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合肥高新区 争当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领跑者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07 点击: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环境威胁,是消极防御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还是别开生面践行积极的网络防御机制?合肥高新区选择了编织网络安全大格局的探索。
  
  “以扶持安全产业发展壮大为抓手,以壮大网络安全龙头企业为切点,我们选择走积极的网络环境防御道路”,高新区负责人说。
  
  早在1991年,合肥高新区就已经迈出探索发展安全产业的步伐。 26年来,先后培育了以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四创电子、华米科技、安科生物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等高端产业集群,建有集成电路(芯之城)、智能语音(中国声谷)、生物医药等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区内企业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07家,自主培育上市公司19家,在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第一方阵。
  
  先行先试,稳居我省安全产业第一方阵。2015年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2016年,园区安全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28亿元,占全省的65%,全市90%以上。目前,园区安全产业共有重点项目163个,总投资约880亿元。 2016年在建项目43个,总投资207.85亿元,2017年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288.8亿元,谋划项目67个,总投资385亿元。
  
  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背后是强大的智力支持,高新区安全产业人才优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从事安全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的院士共6人,安全产业现有高层次创新人才16人,领军人才25人,占全省75%。
  
  智力集聚带来的是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园区目前完成的各类公共安全成果转化超过200项,其中重大技术成果8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软件产品、创新产品和重点新产品达到50项,其中获省级以上认定的新产品6项;企业新申请专利183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新获国家及省级科学奖励3项,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实验室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主持、参与修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27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9项),涉及航天航空、安全云平台、交通安全、城市消防等各领域。
  
  六大平台,为发展安全产业提供强大载体。园区积极打造六大平台,为企业提供广阔舞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全链条双创服务体系。园区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5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16家,多项指标居于全国高新区前列;协同创新平台,率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先后引进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工信部五所、国科控股等国字号协同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平台,放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 2016年园区撬动全社会投资额达47.2亿元,实现技术成果交易额达98.4亿元,科技金融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高新区前列;中介服务平台,创新建设“合创汇”平台,运用政策通对接企业政策诉求,运用房源汇对接企业空间需求激活闲置资源;人才服务平台,致力打造“江淮硅谷”人才品牌,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战新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端人才24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1600余人,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2.2%;对外开放平台,谋划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侨梦苑”和中外运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分别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设立招商创新中心,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缔结为友好园区,推进跨国创新合作。
  
  龙头企业,做推进安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平台完备之后,扶持企业成长壮大成为工作重点。 2017年3月新华三集团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和研发机构在合肥运营。作为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导企业,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自主、可控的领先产品与解决方案、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和优质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构筑主动防御、智能免疫的大安全体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源于中科大,是我国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是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化技术和商用服务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新网络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安全集成、安全服务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网络空间信息安全守护者”为定位,围绕国家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公众服务、监管单位,提供信息安全一体化服务。
  
  新华三集团、科大国盾等公司只是高新区安全产业龙头企业的缩影,园区安全产业覆盖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5大重点领域,共有企业247家,从业人员1.8万人。先后培育引进了中新网安、四创电子、高维数据等信息安全行业龙头企业。在新IT解决方案、量子通信、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合肥高新区 争当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领跑者

2017-12-07 来源:未知 点击: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环境威胁,是消极防御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路,还是别开生面践行积极的网络防御机制?合肥高新区选择了编织网络安全大格局的探索。
  
  “以扶持安全产业发展壮大为抓手,以壮大网络安全龙头企业为切点,我们选择走积极的网络环境防御道路”,高新区负责人说。
  
  早在1991年,合肥高新区就已经迈出探索发展安全产业的步伐。 26年来,先后培育了以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四创电子、华米科技、安科生物等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等高端产业集群,建有集成电路(芯之城)、智能语音(中国声谷)、生物医药等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区内企业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807家,自主培育上市公司19家,在157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稳居第一方阵。
  
  先行先试,稳居我省安全产业第一方阵。2015年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2016年,园区安全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28亿元,占全省的65%,全市90%以上。目前,园区安全产业共有重点项目163个,总投资约880亿元。 2016年在建项目43个,总投资207.85亿元,2017年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288.8亿元,谋划项目67个,总投资385亿元。
  
  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的背后是强大的智力支持,高新区安全产业人才优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从事安全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的院士共6人,安全产业现有高层次创新人才16人,领军人才25人,占全省75%。
  
  智力集聚带来的是创新发展的累累硕果。园区目前完成的各类公共安全成果转化超过200项,其中重大技术成果8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软件产品、创新产品和重点新产品达到50项,其中获省级以上认定的新产品6项;企业新申请专利183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新获国家及省级科学奖励3项,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实验室获得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新主持、参与修制定国家/行业标准累计达27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9项),涉及航天航空、安全云平台、交通安全、城市消防等各领域。
  
  六大平台,为发展安全产业提供强大载体。园区积极打造六大平台,为企业提供广阔舞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全链条双创服务体系。园区拥有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5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16家,多项指标居于全国高新区前列;协同创新平台,率先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集群,先后引进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工信部五所、国科控股等国字号协同创新平台;科技金融平台,放大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 2016年园区撬动全社会投资额达47.2亿元,实现技术成果交易额达98.4亿元,科技金融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高新区前列;中介服务平台,创新建设“合创汇”平台,运用政策通对接企业政策诉求,运用房源汇对接企业空间需求激活闲置资源;人才服务平台,致力打造“江淮硅谷”人才品牌,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战新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端人才24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1600余人,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2.2%;对外开放平台,谋划建设中德智能制造创新园、“侨梦苑”和中外运保税仓库等开放平台,分别在美国硅谷、德国汉诺威设立招商创新中心,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缔结为友好园区,推进跨国创新合作。
  
  龙头企业,做推进安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平台完备之后,扶持企业成长壮大成为工作重点。 2017年3月新华三集团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和研发机构在合肥运营。作为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导企业,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国家信息安全提供自主、可控的领先产品与解决方案、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和优质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构筑主动防御、智能免疫的大安全体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源于中科大,是我国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是全球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化技术和商用服务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新网络信息安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网络安全产品研发、安全集成、安全服务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网络空间信息安全守护者”为定位,围绕国家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公众服务、监管单位,提供信息安全一体化服务。
  
  新华三集团、科大国盾等公司只是高新区安全产业龙头企业的缩影,园区安全产业覆盖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食品安全5大重点领域,共有企业247家,从业人员1.8万人。先后培育引进了中新网安、四创电子、高维数据等信息安全行业龙头企业。在新IT解决方案、量子通信、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