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哈尔滨高新区启动科技创新城"升级版"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0-09 点击:

  日前,哈尔滨高新区积极破题培育壮大“新字号”大文章,推出科技创新城“升级版”——在哈尔滨新区核心板块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培育壮大“新字号”,激活增长新动力。哈尔滨高新区遵循“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将通过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冰城硅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
  
  在“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新征程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将成为助推哈尔滨高新区全面振兴的澎湃引擎。
  
  “五+”定位构筑新增长极
  
  根据规划,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位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而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规划面积137.2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开发面积19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历经10余年的发展建设,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已集聚哈尔滨703研究所、奥瑞德蓝宝石、安天科技等4000余家企业,哈尔滨股权交易所、黑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13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先后入驻,中国科学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哈尔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12家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户。一座汇聚高新、高端科技产业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目前,科技创新城一期开发已接近饱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须更大的空间。”哈尔滨市松北区委书记、哈尔滨高新区工委书记李四川说:“国家批复设立哈尔滨新区再次打开松北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窗口’,随着哈尔滨新区的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也亟须快速启动。”
  
  作为科技创新城一期的升级版,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确立科技+生态、高新+高端、文化+旅游、人才+资本、宜业+宜居的功能定位,并引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五+”定位体现了哈尔滨高新区在新常态下对园区建设的全新思考与探索。与科技创新城一期相比,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规划控制、项目导入和政策扶持。
  
  “我们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李四川表示,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依托哈尔滨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松北区良好的生态基础,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区品牌,以科技创新构筑核心优势,全力打造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最具创新活力、生态魅力,展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区,成为未来哈尔滨市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
  
  “十大功能”凸显产城融合
  
  建设托斯卡纳风情的金融小镇、餐饮文化娱乐小镇、智能制造小镇;规划引入轻轨,打通交通出行“大动脉”;构建10万平方米的科技会展中心,开启“永不落幕的科技展会”;打造以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为支撑的东北亚创新中心……规划中的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集成“十大功能”,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
  
  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建立与大学大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联动机制,进一步聚集各类创新创业要素,释放高校、科研院所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创业一公里”就地转化。
  
  金融创新服务功能。科技创新源于技术,成于资本。在园区合理配置风投、创投、天使基金、小额贷款等各类金融创新服务和产品,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满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平台服务功能。引入、搭建各类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科技数据等功能平台,加快导入优质资源、要素和项目,提供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化的全业务链专业服务。
  
  中介代理服务功能。引入会计、法律、税务、评估等各种代理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各种中介和代理服务,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市场开拓服务功能。引入各类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创业培训、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团队,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
  
  生产服务功能。根据园区的特性和定位,沿铁路线通过代建、合建、自建等方式,量身打造标准厂房项目,形成开发建设一片、项目入驻一批、建成收益一片的发展格局。
  
  政策服务功能。把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集中梳理,捆绑使用,发挥政策“集成”效应。
  
  生活服务功能。充分考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需求,建设餐饮小镇、购物中心等一批吃喝玩、游购娱特色设施,引进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
  
  交通服务功能。推动公交、铁路、地铁等各种交通大动脉在园区交会,引入轻轨,建设园区内外循环公交体系,打通交通出行“大动脉”。
  
  科技会展服务功能。建设集成果交易、展览展示和共享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会展中心。
  
  “四链结合”培育壮大“新字号”
  
  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确立“高新引领、高端示范、产城融合”的产业发展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依托哈尔滨市的产业基础、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在园区孵化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金链“四链结合”,形成从科研到产业、从资本到人才、从创业到宜居全链条服务的规模产业集聚。
  
  在政府主导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通过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由政府牵头园区产业规划、目标定位、实现路径等重要工作,负责融资、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与大学大所、大企业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成果转化服务设施,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和行政效力。
  
  在市场化运作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的理念、方法和平台破除园区发展瓶颈,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运用市场化思维有效破解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难题,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市场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驱动作用的体制机制。
  
  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已有“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大数据产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等大项目落户,一个要素集聚、政策集成、平台集中、功能集合的新型创新创业园区正加速形成。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围绕价值链完善资金链。”李四川说:“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四链结合’做好‘培育壮大新字号’大文章,进一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加速构建科技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哈尔滨高新区启动科技创新城"升级版"

2016-10-09 来源:未知 点击:

