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肇庆高新区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19 点击: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开通前,工程检测人员乘坐产自肇庆高新区的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检修车作最后的检查。
 
  在大桥建设期间,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码头、海上平台等建筑的施工都需要用到液压打桩锤。为这些液压打桩锤提供液压缸的也是来自肇庆高新区的企业——南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优化区域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正式走向前台,一个包括肇庆在内的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湾区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我市经济发展龙头的肇庆高新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肇庆高新区制造”也深深融入大湾区产业合作中来,肇庆高新区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区之路,持续深入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为大湾区发展贡献着来自肇庆的力量。
 
  搭建创新驱动“1+N”政策体系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肇庆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销售额已从刚成立时的3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超4亿元。
 
  作为我国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大华农创业之初依靠国家订单实现快速成长。近年,随着传统禽流感疫苗价格逐渐下降,大华农将目光瞄准高附加值产品,以每年占销售收入8%以上的科研投入,成为世界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生产企业,近5年实现25%的销售收入增长。
 
  大华农只是肇庆高新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肇庆高新区高度重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及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金融等“1+N”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创新发展。
 
  据统计,肇庆高新区今年共组织62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申报新认定44家),5家高企意向整体搬迁引进;新引进和建设武汉大学(肇庆)粤港澳环境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新能源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研究院、鼎优(肇庆)新能源创新研究院,组织了华师大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申报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4家研究院被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引进整车企业
 
  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吸引了浙江之信集团和中电汽车布局,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肇庆高新区集聚的态势。
 
  目前,肇庆高新区引进了小鹏汽车、中电汽车等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1家特种汽车改装企业和18家汽配企业,总投资额超300亿元,达标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整车和电池、电机、电线、轮胎、底盘、中控锁、传感器、照明系统、制冷设备等汽车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今年1—9月,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接近200亿元。
 
  产业发展,需要龙头带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个龙头就是整车企业。在开展“招商引资年”工作中,该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作为重中之重。肇庆与小鹏汽车相识157天就“喜结良缘”。目前,投资100亿元的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肇庆基地)以及鼎星新能源汽车已开工建设。
 
  鼎星新能源汽车项目首期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万辆新能源大客车,20万辆乘用车,年产值150亿元。该项目计划明年元月试生产。
 
  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
 
  打造大湾区营商环境新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肇庆高新区已进驻企业500多家,共有国内外上市公司近50家,包括中国国电、韩国现代和唯品会等年产值超50亿元的全球500强企业。▲上接01版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坚持以“366”工程和“1133”工程为重要抓手,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或区域骨干等具有“头雁”效应的企业和北上广深等科技创新高地,与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型机构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对接,全力引进高企以及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
 
  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肇庆高新区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探索试行了项目直接落地改革,变投资项目“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实现投资项目“直接落地”。万洋众创城成为享受这一便捷服务的首家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谢国海说:“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企业取得土地后只需递交用地规划许可、土地成交确认书、企业承诺书、桩基施工图图审单位盖章件,即可领取施工通知单全面开工,相关审批文件6个月内补齐即可。”9月30日,公司递交资料后即刻领到了施工通知单,国庆期间马上开展桩基施工,项目建设周期至少可以缩短2个月。
 
  今年1-9月,肇庆高新区实现GDP157.48亿元,同比增长11.6%。前三季度,全区共有74个项目通过区进园评审会,计划投资总额368亿元。新签订项目投资协议38宗,涉及投资总额37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5.5%,其中投资额超10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投资100亿元的国信通电子项目和总投资110亿元(一期3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另有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4个。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肇庆高新区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8-11-19 来源:未知 点击: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开通前,工程检测人员乘坐产自肇庆高新区的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检修车作最后的检查。
 
  在大桥建设期间,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码头、海上平台等建筑的施工都需要用到液压打桩锤。为这些液压打桩锤提供液压缸的也是来自肇庆高新区的企业——南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优化区域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正式走向前台,一个包括肇庆在内的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湾区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我市经济发展龙头的肇庆高新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肇庆高新区制造”也深深融入大湾区产业合作中来,肇庆高新区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区之路,持续深入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为大湾区发展贡献着来自肇庆的力量。
 
  搭建创新驱动“1+N”政策体系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是肇庆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该公司销售额已从刚成立时的3000多万元增长到目前的超4亿元。
 
  作为我国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大华农创业之初依靠国家订单实现快速成长。近年,随着传统禽流感疫苗价格逐渐下降,大华农将目光瞄准高附加值产品,以每年占销售收入8%以上的科研投入,成为世界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生产企业,近5年实现25%的销售收入增长。
 
  大华农只是肇庆高新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肇庆高新区高度重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意见》及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金融等“1+N”政策体系,鼓励和支持创新发展。
 
  据统计,肇庆高新区今年共组织62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申报新认定44家),5家高企意向整体搬迁引进;新引进和建设武汉大学(肇庆)粤港澳环境技术研究院、哈工大新能源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研究院、鼎优(肇庆)新能源创新研究院,组织了华师大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申报省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4家研究院被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重点引进整车企业
 
  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吸引了浙江之信集团和中电汽车布局,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肇庆高新区集聚的态势。
 
  目前,肇庆高新区引进了小鹏汽车、中电汽车等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1家特种汽车改装企业和18家汽配企业,总投资额超300亿元,达标达产后年产值超1000亿元,初步形成了覆盖整车和电池、电机、电线、轮胎、底盘、中控锁、传感器、照明系统、制冷设备等汽车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今年1—9月,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接近200亿元。
 
  产业发展,需要龙头带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个龙头就是整车企业。在开展“招商引资年”工作中,该区把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作为重中之重。肇庆与小鹏汽车相识157天就“喜结良缘”。目前,投资100亿元的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肇庆基地)以及鼎星新能源汽车已开工建设。
 
  鼎星新能源汽车项目首期总投资40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万辆新能源大客车,20万辆乘用车,年产值150亿元。该项目计划明年元月试生产。
 
  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
 
  打造大湾区营商环境新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肇庆高新区已进驻企业500多家,共有国内外上市公司近50家,包括中国国电、韩国现代和唯品会等年产值超50亿元的全球500强企业。▲上接01版
 
  近年来,肇庆高新区坚持以“366”工程和“1133”工程为重要抓手,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或区域骨干等具有“头雁”效应的企业和北上广深等科技创新高地,与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型机构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对接,全力引进高企以及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
 
  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肇庆高新区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探索试行了项目直接落地改革,变投资项目“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实现投资项目“直接落地”。万洋众创城成为享受这一便捷服务的首家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谢国海说:“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企业取得土地后只需递交用地规划许可、土地成交确认书、企业承诺书、桩基施工图图审单位盖章件,即可领取施工通知单全面开工,相关审批文件6个月内补齐即可。”9月30日,公司递交资料后即刻领到了施工通知单,国庆期间马上开展桩基施工,项目建设周期至少可以缩短2个月。
 
  今年1-9月,肇庆高新区实现GDP157.48亿元,同比增长11.6%。前三季度,全区共有74个项目通过区进园评审会,计划投资总额368亿元。新签订项目投资协议38宗,涉及投资总额37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5.5%,其中投资额超100亿元项目2个,分别为投资100亿元的国信通电子项目和总投资110亿元(一期3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另有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