区内企业和个人办理人事档案托管、经济适用房审核、职称评审、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代缴等13项基本业务,年均服务15余万人次。
做好“四个构建”
为三次创业提供人才引擎
当前,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在高尖精缺人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是高新区“大干123,建好首善区”的关键一环。高新区将狠下功夫做好“四个构建”,通过聚集一流机构、一流活动、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工作水平,形成高新区独有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为高新区三次创业提供强大的人才引擎。
“四个构建”是指高新区将重点构建“引才+育才+用才”一体化人才开发机制、构建“平台+荣誉+感情”终身化人才发展平台、构建“政务+生活+环境”综合化人才服务体系、构建“尊才+爱才+惜才”社会化人才生态系统,多措并举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并运用各种渠道,持续为高新区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服务高新区三次创业的同时,不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开创人才强区新局面。
未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抢抓大西安建设、“三个国字号”改革以及追赶超越的战略机遇,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全面建设一流人才聚集高地、一流事业发展高地、一流价值实现高地,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先行区及大西安都市圈首善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