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千亿高新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6-29 点击:次
“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实现大发展”——升格国家高新区时间不长的盐城高新区,认真查找和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园区上下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高潮,推进改革再深入、开放迈新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园区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不为成绩所累,着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盐城高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质效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高新区的“三级跳”,翻开了创新发展、跨越争先的新篇章。一是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牢固确立规划先行理念,坚持“做靓城市”与“做强产业”有机结合,投入近100亿元,统筹推进45平方公里“高新产业区”、46平方公里“融合发展区”和25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区”无缝对接、联动发展,力促生产生活生态同步跃升,城市综合功能显著提升,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苏北唯一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二是特色产业快速集聚。坚定不移突出智能终端产业首位度,成功开创“招企业”变“招产业”、“转移+转型”、“企业主唱、政府吆喝”等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新模式,短短两年多时间,招引智能终端产业项目72个,投产达效46个,初步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全产业链。三是创新动能显著增强。清华大学盐城智能技术联合研究院、吉林大学盐城智能终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建成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个、国家孵化器1家,引进院士团队5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1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增幅位居省级以上高新区前列。
不为定势所困,清醒认识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差距与问题。就盐城高新区来看,少数干群仍然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定式所困,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忧患意识,以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来检验思想大解放的成效。首先,突出干部带头。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的尺度决定着广大群众改革创新的空间。我们要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以知行合一的思想大解放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其次,营造良好环境。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提倡言而无忌、言者无罪,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激励广大干部“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带动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充分涌流。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实效性,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勇于“亮丑”,直面矛盾,敢于把困难摆上台、把矛盾理清楚,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破解影响高新区发展的矛盾和难题。
不为视野所限,明晰把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当前必须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将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盐城市委“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与高新区实践有机结合,全力推动高新区建设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再登新的台阶。一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高质量打造现代园区上。围绕项目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不断提升亩均土地产出率、智能制造普及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奋力推动产业园区向现代园区转型。二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高质量培强主导产业上。进一步突出智能终端产业首位度,确立“追高求新、非大即特”招商理念,立足建链、补链、强链,突出科技含量、行业排名、市场前景,持续开展活动招商、敲门招商、以商引商,加快建成华东地区最具规模智能终端产业基地。三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上。以建设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重点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三大组团,致力打造集产业、文旅、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创小镇,促进“产业核”和“城市核”加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