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腹地崛起国家级新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6-22 点击:次
安顺东南,风景别样。这里聚集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企业,奠定了安顺工业化的基础。依托军工企业,早在10多年前,安顺就谋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这是创新发展、产业集聚的需求,更是科学研判决策的续力坚持。
2001年,依托黎阳机械厂,省政府批准黎阳高新区为省级高新区,架起军民融合发展新平台,开启安顺军民融合、工业集群、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新纪元。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对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黎阳高新区规划及定位重新得到调整,“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更名为“贵州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面积0.98平方公里。成为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新载体。
开发区的成立来自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与关注,省领导、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到黎阳高新区调研指导,对其寄予厚望。有关领导表示,黎阳高新区要依托“三线”建设军工企业优势,做好军民融合大文章,实现军带民、军转民、民参军共生共融发展,走出创新驱动新路子。
环顾国内,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咄咄逼人。而高新区是来自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安顺市的发展需求,既是产业优势集聚、创新发展的体现,也是打造经济增长极的现实选择。
2010年,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将夏云科技工业园、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纳入黎阳高新区管辖范围,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核心区面积由原来的0.98平方公里扩展至4.22平方公里。空间规模的壮大,开启黎阳高新区军民融合、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先行先试。此后,黎阳高新区把园区规划作为龙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推进乐平工业园、羊昌(白酒)工业园、夏云工业园建设与发展。
时隔一年,2011年10月18日,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黎阳高新区调区扩区,把已批准建设的夏云科技工业园区、羊昌工业园区、乐平工业园区等三个工业园区作为黎阳高新区扩区、调区的规划区域,管辖面积93.1平方公里。让黎阳黎阳高新区从一个厂逐渐向产业集群迈进。
2014年,黎阳高新区启动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开展了产业发展规划、战略发展规划、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递交申报材料。同时,积极寻求省直有关部门的帮助。在有关部门真诚帮助、倾力支持下,安顺自身努力,推动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实施。
“将安顺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地、内陆开放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引领区和贵州省创新驱动发展新兴增长极。”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多次走进黎阳高新区、夏云工业园等地,调研指导工作,研究项目建设。并明确要把这里建成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引领安顺高端产业跨步前行。
安顺市相关部门、平坝区委区政府以走在前列、苦干实干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新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安顺改革创新发展。
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区域,发展脚步总是与时代前进的足音同频共振,国字号新区平台落地安顺,奏响新时代发展的乐章。随着安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国家级新区行列,这里也正在集聚产业资源、优化空间布局,覆盖范围拓展至西秀产业园及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
来自顶层设计和精准科学研判,肩负着时代新使命的安顺高新区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