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刘会武:高新区要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9-04 点击:

  砥砺奋进,25个春华秋实,国家高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7.4%,净利润1.6万亿元,实缴税金1.4万亿元。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在新兴产业的跟跑和并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探索我国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总结说。
  
  刘会武表示,未来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一定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契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以战略提升为导向谋划实现高水平的科学发展。
  
  发展科技产业的伟大创举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也经历了一次次改革,从科技经费改革到科技机制改革再到科技人才改革,这其中,国家高新区始终围绕科技体制改革最核心的改革——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用‘20世纪发展科技产业的伟大创举’来评价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一点也不为过。”刘会武告诉记者,从国家高新区25年的发展路径上可以看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诸多成果。
  
  首先是推动了“双创”工作的开展。刘会武认为,目前轰轰烈烈开展的“双创”工作,直接来源于创客,但从更长远来看,则源起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始建于1987年,今年正好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30周年。“科技企业孵化器30年的建设与今天的‘双创’工作一脉相承,而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在其中做了许多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聚集了167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98家众创空间,全国经备案的众创空间40%在国家高新区内。
  
  其次是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其主要职能是带动科技产业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4.1万家,占全国总数的39.4%。新产品实现销售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1.5%。
  
  三是盘活了高校资源。20多年前,国家开始布局高新区发展时,大都布局在智力密集区和省会城市,通过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载体,盘活了高校资源。“高校资源不能一所一所去转,不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转,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去转,这样速度太慢。而国家高新区,有载体、有土地、有空间、有资源、有政策,为整合高校资源、盘活高校科研成果、发展科技产业创造了条件。”刘会武解释说。据了解,2015年,有21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超过30%,其中7家超过50%。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三个方面仅是从内涵上展示了国家高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实在外延上,国家高新区交出的成绩单更加靓丽。”刘会武认为,在追赶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球IT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高新区居功至伟。如果没有国家高新区这一载体,追赶以美国硅谷为主导的IT产业发展难度极大,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中兴、联想等IT企业。“今天,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与美国互联网企业并行,美国有推特,中国有腾讯;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阿里巴巴。美国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在中国都有对应企业。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没有此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跟跑,就没有今天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并跑。25年来,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跟上了美国IT企业的发展步伐,并有实力与其并跑,这一点对中国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上五次技术革命、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跟上,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落。为什么这一次能跟上并并跑?是国家高新区为其铺垫了土壤和种子。”刘会武表示,国家高新区在新兴产业的跟跑和并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动国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至今,中国发生了三件事。一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终结了日本40多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二是2014年,中国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加上中国企业在国(境)外利润再投资和通过第三地的投资,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超出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至此,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标志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开始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将会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再调整产生深远影响。三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变国际规则的书写方式。这三件事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身影。”刘会武向记者分析说,国家高新区在推动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GDP总和为8.7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8%;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所在城市为直辖市或地级市或县级市)GDP比重达到30%以上的为21家,比重达到20%以上的为43家。另外,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国家高新区尤其是国家自创区在高基数基础上依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其中,武汉东湖、长株潭、成都等国家自创区年均增速达30%左右,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方面,国家高新区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高新区的存量企业多是科技型企业,而科技型企业多是外向型的,国际化水平很高,包括目前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中国将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高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刘会武表示。
  
  100多家国家高新区,何以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船尾舵”?“在我国体制机制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高新区一直担当‘先行先试’角色,其探索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刘会武说。
  
  国家高新区始终站在国家和社会的改革潮头,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吸引和培育,以及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大力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促进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而国家自创区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先锋引领,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成效显著。先后研究出台“6+4”、“新四条”、“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等政策措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提升了经济创造能力,支撑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用足用好“一带一路”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其中1/3人口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相似,将这近15亿人口的发展水平提高到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等于又增加一个‘中国经济体量’。在这个‘中国经济体量’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6%-7%的水平,问题应该不大。”刘会武表示,照此速度发展,到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会高于美国。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刘会武:高新区要借“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

2017-09-04 来源:未知 点击:

  砥砺奋进,25个春华秋实,国家高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2015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7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7.4%,净利润1.6万亿元,实缴税金1.4万亿元。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其在新兴产业的跟跑和并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探索我国体制机制改革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会武总结说。
  