  日前,哈尔滨高新区积极破题培育壮大“新字号”大文章,推出科技创新城“升级版”——在哈尔滨新区核心板块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培育壮大“新字号”,激活增长新动力。哈尔滨高新区遵循“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将通过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冰城硅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
  
  在“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新征程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将成为助推哈尔滨高新区全面振兴的澎湃引擎。
  
  “五+”定位构筑新增长极
  
  根据规划,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位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而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规划面积137.2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开发面积19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历经10余年的发展建设,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已集聚哈尔滨703研究所、奥瑞德蓝宝石、安天科技等4000余家企业,哈尔滨股权交易所、黑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等130余家各类金融机构先后入驻,中国科学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哈尔滨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12家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户。一座汇聚高新、高端科技产业的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目前,科技创新城一期开发已接近饱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须更大的空间。”哈尔滨市松北区委书记、哈尔滨高新区工委书记李四川说:“国家批复设立哈尔滨新区再次打开松北区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窗口’,随着哈尔滨新区的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也亟须快速启动。”
  
  作为科技创新城一期的升级版,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确立科技+生态、高新+高端、文化+旅游、人才+资本、宜业+宜居的功能定位,并引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五+”定位体现了哈尔滨高新区在新常态下对园区建设的全新思考与探索。与科技创新城一期相比,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更加注重顶层设计、规划控制、项目导入和政策扶持。
  
  “我们坚持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李四川表示,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依托哈尔滨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和松北区良好的生态基础,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区品牌,以科技创新构筑核心优势,全力打造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最具创新活力、生态魅力,展现“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区,成为未来哈尔滨市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
  
  “十大功能”凸显产城融合
  
  建设托斯卡纳风情的金融小镇、餐饮文化娱乐小镇、智能制造小镇;规划引入轻轨,打通交通出行“大动脉”;构建10万平方米的科技会展中心,开启“永不落幕的科技展会”;打造以综合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等为支撑的东北亚创新中心……规划中的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集成“十大功能”,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
  
  要素集聚服务功能。建立与大学大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联动机制,进一步聚集各类创新创业要素,释放高校、科研院所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创业一公里”就地转化。
  
  金融创新服务功能。科技创新源于技术,成于资本。在园区合理配置风投、创投、天使基金、小额贷款等各类金融创新服务和产品,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满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平台服务功能。引入、搭建各类产权交易、股权交易、科技数据等功能平台,加快导入优质资源、要素和项目,提供多功能、全方位、一体化的全业务链专业服务。
  
  中介代理服务功能。引入会计、法律、税务、评估等各种代理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提供各种中介和代理服务,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市场开拓服务功能。引入各类专业化的市场调查、创业培训、品牌宣传、市场开拓团队,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商品化。
  
  生产服务功能。根据园区的特性和定位,沿铁路线通过代建、合建、自建等方式,量身打造标准厂房项目,形成开发建设一片、项目入驻一批、建成收益一片的发展格局。
  
  政策服务功能。把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集中梳理,捆绑使用,发挥政策“集成”效应。
  
  生活服务功能。充分考虑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需求,建设餐饮小镇、购物中心等一批吃喝玩、游购娱特色设施,引进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和生活环境。
  
  交通服务功能。推动公交、铁路、地铁等各种交通大动脉在园区交会,引入轻轨,建设园区内外循环公交体系,打通交通出行“大动脉”。
  
  科技会展服务功能。建设集成果交易、展览展示和共享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会展中心。
  
  “四链结合”培育壮大“新字号”
  
  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确立“高新引领、高端示范、产城融合”的产业发展定位,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依托哈尔滨市的产业基础、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在园区孵化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金链“四链结合”,形成从科研到产业、从资本到人才、从创业到宜居全链条服务的规模产业集聚。
  
  在政府主导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通过顶层设计与总体布局,由政府牵头园区产业规划、目标定位、实现路径等重要工作,负责融资、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与大学大所、大企业共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成果转化服务设施,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和行政效力。
  
  在市场化运作上,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的理念、方法和平台破除园区发展瓶颈,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运用市场化思维有效破解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难题,形成符合创新规律、体现市场活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驱动作用的体制机制。
  
  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已有“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大数据产业园、“千人计划”产业园等大项目落户,一个要素集聚、政策集成、平台集中、功能集合的新型创新创业园区正加速形成。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围绕价值链完善资金链。”李四川说:“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四链结合’做好‘培育壮大新字号’大文章,进一步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加速构建科技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基地。”