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支撑梅州加快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4 点击:

  近年来,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梅州科技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会议精神和“八大抓手”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以来,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孵化育成体系加快组建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大力支撑梅州加快构建 “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围绕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截止2017年9月中旬,我市新认定15家单位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总数增至60家。针对我市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的有序推进,共认定金柚、电子电路应用、陶瓷和电声产业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6年至2017年8月,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3件,授权量81件;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99件。2016年度引导55家企业研发投入 37228.22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采取“三个到位”的有效措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宣传发动到位。积极组织发动企业参加科技创新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培训,提高企业对申报高企的认识。国地税部门共培训40多场次,参训人员计达4000人次;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我市2017年两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8家;两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企业总数达147家。三是奖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与市财政局联合下达2016年第一批培育入库资金796.91万元,2016年在培补助资金188.53万元。兑现了2015年、2016年首次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金820万元。
  
  ●孵化育成体系加快组建完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梅州实际,全力推进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和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三大双创平台”建设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完善创业创新孵化育成生态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打造客都“双创”生态圈,全力助推梅州振兴发展。
  
  【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世界客属青年创业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位于芹洋半岛的世界客商中心内,总建筑面积约11000㎡,设综合服务孵化区和产业孵化区等功能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强化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功能,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时代潮流,建设虚拟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将青创中心打造成为服务世界客属青年创业创新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平台,以及集实体平台与云平台于一体、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的多功能平台,成为培育新一代客商的“摇篮”。
  
  【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区】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16年11月,由梅州市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粤东西北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市合作协议,共建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该园位于梅州市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与梅州市创新创业孵化园“合二为一”统筹规划建设,规划总面积1116亩,分二期建设。首期建设已投入1亿多元,第一阶段的专利技术孵化综合楼和1栋研发车间现已封顶进入全面装修阶段,预计年2017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是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共建,充分发挥广东院士联谊会桥梁纽带作用,凝聚院士智慧力量,结合梅州产业特点,推动院士团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助力梅州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8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世杰和我市冠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书,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冠锋科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院士工作站”成功揭牌。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截止2017年10月,我市成功认定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零的突破。新增5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增至10家。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积极实施“扬帆计划”等人才计划专项工作。实施“扬帆计划”以来,我市共立项7项,分别包括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多个领域,为梅州引进人才40人(包括博士26人,硕士9人)。认真做好省市两级专家入库推荐工作,共推荐146名专家进入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省级专家库,目前已有57名专家通过审核入库。同时做好市级科技人才专家库储备工作,筛选符合条件进入市科技局专家库的共有1046人。
  
  ●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不断强化。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强化专利行政执法力度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1-8月,我市专利申请量达1629件,专利授权量达952件。截止2017年10月,我市共有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共获得广东专利优秀奖8个;联合各县局共出动专利执法人员130多人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9宗,结案15宗;调处专利纠纷案件3宗,结案3宗。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宗;共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笔,共1300万元;办理专利资助759件,资助金额100.8万元。成功推荐2家省级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审批入库,筛选30家企业作为市级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入库。推荐“广州新诺”入驻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贯标”辅导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和2017年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要求,为实现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目标,对照申报国家高新区要求,经梳理查摆自身条件,借鉴省内兄弟市成功申报经验,按照争取3年申报成功的目标要求,制订了《广东梅州高新技术园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方案》和《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升促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我市与省情报研究所正式签订了高新区升级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初步确定了梅州高新区申报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正式启动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作。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支撑梅州加快发展

2017-11-14 来源:未知 点击:

  近年来,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梅州科技部门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会议精神和“八大抓手”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以来,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孵化育成体系加快组建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大力支撑梅州加快构建 “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新格局。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围绕实现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截止2017年9月中旬,我市新认定15家单位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总数增至60家。针对我市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的有序推进,共认定金柚、电子电路应用、陶瓷和电声产业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6年至2017年8月,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3件,授权量81件;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43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99件。2016年度引导55家企业研发投入 37228.22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采取“三个到位”的有效措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宣传发动到位。积极组织发动企业参加科技创新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培训,提高企业对申报高企的认识。国地税部门共培训40多场次,参训人员计达4000人次;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我市2017年两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8家;两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企业总数达147家。三是奖励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与市财政局联合下达2016年第一批培育入库资金796.91万元,2016年在培补助资金188.53万元。兑现了2015年、2016年首次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金820万元。
  
  ●孵化育成体系加快组建完善。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梅州实际,全力推进世界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和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三大双创平台”建设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完善创业创新孵化育成生态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打造客都“双创”生态圈,全力助推梅州振兴发展。
  
  【客属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世界客属青年创业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位于芹洋半岛的世界客商中心内,总建筑面积约11000㎡,设综合服务孵化区和产业孵化区等功能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强化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功能,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时代潮流,建设虚拟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将青创中心打造成为服务世界客属青年创业创新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平台,以及集实体平台与云平台于一体、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的多功能平台,成为培育新一代客商的“摇篮”。
  
  【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区】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16年11月,由梅州市政府与省知识产权局签订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粤东西北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市合作协议,共建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该园位于梅州市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与梅州市创新创业孵化园“合二为一”统筹规划建设,规划总面积1116亩,分二期建设。首期建设已投入1亿多元,第一阶段的专利技术孵化综合楼和1栋研发车间现已封顶进入全面装修阶段,预计年2017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院士团队创新创业(梅州)驿站是梅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院士联谊会共建,充分发挥广东院士联谊会桥梁纽带作用,凝聚院士智慧力量,结合梅州产业特点,推动院士团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助力梅州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8月,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世杰和我市冠锋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书,首家军民融合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冠锋科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院士工作站”成功揭牌。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截止2017年10月,我市成功认定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实现我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零的突破。新增5家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增至10家。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 积极实施“扬帆计划”等人才计划专项工作。实施“扬帆计划”以来,我市共立项7项,分别包括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多个领域,为梅州引进人才40人(包括博士26人,硕士9人)。认真做好省市两级专家入库推荐工作,共推荐146名专家进入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省级专家库,目前已有57名专家通过审核入库。同时做好市级科技人才专家库储备工作,筛选符合条件进入市科技局专家库的共有1046人。
  
  ●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不断强化。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强化专利行政执法力度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1-8月,我市专利申请量达1629件,专利授权量达952件。截止2017年10月,我市共有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共获得广东专利优秀奖8个;联合各县局共出动专利执法人员130多人次,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9宗,结案15宗;调处专利纠纷案件3宗,结案3宗。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宗;共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2笔,共1300万元;办理专利资助759件,资助金额100.8万元。成功推荐2家省级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审批入库,筛选30家企业作为市级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入库。推荐“广州新诺”入驻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贯标”辅导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和2017年广东省创新发展大会要求,为实现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地市全覆盖目标,对照申报国家高新区要求,经梳理查摆自身条件,借鉴省内兄弟市成功申报经验,按照争取3年申报成功的目标要求,制订了《广东梅州高新技术园区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方案》和《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升促建”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目前,我市与省情报研究所正式签订了高新区升级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初步确定了梅州高新区申报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正式启动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