  刘会武表示,未来国家高新区的发展一定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契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以战略提升为导向谋划实现高水平的科学发展。
  
  发展科技产业的伟大创举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也经历了一次次改革,从科技经费改革到科技机制改革再到科技人才改革,这其中,国家高新区始终围绕科技体制改革最核心的改革——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用‘20世纪发展科技产业的伟大创举’来评价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一点也不为过。”刘会武告诉记者,从国家高新区25年的发展路径上可以看到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的诸多成果。
  
  首先是推动了“双创”工作的开展。刘会武认为,目前轰轰烈烈开展的“双创”工作,直接来源于创客,但从更长远来看,则源起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始建于1987年,今年正好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30周年。“科技企业孵化器30年的建设与今天的‘双创’工作一脉相承,而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载体,国家高新区在其中做了许多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聚集了167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98家众创空间,全国经备案的众创空间40%在国家高新区内。
  
  其次是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其主要职能是带动科技产业发展,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2016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4.1万家,占全国总数的39.4%。新产品实现销售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1.5%。
  
  三是盘活了高校资源。20多年前,国家开始布局高新区发展时,大都布局在智力密集区和省会城市,通过国家高新区这一创新载体,盘活了高校资源。“高校资源不能一所一所去转,不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转,也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去转,这样速度太慢。而国家高新区,有载体、有土地、有空间、有资源、有政策,为整合高校资源、盘活高校科研成果、发展科技产业创造了条件。”刘会武解释说。据了解,2015年,有21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重超过30%,其中7家超过50%。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三个方面仅是从内涵上展示了国家高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实在外延上,国家高新区交出的成绩单更加靓丽。”刘会武认为,在追赶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球IT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高新区居功至伟。如果没有国家高新区这一载体,追赶以美国硅谷为主导的IT产业发展难度极大,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中兴、联想等IT企业。“今天,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与美国互联网企业并行,美国有推特,中国有腾讯;美国有谷歌,中国有百度;美国有亚马逊,中国有阿里巴巴。美国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在中国都有对应企业。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没有此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跟跑,就没有今天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并跑。25年来,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跟上了美国IT企业的发展步伐,并有实力与其并跑,这一点对中国意义非常重大。”
  
  “历史上五次技术革命、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跟上,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衰落。为什么这一次能跟上并并跑?是国家高新区为其铺垫了土壤和种子。”刘会武表示,国家高新区在新兴产业的跟跑和并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推动国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10年至今,中国发生了三件事。一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终结了日本40多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二是2014年,中国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加上中国企业在国(境)外利润再投资和通过第三地的投资,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超出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至此,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标志着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开始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将会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再调整产生深远影响。三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改变国际规则的书写方式。这三件事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国家高新区发展的身影。”刘会武向记者分析说,国家高新区在推动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GDP总和为8.7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8%;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所在城市为直辖市或地级市或县级市)GDP比重达到30%以上的为21家,比重达到20%以上的为43家。另外,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国家高新区尤其是国家自创区在高基数基础上依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其中,武汉东湖、长株潭、成都等国家自创区年均增速达30%左右,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方面,国家高新区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高新区的存量企业多是科技型企业,而科技型企业多是外向型的,国际化水平很高,包括目前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中国将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高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刘会武表示。
  
  100多家国家高新区,何以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船尾舵”?“在我国体制机制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家高新区一直担当‘先行先试’角色,其探索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刘会武说。
  
  国家高新区始终站在国家和社会的改革潮头,在科技和经济结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人才吸引和培育,以及产城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大力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促进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而国家自创区作为我国改革创新的先锋引领,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成效显著。先后研究出台“6+4”、“新四条”、“黄金十条”、“科技新九条”等政策措施,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提升了经济创造能力,支撑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
  
  用足用好“一带一路”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其中1/3人口的发展水平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相似,将这近15亿人口的发展水平提高到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等于又增加一个‘中国经济体量’。在这个‘中国经济体量’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保持6%-7%的水平,问题应该不大。”刘会武表示,照此速度发展,到203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会高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